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4级中医知识考试(老师)

2004级中医知识考试(老师)

来源:宝玛科技网
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医专业2004级基础知识竞赛试卷

(2005年9月-中基、中诊)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

1. 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要方》 D.《中藏经》 E.《诸病源候论》 答案:B

2. 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叶天士 D.吴鞠通 E.薛生白 答案:A

3.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D.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E.脏腑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答案:D

4. 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 A.五脏 B.六腑 C.津液 D.血 E.腹部 答案:B

5. 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 A.制约和消长 B.互根互用

C.相对平衡 D.相互转化 E.阴阳交感 答案:A

6. 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 E.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答案:D

7. 下列五行生克关系哪项是错的

A. 木克土 B.火生土 C.火克水 D.金生水 E.金克木 答案:C

8.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 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答案:C

9. 五脏、六腑及奇恒之腑的主要区别是; A. 解剖形态的差异 B. 分布部位的不同 C. 功能特点的不同 D. 经脉阴阳属性不同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0. 称为“华盖”的藏为:

A. 心 B.肺 C.脾 D.肝 E.肾 答案:B 11. 肺开窍于:

A.口 B舌 C.鼻 D.目 E.耳 答案:C

12. 肾不纳气主要是由于: A. 肾阳不足 B.肾阴不足

C.肾的精气不足 D.心气不足 E.膀胱气化不利 答案:C

13. 以下属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府的是 A. 脑 B.胆 C.心包 D.三焦 E.膀胱 答案:B

14. 下列不属于表里关系的是: A. 心与心包络 B.脾与胃

C. 肝与胆 D.肺与大肠 E.肾与膀胱 答案:A

15. 具有推动呼吸和行血功能的气是:

A. 心气 B.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木胜土

答案:C

16. 根源于肾的气是:

A. 宗气 B.元气 C.卫气 D.中气 E.营气 答案:B

1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的作用:

A、滋润 B.推动 C.气化 D.固摄 E.温煦 答案:A

18. 治疗血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用益气之品的机理时: A. 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答案:A

19. 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A.奇经八脉 B.十二经别

C.十五络脉 D. 十二经筋 E.十二经脉 答案:E

20. 手太阳经脉所属的脏腑是:

A. 三焦 B.小肠 C.大肠 D.肾 答案:B

21. 明确提出“三因学说”的是:

A. 张仲景 B.张从正 C.陈无择 D.巢元方 E.刘完素 答案:C

22. 瘀血引起出血的特点是: A. 出血量多 B.出血颜色鲜明

C. 出血量少 D.出血伴有血块 E.出血色淡质清稀 答案:D

23. 疾病的基本病理主要是指: A. 阴阳失调 B.脏腑功能失调

C. 经络功能失调 D.内生五邪病理变化 E.气血失调 答案:A 24. 病机即: A、疾病发生的机理 B、发病原理

C、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D、疾病转归的机理 E、疾病传变的机理

答案:C

25. “塞因塞用”的治疗法则,适用于治疗: A. 虚实夹杂证 B.真实假虚证

C. 真虚假实证 D.表实里虚证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6. 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是: A.《伤寒舌鉴》 B.《舌苔统志》 C.《彩图辨舌指南》 D.《敖氏伤寒金镜录》 答案:D

27. 水饮证面色黑主要是: A.黑而干焦 B.黧黑 C.眼眶黑 D.口周黑 答案:C

28. 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 A.萎黄 B.黄胖 C.阴黄 D.阳黄 答案:C

29. 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佳: A.舌苔的厚薄 B.舌质的老嫩 C.舌质的颜色 D.舌苔的颜色 答案:B

30. 小儿食指络脉色青主病:

A.热证 B.表证 C.血瘀证 D.风证 答案:D

31. 正常舌象中下列哪一项不对:

A.舌体柔软 B.舌色鲜红 C.大小适中 D.舌苔薄白 答案:C

32. 观察舌苔的厚薄,主要了解: A.津液的存亡 B.胃气的有无 C.湿浊的消长 D.邪气的深浅 答案:D

33. 目部五脏分属中的风轮是:

A.目眦 B.白睛 C.黑珠 D.瞳仁 答案:C

34. 下列哪一项为望神最重点:

A.神志 B.面色 C.形态 D.两目

答案:D

35. 病室有烂苹果气味,证属: A.水肿病晚期 B.消渴病重证 C.瘟疫初起 D.脏腑败坏之证 答案:B

36. 下列除__外,均可导致便秘: A.热盛伤津 B.阴寒内结 C.肝脾不调 D.阴液亏虚 答案:C

37. 瘀血疼痛的特点是:

A.胀痛 B.绞痛 C.刺痛 D.灼痛 答案:C

38. 半表半里证的发热是:

A.潮热 B.寒热往来 C.恶寒发热 D.但热不寒 答案:B

39. 独取寸口诊法始见于:

A.《内经》 B.《难经》 C.《脉经》 D.《伤寒论》 答案:B

40. 脉象有神是指:

A.不浮不沉 B.从容和缓 C.沉取有力 D.柔和有力 答案:D

41. 弱脉的脉象是:

