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刊 2009年第7期 高校学生普通话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以西南科技大学、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为个案 O唐晋先 马萍 (1.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2.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对西科大和四川财职院学生使用普通话情况的调查表明,影响学生使用普通话和提高普通话 水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氛围和专业的指导。要切实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就应广泛营造氛围,加强普通话 使用环境建设;并多方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关键词] 普通话;高校学生;调查 中图分类号:H1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09)07—0157—03 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是高校学生进入社 轻声和儿化的发音存在错误和缺陷。 会谋取职业的必备工具,而大学阶段是掌握这一工 (二)课堂之外较少使用普通话 具的重要时期,大学校园也是使用这一工具的重要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我们将其使用普通话 场所。为了了解高校学生普通话的使用情况,我们 的场所分为四个,即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提出或回 在西南科技大学和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联合进行了调 答问题,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与同学、教职员工和其 查。本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920份,回收有效问卷 他人交往,在寝室里使用普通话与同学交流,在校园 1887份;调查覆盖了西科大本部14个学院的60个 外使用普通话与陌生人打交道。在上述场所,学生 文、理、工科专业和四川财职院的9个系10个文、理 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大致如下: 科专业;被调查学生涵盖一、二、三、四各年级,来源 于除、、澳门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 市。调查结果表明,两校学生在课堂之外很少使用 普通话,且普遍普通话水平不高。本文将根据调查 所得,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促使 学生使用普通话并提高水平的对策。 由上表可见,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 一、两校学生普通话使用现状 而在课堂之外的其他场合是较少使用普通话的。在 西南科技大学地处四川省绵阳市。在校学生 课堂上,从不使用或只是偶尔使用普通话的学生只 20000多人,生源来自除、、澳门以外的全 有16.45%,而经常使用和一直使用普通话的占到 国各地,其中70%来自四川;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地 了调查总人数的83.55%;而在课堂之外的其他场 处四川省成都市,在校学生4000多人,生源以四川 合,包括寝室里、校园内外,从不使用或只是偶尔使 为主,也有部分来自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 用普通话的学生高达52.43%,而经常使用和一直 地。总体来看,两校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情况主要有 使用普通话的仅占调查总人数的47.57%,即一多 以下两大特点: 半的学生在课堂之外几乎不使用普通话,而只有一 (一)普通话水平较低 小半的学生会在课堂之外继续使用普通话。 粗略来看,两校学生的普通话平均水平在二乙 上下,语音方面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声母方面,不分 二、影响学生普通话使用和水平提高的原因 平翘舌和鼻边音;韵母方面,不分en、eng和in、ing; 事实上,多数学生对于普通话作为职业工具的 声调方面,上声的发音存在错误和缺陷;音变方面, 重要性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调查结果显示,61. [作者简介]唐晋先,女,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教学; 马萍,女,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教师。 一157— 教学经纬 唐晋先 马萍/高校学生普通话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材料和介绍普通话学习经验的文章,并结合一年一 度的普通话推广周活动开展诸如“我与普通话”之 类的征文活动,促使大家了解普通话的特点,把握学 习普通话的规律,总结学习普通话的经验教训。 37%的学生认为普通话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58. 24%的学生认为普通话与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关系 密切,可见多数学生都很清楚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意 义。而x,-l于自己目前的普通话水平,47.56%的学生 是不满意并希望有所提高的。尽管如此,多数学生 却不能在课堂之外坚持使用普通话,主要原因在于: (一)缺乏良好氛围,练习机会少 二是通过校园网、电视台和广播站播放普通话 学习节目,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耳听口练,明确自己 的差距,纠正自己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水平。 2.对师生员工的普通话使用做出明确要求。从 56%的学生都把影响自己普通话使用和水平提 高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缺乏良好的氛围。由于四川生 教职工方面来看,目前两校都要求教职工在课堂上、 校园内使用普通话,大多数教职工都能遵照执行;至 源相对集中,强烈的方言情感促使他们选择使用方 言。有的是因为用方言能与别人交流,觉得不必要 说普通话;有的是因为别人都不说普通话,自己也不 好意思说;有的则是因为自己的普通话太差,不愿意 说。 (二)缺少专业指导,练习效果差 38%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普通话使用和水平提 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专业的指导,无从了解自己的 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或者虽然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却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指导,找不到有效的办法纠正 自己的错误或缺陷,不知道如何着手提高。 (三)缺少练习时间,练习强度弱 仅有6%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普通话使用和水 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练习太少。他们或 者因为学习压力大,功课繁重;或者因为社会活动 多,工作繁忙,虽然有心练习,却抽不出更多的时间 和精力来。 三、促使学生使用普通话和提高水平的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多数学生使用普通话和提 高水平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良好的氛围和专业的 指导,以下将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广泛营造氛围,加强普通话使用环境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58.92%的学生都认为,x,-J-于普 通话的学习和使用来说,良好的环境氛围很重要,而 对于目前校园内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氛围,仅有 1 1.63%的学生认为不错,46.75%的学生认为一般, 41.62%的学生认为很差,可见多数学生对校园内普 通话的学习和使用环境是不满意的。从两校的实际 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优 化校园的普通话环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使用普 通话的氛围。 1.充分利用校园内现有媒体资源,加强宣传。 从宣传推广普通话的角度来看,校园内可资利用的 媒体是很丰富的,有宣传栏、校报校刊、电视台、广播 站和校园网等。目前校园内较多使用的只是宣传横 幅和标语,在校园各处、教室里、办公桌上随处可见 提醒大家使用普通话的语句。调查结果显示,72. 