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群、域、本原多项式、伽罗华域算术。 1. 群
令G是一个集合。现规定G上的二元运算“*”的规则:
对G中的每一对元素a和b,在G中指定一个唯一确定的第三个元素c=a*b。当这样的二元运算“*”定义在G上时,我们就称在“*”运算下G是封闭的。若对G中的任意元素a、b、c有
a(bc)(ab)c则称G上的二元运算“*”是结合的。
定义1.1 设G是非空集合。并在G上定义了一种运算“*”,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就称做群:
(1) 满足封闭性。若a和b为集合G中的任意元素,即a∈G,b∈G,恒有
abcG
(2) 结合律成立,对任意a∈G,b∈G,c∈G,
a(bc)(ab)c
(3) G中存在一个恒等元e,对任意a∈G,有
aa1e其中a-1∈G,且称为a的逆元素。
例如,整数中,任意两个整数相加还是一个整数,因此满足封闭性;显然也满足结合律;任意一个非零整数Z的逆元素是-Z,Z+(-Z)=0,所以恒等元是0。则整数在实数加法下是一个群。但整数在实数乘法下就不能构成一个群。
若群G中,a∈G,b∈G,有
abba则称群为可交换群或阿贝尔群。
定理1.1 群G的恒等元是唯一的,每个元素的逆元素也是唯一的。
定理1.2 令H是G的非空子集。若H在G的群运算下是封闭的且满足群的所有条件,就称H为G的子群。
例如,偶数是整数的一个非空子集。同样可以证明偶数在实数加法下也是一个群,所以偶数是整数的一个子群。
定理1.3 群中元素的个数称为群的阶。
2. 域
域就是一个集合,在其中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而不会超出该集合。加法和乘法都必须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正式定义:
定义2.1 令F是一个集合,其上定义了两个二元运算,称做加法“+”和乘法“·•”。满足下述条件时,就称集F和两个运算“+”和“·”是域:
1
(1)F关于加法运算构成阿贝尔群;
(2)F中的非零元素在乘法下构成阿贝尔群,其恒等元素以1表示; (3)对加法和乘法分配律成立
a•·(b+c)=a·b+a·c
根据定义可得出,一个域至少由两个元素即加法恒等元素和乘法恒等元素组成。域中元素的个数叫做域的阶。有限个元素的域叫做有限域。在域中,元素a的加法逆元用-a表示,乘法逆元用a-1表示。域的一些基本性质可以从域的定义导出。
性质1:对域中的每个元素a·0=0·a=0。
性质2:对域中任意两个非零元素a和b,a·b≠0。 性质3:a·b=0且a≠0,这意味着b=0。
性质4:对域中任意两个元素a和b,-(a·b)=(-a)·b=a·(-b) 性质5:对a≠0,a·b = a·c,可推出b=c。 一个重要的概念——素域。
令P为素数,不难证明,整数集{0,1,2,……p-1}在模p加法下是阿贝尔群,非零集合{1,2,……p-1}在模p乘法下也构成阿贝尔群,由于模p加法和模p乘法是可分配的,所以集合{0,1,2,……p-1}是阶为p的域。由于这个域由素数p构成,故称为素域并以GF(p)表示。对于p=2,我们得到二元域GF(2)。例如p=7,模7加法和模7乘法由表1和表2给出。整数集合{0,1,2,3,4,5,6}在模7加法和模7乘法下是一个有7个元素的域,以GF(7)表示。
表1 表2
模7加 0 1 2 3 4 5 6 0 0 1 2 3 4 5 6 1 1 2 3 4 5 6 0 2 2 3 4 5 6 0 1 3 3 4 5 6 0 1 2 4 4 5 6 0 1 2 3 5 5 6 0 1 2 3 4 6 6 0 1 2 3 4 5
模7乘 0 1 2 3 4 5 6 0 0 0 0 0 0 0 0 1 0 1 2 3 4 5 6 2 0 2 4 6 1 3 5 3 0 3 6 2 5 1 4 4 0 4 1 5 2 6 3 5 0 5 3 1 6 4 2 6 0 6 5 4 3 2 1
对于任何素数p都存在一个有p个元素的有限域。对于任何正整数m,可以将素域GF(p)扩展成有pm个元素的域,称它为GF(p)的扩域,并以GF(pm)表示。而且已证明,任意有限域的阶是素数的幂次。有限域以其发现者命名为伽罗华域。大部分代数编码理论,码的构造和译码是围绕有限域建立的。
