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玷污(diàn) 堕落(zhuì) 黛色(dài) ...B.收敛(liǎn) .C.点缀(zhuì) .D.迸溅(bènɡ) .
头衔(xián) .
卑微(bēi) .
虐杀(nüè) .
狩猎(shǒu) .
瘫痪(tān) .
伫立(zhù) .
贮满(chù) .
忍俊不禁(jìn) .
霎时(shà) 黄晕(yù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喧腾 朗润 花支招展 咄咄逼人 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翻来覆去 D.静谧 虐杀 人声鼎肺 轻飞曼舞 3.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微博上一则深圳“看报弟”的帖子走红。图中,一名七八岁大的小学生在地铁上聚精会神地阅读《深圳都市报》,表情之认真令人忍俊不禁。 ....B.记者在2013年3月30日的植树现场看到,活干得最漂亮的当属驻京、的官兵们,他们挖坑栽苗一丝不苟。 ....C.照片总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当年的人,当年的景让人历历在目。 ....
D.公园里的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十六岁的我们对于生活有了更深的领悟:彩虹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绽放耀眼的光芒。
B.两个多月过去了,经过老师的指导和我的努力,使我大大提高了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C.虽然现在还没有入冬,但杭州灵峰山上的梅花已经正在含苞吐蕊,值得市民一观。 D.金乌炭雕是一种环保艺术品,它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的艺术享受。 5.名句默写。(10分)
(1) ,于我如浮云
(2) ,随君直到夜郎西。
(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 , 。 (4)__________,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5)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6)《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了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 。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 (9)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
(10)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感叹的句子是:
, 。
(1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照例句仿写。(2分)
例句: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
心灵是 , 。
二、名著阅读(20分)
1、“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文章《_____ 》,作者是 , 《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是回忆性散文集。共篇,最初在《_____ 》杂志上发表。(4分) 2、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其中刻画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下面句子写的是谁?请任选一个写出人名并对该人物的形象予以评价。(3分)
①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②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3、《白洋淀纪事》是 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选集,曾被评为“ ”,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派代表作,《 》与《 》是最负盛名的作品。(3分) 4、《荷花淀》以 为背景,塑造了以 为代表的一群 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表现了根据地军民 的精神。(3分) 5、《芦花荡》选自 ,作者是 ,本文是他的“ ”,他的另一篇小说是《荷花淀》,写作年代是 。(2分) 6、下面是演讲稿片段,请按要求填空。(5分)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 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④和⑤,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三、阅读品悟(30分)
(一)评析诗歌,完成以下题。(5分)
丰乐亭游春①(其一 )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怎样的景色特点?(3分)
2、“鸟歌花舞太守醉”中的“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尊君在不( ) (2)待君久不至( ) .. (3)太丘舍去( ) (4)门外戏 (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神态有变化,请你找出对其神态描写的词语,并在此基础上说说客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读了这个故事,如果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14-18题。(9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不亦说乎:____ ____(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 ...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4)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 ..
2.填空(5分)
(1)《论语》是____________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___(体裁)著作。它与《孟子》《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4)《<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时光易逝,应该珍惜时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的名著《论语》的封面弄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8分)
乡间的荷塘
钟 文
①家乡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边玩耍。
②我们用废纸折成了一只只小纸船放进荷塘,让风儿吹进荷叶底下,看谁折的小纸船被风吹得快吹得远。那时,荷叶的青翠、碧绿,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风,好像与我们无关。因为在那个年龄阶段,我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还没学会欣赏。确切地说,那时,我们是冲着荷塘里的水来这里玩耍的。
③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折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为了不被烈日晒着,我们还摘来一块块荷叶,用篾条串起来,披在身上遮挡强烈的阳光。有时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成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互相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④也记不起多少次了,我们玩耍得兴趣正浓,不管父母怎样叫唤,照样是你唤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气了,拿着竹棍子气冲冲地赶到,我们才肯回去。
⑤光阴荏苒。后来我长大了,读书、参军,接着外出参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儿时那样到荷塘边来玩耍了。
⑥每次回去,我都重拾孩提时的那段时光,又一次次地来到荷塘,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⑦盛夏之季节,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为我这位打道回乡的人鼓掌欢迎呢。更有映入眼帘的是雨打荷叶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⑧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致更加迷人。那一枝枝迎风摇曳的荷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它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儿,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盈盈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楚楚动人!更为诱人观赏的是在那朵朵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当阵阵微风吹来,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盛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⑨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是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
⑩盛夏之夜,当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闪闪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鸣。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荷塘周边静静地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何不令人如醉如痴……
1、孩提时“我”在荷塘里玩耍,除了放纸船之外,还有 、捏泥人投掷取乐、 等游戏。(2分) 2、这篇散文以荷塘为线索,按 顺序,先描写了童年在荷塘玩耍的情形,后描绘了家乡荷塘的 ,给我们展现了风雨荷叶、 、 三幅荷塘美景图。(2分) 3、第⑦段是从哪两方面描写风雨荷叶的?画线句子描写优美,请简要分析原因。(2分) 答: 4、从内容上看,这篇散文通过乡间荷塘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
四、写作(50分)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或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倾听,以微笑包容,以微笑纪念和珍藏……
题目:以微笑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答案解析
一、1.B 2.C 3.D。4.A 5、
(1)不义而富且贵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4)树木丛生,秋风萧瑟, (5)花枝招展的
(6)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回乐峰前沙似雪,一夜征人尽望乡。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答案:略 二、
1、五猖会 鲁迅 《旧事重提》 《莽原》
2、(1)衍太太(1分),阴险虚伪(1分)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子,在大人面前装好人;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1分)。 (2)藤野先生(1分),认真负责——修改讲义(2分);关心解剖实习和女人裹脚——严谨钻研学
7、孙犁,小说、散文,“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荷花淀,《荷花淀》,《芦花荡》
8、选自《孙犁作品欣赏》 ,作者:孙犁(中国),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记事之二” 写于1944年
5、《荷花淀》以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表现了根据地军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 6、
① A、F ② I、J
③ D、E ④ 深沉的情感 ⑤ 理性的批判 三、
(一)1、(3分)绿树、山鸟、晴风、落花飞舞(2分),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明媚或生机勃勃的特点(1分)。
2、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分)
(二)1、(1)不,通“否”(2)等待(3)丢下,舍弃(4)玩耍,游戏 2(1)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2)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开始时“怒”,被反驳后“惭”。
其性格特点:脾气暴躁,性格刚烈,不善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缺乏良好修养的粗野之人,是一个“无礼”之人,但是,他能虚心地痛快地接受批评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也是一个坦率的人,真诚的人!
4、元主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其父亲的朋友,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朋友当着元方的面骂其父亲;所以在两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返现漫骂元高高挂起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三)1、同“悦”愉快; 多次反省自己 新的了解和体会 坚定
2、儒家;语录;《大学》;《中庸》;《孟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略
(四)1捉鱼虾 捉迷藏
2时间 自然风光 雨后风光 荷塘月色
3答案:从雨打荷叶的声音、姿态两方面描写风雨中的荷叶。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雨中荷叶摇曳的姿势形象化、人格化,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增强了生动性与感染力。
4答案:这篇散文热情赞美了家乡荷塘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深情留恋,抒发了热爱家乡、不忘乡情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