2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普通话宣传工作做得一般。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 -T--来加强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工作: 一是定期在校报校刊上刊登宣传推广普通话的 一l58一 于课外交流时,师生都使用普通话的占到了52. 11%,老师说普通话而学生说方言的占34.96%,可 见多数情况下老师还是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学生交 流。事实上,教师使用普通话授课和与学生交流不 仅能营造校园内的普通话氛围,同时也对学生的普 通话使用和水平提高有示范效应,所以不断提高教 师的普通话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教师自身 要加以重视,并自觉练习提高;另一方面,学校也应 通过培训、竞赛等方式来切实促进教师普通话水平 的提高。 从学生方面来看,仅仅号召他们使用普通话是 不够的,还应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来促使他们使用普 通话并提高水平。一是明确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必须 说普通话,这样那些想多加练习的学生就会消除心 理障碍,使用普通话时就会感到理直气壮。二是明 确要求学生普通话过级,调查结果显示,77.53%的 学生认为如果要求过级,对自己的普通话学习有促 进作用。 3.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普通话竞赛活动。事 实上,校园里几乎每学期都会开展一些普通话的竞 赛活动,如各种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以及普通话大 赛、普通话知识大赛、朗诵比赛等,从实际操作情况 来看,这些竞赛活动往往存在一 的局限: 一是参与面较窄。各类竞赛常常在全校范围内 开展,参与人员受限,常常是普通话水平越高的学生 机会越多,虽然这样的竞赛对普通话水平一般的未 参与者也有一些示范作用,但毕竟很难直接促进他 们的学习和使用。要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用的效 果,还需要拓宽参与面,即还可以在学院、系、年级、 班之中或之间开展各种层次的竞赛活动,让更多的 学生,特别是普通话水平一般的学生也参与其中,调 动起大家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人 人学习普通话、个个使用普通话的良好风气。 二是实用性不足。目前的普通话竞赛活动的形 式和内容主要考虑了各专业都通用,很少与专业挂 钩,还可以结合各专业自身的特点开展一些既有趣 味性又有实用性的竞赛活动,如新闻专业可开展模 拟采访比赛,艺术专业可开展影视片配音比赛,法学 专业可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赛,体育专业可开展评球 赛,外语专业可开展口译比赛等。这样就可以把普 通话的练习与专业、职业紧密联系起来,引起更多学 语文学刊 生关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tg为学生日后谋取职业 奠定基础。 (二)多方创造条件,加强专业指导 X,-j-于普通话学习来说,具体实践是最重要的,在 实践过程中,专业指导的意义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 生了解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并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 二是帮助学生掌握练习的技巧,以便有效地纠正存 在的错误和缺陷。从两校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专业指导。 1.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调查结果显示, 71.81%的学生认为普通话知识的学习X,-J"于普通话 练习是有帮助的。目前掌握普通话知识主要还是依 赖课堂教学,两校都开设了普通话课,但从实际教学 来看,也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开课时间不足。两校的普通话课都安排在 一个学期完成教学,西科大是一周2学时,共32学 时;四川财职院是一周1学时,共16—18学时。事 实上,“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获得和提高,都是一个 渐进的过程。”… 普通话的练习很难在短时间内 奏效,而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往往开课时 有老师指导和督促会坚持练习,课程一结束,缺乏指 导和监督就停止了练习。应对目前的课程设置进行 一些调整,可将现有课时改为两学期完成,一周1学 时,每学期16或18学时。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课外 练习的时间相应延长,X'1-提高其普通话水平会有切 实的促进作用。 二是针对性差。两校目前都是以自然班或教学 班为教学单位实行大班授课,无法针对不同水平层 次的学生开展教学,结果是水平高的学生觉得无聊, 水平低的学生又觉得无助。实际上,大班教学一直 都是普通话课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因为语言课是 一种技能训练课,教学时既要讲解理论,更要进行大 量的、有针X'-J-'l ̄的语音训练,大班的形式显然难以满 足这种教学的需要。应根据学生方音特点与普通话 实际水平合理分班,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即 “根据学生现有的普通话语音面貌,设计不同层次 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 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 别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取普通话信息提高运用普通话 进行交际的能力”_2 J】 。 2.设立普通话角。即在固定的场所选派一些普 2009车第7期 通话水平较高的志愿者与参与练习的同学交流,一 ;b-面为练习者提供练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对 练习者进行专业辅导,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纠正其语 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错误。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设 立普通话角,79.17%的学生会去参与练习。 设立普通话角应注意:第一,场地分布合理。要 做到数量足够,分布均匀,场地固定,标识醒目,能满 足练习的需要,;b-便居住在校园各处的练习者短时 间内就可到达;第二,开放时间安排恰当。应根据学 生生活的特点,安排在星期一至五的下午、周末和节 假日的全天,每次2~3小时为宜。第三,辅导者普 通话水平较高,既能起到示范作用,又能针对练习者 的情况分析问题,解决疑难,纠正发音。可以在全校 范围内招募普通话水平较高的学生,事先加以培训, 然后轮流上岗为同学服务。 综上所述,从两校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存 在普通话水平不高、课堂之外较少使用普通话的问 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环境因素, 也有个人问题;既有心理因素,也有现实困难。关键 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环境氛围,同 时又缺少必要的专业指导。“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是现代复合型人才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 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人人文素质的直接体 现” ” ,应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来考虑普通 话的使用和水平提高的问题。为此,应通过不同形 式的宣传、明确的要求和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等来 营造普通话的氛围,改善普通话的使用环境;同时大 力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分学期、分层次开设相关课 程,并设立普通话角,为学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提供 机会和场所,对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给予切实的帮 助。 【参考文献】 [1]王仲文.高校普通话课程建设探析[J].湖 E经济学院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 , [2]蔡荷芳,陈淑萍.高师普通话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池 州师专学报,2005(1). [3]王淑一.关于方言地区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6(10). 一l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