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年人走失、迷路怎么办

老年人走失、迷路怎么办

来源:宝玛科技网
孝 道

益 寿

2016年10月9日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每年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是造成老年人走失的重要原因,人口流动带来的疏于照顾等因素同样加剧了老年人走失的风险。

毫无征兆,老人失去音讯。“一点征兆都没有,没有想到他能走丢,没有想到他会走那么远,没有想到走失一次,人就没了”。某村村民朱先生提起叔叔走失的经历时,语带哽咽,连说了几个“没有想到”。

一位因意外走失不幸亡故的老人名叫朱小七,今年72岁,无儿无女,独自生活,平常无事时总喜欢出门溜达。“以前他每天走个三五公里是很正常的事情,从没出过事。但2016年8月,老人在一次外出散步后,没了音讯”。朱

这样的结果,让朱先生和家人始料未及。“太突然了,有些接受不了”。朱先生说,叔叔身体不错,自己有积蓄,还有发给五保老人的养老金,生活上又有晚辈照应,“没这个事,活到十岁都不成问题”。

这看似没有征兆的走失,背后也有一定的必然因素。“他可能是在外面犯了糊涂,迷了路”。相对寻人启事中“老年痴呆”的说法,朱先生更愿意用“犯糊涂”来描述叔叔的精神状态,“人老了多少都会犯些迷糊,在农村,人们

先生说。发现叔叔没有像往常一一般不会为这个特意去医院检查,样“掐着点回家吃晚饭”,朱先生立即和家人、亲友一起寻找并报了警,在手机APP上推送了寻人启事,“希望会有好心人帮助我们找到他”。然而几天后,老人在大

诊断是不是老年痴呆”。

2016年10月9日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显示:72%的走失老人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民政部下属中民社会救助

谭 萍

年人走失、迷路怎么办

43

调查报告执笔人约20公里外的一处水塘被发现时,研究院的专家、已经溺水身亡。

熊贵彬表示,人口流动带来的疏

2017.03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益 寿

孝 道

于照顾及老年人贫困,同样加剧了走失风险。

事前防范,胜过一切寻找。“今年以来,我们先后救助老人500多人次,其中救助走失、流浪老人100多人次”。某救助站站长介绍,2016年10月,救助站先后帮

袱。有的虽然接收了,老人却得不到必要的看护和照顾,以至再次“走失在外”。相比之下,有的

事。爱老护老,不仅是老伴儿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

老人即使存在智力和精神障碍,都应该参与进来,形成全方位、立说不清住址和身份信息,但是其

体式的救助防护布局,共同解决

家人一直在积极寻找,及时报警,好失智及患有精神疾病等特殊老有的还通过网络、公益组织和媒

人的看护照料问题,帮助他们安全幸福地度过晚年。

在预防老人走失的问题上,子女们责无旁贷。老人们把自己的房产和一生的积蓄都留给了子女,就算撇开亲情、法律等因素,仅从道义上讲,子女们也应当照顾好老人的晚年生活。建议子女们最好能与老人一起居住或就近居住,方便照顾,根据老人身体情况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果无法亲力亲为,就要为老人安排好看护事宜,比如请专职护工或是将老人交给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照料等。

专家指出,凭借家庭力量解决不了的难题,应当担起责任,在资金和上对老人及其

助10名走失和流浪老人找到家人。体多方介入,寻亲成功的可能性

在某救助站,笔者见到了滞留一个多月的流浪拾荒老人丁庆明。老人在外打工流浪二十多年,

就要高很多,再次走失的风险也要小很多。

2016年6月,某救助站与“今

他的妻子多年前就带着孩子离开,日头条”签约,借助“头条寻人”平杳无音信,有一个妹妹嫁到外地,台发布寻亲信息并向手机用户精家庭困难,而且上了年纪,无力收留他。救助站工作人员说,像丁庆明这样没什么劳动能力、没有住

准推送,仅3个多月就为包括多名走失老人在内的16名被救助者找到家人。“每次看到老人与家人

所和生活来源、没人照看的老人,团聚的场面,听到老人家属的连即使送回家乡,也解决不了问题。声道谢,我都特别激动”。救助站安排丁庆明住下后,救助站与老人家乡所在的街道联系,为老人协调办理了落户手续,等办好低保,老人就能进入当地敬老院养老。“晚年生活有了保障,再不用四处漂泊、回不了家了”。丁庆明老人说起此事,热泪盈眶。“家里孩子丢了,父母肯定会拼尽全力四处寻找。如果老人走丢了,特别是没有直系亲属的老人,寻找力度就要差很多,甚至有的都不被寻找”。过去曾出现过救助站辗转把走失的老人送回家乡、当地却拒绝接收的情况,他们一是怕影响不好,二是怕背包

