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析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业的创新策略
作者:潘阳明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9年第04期
[摘要]笔者顺应当前新课改的形势,结合自己在初中英语作业布置和批改的实践中的探索和尝试,重点分析了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业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英语作业 布置 批改 基本原则 创新策略
英语作业的布置应兼顾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的技能训练,既要有书面作业,又要有听说作业、制作类作业。作业布置应面向全体学生,要根据他们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做到分层布置。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并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然而,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不少初中英语老师在布置和处理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步入“题海”的误区,布置作业的方式大多还是“一背、二抄、三练习”,停留在机械记忆和单一的书面作业上。这既让学生感到乏味,又忽视了他们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那么,应怎样有效地规范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笔者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对初中英语专业的布置和批改,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英语作业布置的基本原则
1.遵循计划性原则。笔者在布置作业时,针对本班级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根据《新课标》学生应达的水平要求,制定了有班级特色,又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的长远作业目标和短期作业目标。
2.遵循层次性原则。笔者在布置作业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根据他们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学习兴趣,精心分层布置。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再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了层次分明(指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结构合理(指题型)、题量适中(指大、小题目数)的同步作业,而没有采用“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遵循时效性原则。作业不仅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且还是对某一阶段内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因而它应具有时效性。笔者在布置英语作业时,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的重点、难点知识为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遵循适量性原则。新的《课程计划》和每周五天工作制的实施,使学生的在校活动时间减少。此外,该课程计划对学科课时量及课外作业量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初中英语课每周4节;初中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5小时(每科15分钟左右)。因此,在布置初中英语作业时,笔者注重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而尽量避免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练习。
二、布置听、说、读、写英语作业的创新策略
笔者认为,英语作业按其类型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按其形式又可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笔头作业)。因此,笔者对于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既有书面作业,又有读和听说的作业。此外,除了借助课堂讲授外,还借助英语作业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实现了教学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获。
1.布置初中英语的读和听说作业时的创新策略。听力练习和口语练习是读写的基础,笔者在布置作业时注重加大读和听说作业的练习量;而在听力方面,要求学生听课文中的对话、短文、单词,或做听短文、回答对话问题和判断、选择题之类的练习;在口语方面,要求学生每天听录音,并模仿跟读15分钟。
此外,在课堂前3分钟,笔者还以抽签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进行口头训练活动,操练的内容、形式不限。如笔者组织的活动有讲英文小故事、小笑话,开展对话或话剧表演,唱英语歌等。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从而达到练习口语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书面英语作业布置的创新策略。
(1)书面英语作业的布置要与当天的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笔者通常会向学生明确说明书写格式、具体要求和指定时间等。对于复杂的题型,则会耐心解释题意,做到难易适中,简而精,作业量一般不会超过半小时。这样既能达到布置作业的目的,又能使学生轻松地完成任务。
(2)书面英语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笔者将连词成句、句型、词汇、写作等练习交替布置或重点布置,并且让学生每周写一篇英语短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此外,初中英语书面作业的布置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制作类。这类作业既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情感,又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例如,笔者让学生制作英语贺卡,在节日或生日时互相赠送,还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制作英语手抄报、校园英语警示牌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制作类英语作业应做到形式多样化、展示适时化、评比及时化。
三、英语作业批改的创新策略
英语作业不论内容、形式如何,批改方式怎样,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他们的能力为目标,这样才有成效。
1.教师“粗改”与“精批”相结合。在批改初中学生的英语作业时,一方面对词汇、句型和交际用语构成的复习性练习,仅给予对、错评价,甚至依据他们的水平层次抽取适量样本进行批阅。另一方面,对词汇、语法或交际用语构成的各类强化、巩固性练习批阅时,既给予对、错评价,并且还对写错的予以更正,再指出错误原因,而笔者自己则坚持写改后记。
2.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在批改初中学生的英语作业时,一方面,对题型单一、要求层次较低的练习(如单词拼写、句子填充或句子结构转换、判断正误等),让他们对照标准答案进行订正。另一方面,对补全对话、完成句子、语言运用等,先作必要的重点提示,然后再要求学生交换作业,并根据提示互作批改(也可以在讨论中进行)。与此同时,笔者对那些学习兴趣不浓、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当面辅导、批改,这样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扫除学生在思想上和学习上的障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利于“转差防差”,从而避免大面积的两极分化现象。最后,笔者再对作业中所出现的共性错误进行集中评议和分析,以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掌握纠正的方法。
实践证明,由于笔者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学生也都能较好的完成作业。在这种状态下,作业已经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他们展现个人才华的小舞台。英语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作业之外,还会主动摘抄英语小短文、改编小故事或写英文日记等;而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除了非常认真地完成规定作业外,有些还发挥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天赋,根据作业内容将作业页面设计得缤纷多彩,为教师减轻了因批改作业而产生的疲劳。不拘一格的作业形式,宽松而有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地完成作业的同时,还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自我个性。
参考文献:
[1]许福杰.新课程下英语作业评价的探讨[J].基础教育课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05,(8).
[2]钱宇.初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