A.脉细如线 B.沉而细软 C.极细极软 D、浮而细软 答案:B

42. 表证最主要的症状是:

A.恶寒 B.发热 C.头身痛 D.脉浮数 答案:A

43. 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形体消瘦 B.冷汗淋漓 C.形寒肢冷 D.脉细舌净 答案:C

44. 八纲中的虚实是辨别疾病的:

A.病位 B.病因 C.病性 D.邪正盛衰 答案:D

45. 以下哪项不是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A.凝滞 B.重着 C.病变缠绵 D.不易速去

答案:A

46. 腹部坠胀,子宫脱垂,多属:

A.气虚证 B.气陷证 C.气血两虚证 D.血虚证 答案:B

47. 表寒证与表热证的共同表现是:

A.口渴喜饮 B.恶寒发热并见 C.汗出头痛 D.咽喉红肿 答案:B

48. 主里证的脉象多为: A.细脉 B.濡脉 答案:D

49. 胃阴不足的病人常出现:

A.饥不欲食 B.多食善饥 C.纳呆厌食 D.厌食呕吐 答案:A 50. 巅顶头痛属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厥阴经 D.少阴经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 预防为主 B.整体观念

C. 辨证论治 D.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E. 治病求本 答案:BC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 A. 阴阳的对立制约 B. 阴阳的互根互用 C. 阴阳的消长平衡 D. 阴阳的相互转化 E. 阴阳的无限可分 答案:ABCD

3.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 A. 滋水涵木 B.佐金平土

C. 益火补土 D.抑木扶土 E.泻南补北 答案:AC

4. 奇恒之腑包括:

A.脑 B.胃 C.胆 D.三焦 E.女子胞

C.滑脉

D.沉脉

答案:ACE

5. 血液的正常运行,其必须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 元气的充沛 B.心气充沛

C. 卫气充足 D.脉道通利 E.血液充盈 答案:BDE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 脑为髓之海 B.肺为气之海

C. 冲脉为血海 D.任脉为阴脉之海 E.胃为水谷之海 答案:ACDE

7. “津血同源”说的依据是 A. 津能载气而血为气母 B. 津可化血 C. 血可化津

D. 津与血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 E.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答案:BCD 8. 属于经脉的是

A. 十二经筋 B.十二经脉 C.十二经别 D.奇经八脉 E.浮络 答案:BD

9. 既是病理产物,又属病因的是

A. 结石 B.七情 C.瘀血 D.劳倦 E.痰饮 答案:ACE

10. 中医“治未病”是 A. 治标治本 B. 未病先防

C. 正治反治 D. 既变防变 E.扶正祛邪 答案:BD

11. 下列哪些是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A.整体审察 B.急则治标

C.病证结合 D.四诊结合 E.阳病治阴 答案:ACD

12. 先天禀赋不足可见:

A.鸡胸 B.箩圈腿 C.龟背 D.扁平胸 E.桶状胸 答案:ABCD

13. 有神的病人可表现为:

A.肌肉不削 B.目光精彩 C.神志清楚 D.面红如妆 E.语言清晰

答案:ABCE

14. 脾虚湿盛的舌象可见:

A.芒刺 B.胖大 C.齿印 D.裂纹 E.强硬 答案:BCD

15. 腻苔的主病是:

A.痰饮 B.湿浊 C.食积 D.热毒 E.瘀血 答案:ABC 16. 弦脉多见于:

A.肝胆病 B.痰饮 C.痛证 D.失血伤阴 E.肝阳上亢 答案:ABC

17. 节律失常的脉象是:

A.促脉 B.结脉 C.代脉 D.动脉 E.散脉 答案:ABC

18. 表里是辨别:

A.疾病性质 B.邪正盛衰 C.病位内外 D.病势深浅 E.疾病类别 答案:CD

19. 辨别虚证和实证的要点:

A.脉的有力无力 B.舌的苍老与娇嫩

C.语声的高低 D.发热的有无 E.面色红或不红 答案:ABC

20. 以下哪些属饮证的临床表现:

A.泛吐清水 B.脉浮 C.苔白腻 D.心悸 E.胸胁饱满 答案:ACDE

三、填空题(10题,每题2分)

1.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虚则______实则_______。 答案:补其母;泻其子

2. 阳盛则______,阴盛则______,阴虚则______,阳虚则______,是中医学的病理总纲。 答案:热,寒,热,寒

3.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化生和贮藏精气

4. 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 答案:升、降、出、入

5. 反治,是_______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答案:顺从疾病假象

6. 失神的面色表现是 ______________。 答案:面色晦暗无华

7. 淡白舌主______________。 答案:气血两虚,阳虚 8. 七情即 ______________。 答案:喜,怒,忧,思,悲,恐,惊

9. 水肿有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之分 答案:阴水 阳水

10. 风热犯肺,舌苔______________,脉______________。 答案:薄黄 浮数

四、名词解释(5题,每题2分) 1. 证

答案: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 2. 泻南补北

答案: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3. 主色

答案: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人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 4. 郑声

答案: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 5. 自汗

答案:经常日间汗出不止,活动之后更甚者,称为自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