的一位工作人员说,2016年10月30日,他和同事刚刚为一名患有帕金森症的老人成功寻亲。

由此看来,再有效的寻亲手段,都是在老人走失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家属和监护人应当在

平时生活中多给老人一些关注,家庭予以扶助,制定切实有效的看护得细心一些,从源头上做好事前防范,胜过一切寻找。

防护措施,同时充分发动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参与进来,填

爱老护老,不能留下盲区。补老人看护盲区。有的儿女不是最近,一段“你忘了我没关系,我记得你就好”的公益视频,在朋友圈广为流传。视频讲述的是一位老太太失智后,老伴儿对她深情如初、精心照料守护的感人故

不孝,而是无力坚持,比如有的年轻夫妻同时要照顾多位老人,顾此失彼;有的儿女自身也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无力看护更加年迈的父母。如果得不到必要的帮助,一

4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7.03

孝 道

益 寿

些人长期重压之下可能会不堪重的北京市民政工作会议提出,年GPS进行定位。

开通免费呼叫系统

天津市开通了95950免费呼叫系统,老人或家属填写登记表后,由承办单位工作人员将老人的详细资料输入网络系统,并发给老人一个爱心救助牌,牌上标明救助电话及老人的编码。路人只要拨打电话报出编码后,就会获得相关信息。

引入监护系统

南京市警方引入的“关爱通”监护系统,可以随时定位走失人员,并在最短时间内找到。

编辑:修远 xdyszzsb@sina.

负,对老人产生放弃、放任心理,内为全市有需求的失智老年人配从而加剧老人走失风险。此外还有失独老人、五保老人等,需要和社会“特别关照”。

延伸阅读󰀂

完善公共服务帮走失老人回家能否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帮助走失老人回家?全国各地对此作出积极探索和尝试。

配备防走失手环

2015年9月,北京市民政局发布2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规定逐步为失智老年人配备防走失手环。2016年1月召开

备1万个防走失手环。

携带爱心救助卡

北京市红十字会建立了老人走失救助网络,凡登记的老人只要携带一张爱心救助卡,路人通过拨打卡上的电话就可以查到走失老人的家庭资料。

佩戴GPS定位装置

上海市民政部门在虹口区探索失智老人佩戴GPS定位装置的试点。老人戴上这一装置后,如离家超过一定范围,装置将主动向老人的子女发送短信提醒。一旦发现老人走失,子女可以靠

com

首家无药疗法特色医疗专修班常年招生门诊实习 一专多能

颁发全国通用按摩师职业资格证书

央视报道,未来有8种人将成为就业困难户。其中一种人是技术单一,没有特长的人。一种是对新生事物反应迟钝的人……这些人未来要被历史淘汰。四川南充东方无药疗法科研所谢绍英、谢雪芬父女集多年临床经验创立的无药疗法独树一帜,是当今新兴的特色医疗捷法。融针灸(艾灸、火针、银质针、圆利针、芒针、拨针、锋钩针、套管针、超微针刀、小针刀、刃针)、整脊、点穴推拿、拨筋、刺血、拔罐、刮痧、脚疗、腹穴秘法指针、埋线、电气法等于一体的特色医疗。诊治颈肩腰腿痛和顽症痼疾有独到之处。学此技省钱、省时,吹糠见米,事半功倍,缩短人生创业历程。学好此技能白手创业,改变人生,升华人生价值,铸就辉煌人生。

无药疗法12大医术临床诊疗专修班常年招生。函授费1000元。面授班临床操作学习可随到随学,理论课定于5月、9月的9日开班,短修班学费7300元;长修班(跟师学)精通为止,学费实习费7600元。学员

结业经考试合格,由门颁发全国通用按摩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颁发结业证书。

可单项面授:电气通经治病法800元。函授:腹穴秘法指针400元;教材之四刺血毫针罐法一绝500元。

为了使学员尽快能真正学到一专多能的医术,面授从临床操作入手,三分学,七分练,有门诊部供学员实习。以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的教授,画龙点睛,让学员走捷径,快速学会诊断和掌握各种疗法的操作技巧和方法。备有多种密宗、内功、武功健身法和祝由治病等资料优惠提供〈此广有效,如有不实,负法律责任〉。

四川南充东方无药疗法科研所

地址:四川南充市柳林路56号联系人:谢雪芬 邮编:637000电话:0817-2244754 158829554网址:www.dfwylf.com www.xzyiw.cn

45

2017.03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