研究q个元素的有限域GF(q)。因为在加法下域是封闭的,两个元素之和也是域中的元素,即必存在两个正整数m和n,m i1i1 λ叫做域GF(q)的特征。二元域GF(2)的特征是2,1+1=0。素域GF(p)的特征是p ,因为1≤k 1k0且10i1i1kp 定理2.1:有限域的特征λ是素数. 2 定理2.2:令a是有限域GF(q)中的非零元素,则a=1。 定理2.3:令a是有限域GF(q)中的非零元素,令n是a的阶,则q-1能被n除尽。 在有限域GF(q)中,若非零元素a的阶是q-1,就称a是本原的。所以,本原元素的各次幂生成GF(q)的所有非零元素,每个有限域都有本原元素。若在群中存在一个这样的元素,其各次幂构成整个群,就称该群是循环的。若a为循环群中的本原元素,使an=e的最小整数n为循环群的级。 有限循环群的性质。 m 性质1:若a∈G是n级元素,则a=e的充要条件是m可以被n除尽。 k 性质2:若a是n级元素,则元素a的级为n /(k, n)。[(k, n)表示k除以n后的余数]。 3. 伽罗华域算术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用到的伽罗华域通常是二元域GF(2)及其扩域GF(2m),所以这里仅限于讨论二元域及扩域。 定义3.1 不能分解因式的多项式称为既约多项式。若GF(2)上的m次多项式f(x)不能被GF(2)上任何次数小于m,但大于零的多项式除尽,就称它是GF(2)上的既约多项式。首先我们来分析域上多项式。 例1 x3+x+1=0,由模m加法可得x3=x+1,x= x3+1,若a是多项式的根,则a的所有幂次为: q-1 a0001a1010a2100a3a1a4aa3a(a1)a2aa5aa4a(a2a)a3a2a2a1a6aa5a(a2a1)a3a2aa1a2aa21a7aa6a(a21)a3aa1a1a8aa7a1a对应三位二进制数001对应三位二进制数010对应三位二进制数100对应三位二进制数011对应三位二进制数110对应三位二进制数111对应三位二进制数101对应三位二进制数001对应三位二进制数010以上分析可知,a的所有幂次共有七个非零元素,再加上0元素,构成了含有八个元素的域GF(23),它是GF(2)的三次扩域。可见,x3+x+1是既约多项式。那么,是不是凡是二元域上的既约多项式的根都能构成m次扩域GF(2m)。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再看一个例子。 如:x4+x3+x2+x+1 a010001a10010a2a301001000a4a3a2a11111a510001a6a0010 3 我们发现,a的所有幂次仅有五个元素,加上零元素共有6个,而不是24个,所以x4+x3+x2+x+1不能构成GF(24)扩域。 由GF(2)构造GF(2m)的过程。 例2:令m=4,多项式p(x)=x4+x+1,是GF(2)上的本原多项式。设p(α)=α4+α+1=0,则α4=α+1。利用此式可构造GF(24)。 GF(24)中的元素列如下表3.1。 幂表达式 多项式表达式 4—重表达式 0 0 0000 1 1 0001 0010 α α 0100 α2 α2 1000 α3 α3 0011 α4 α+1 0110 α5 α2+α 1100 6 32αα+α 1011 7 3αα+α+1 0101 α8 α2+1 1010 0111 α9 α3+α 1110 α10 α2+α+1 1111 α11 α3+α2+α 1101 α12 α3+α2+α+1 1001 α13 α3+α2+1 0001 14 3αα+1 15 1 α 可见α是x4+x+1的根,它的所有幂次构成了GF(24)中所有非零元素,加上零元素共有16个元表,α的幂次构成了乘群,且是循环群,α的级是(24-1)。所以α是扩域GF(24)的本原元素。 此外,215=1表明α还是x15+1的根,因此,既约多项式x4+x+1能够被多项式x15+1整除,而不能被其它次数小于15的多项式整除。 归纳:GF(2m)上的m次既约多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能被xn+1整除,但不能被x5+1整除,其中n=2m-1,s 4. 伽罗华域GF(2)的基本性质 在普通代数中我们经常看到,实系数多项式的根不在实数域中,而是在含实数域作为子域的复数域中。例如,多项式x2+6x+25在实数域中没有根,但有两个复共轭根:-3+4i和-3-4i, 1共中 i 。系数取自GF(2)的多项式也一样。在此情况下,系数取自GF(2)的多 项式可以没有GF(2)中的根,但在GF(2)的扩域中有根。 例如:x4+x3+1在GF(2)是上既约的,所以根不是GF(2)中的元素。它有取自GF(24)的4个根。 如果我们将上例中给出的GF(24)中的元素代入x4+x3+1, 就会发现, α7、α11、α13及α14是x4+x3+1的根,可以证实: 7:(7)4(7)3128211(321)(32)10 (=α14·α14+α14·α7+1逐步展开) 4 也可以证实α11、α13、α14三个根。由于α7、α11、α13、α14是x4+x3+1的全部根,则(x+α7)(x+α11)(x+α13)(x+α14)≡x4+x3+1。(可以用GF(24)元素进行验算)。 令f(x)是系数GF(2)上的多项式。若GF(2m)中的元素β是f(x)的一个根,则多项式f(x)就可能有其它根在GF(2m)中。这些根是哪些元素呢?下面的定理可给出回答。 定理4.1 令f(x)是系数取自GF(2)的多项式,令β是GF(2)扩域中的元素.若β是f(x)的根,则对任何 l0,β2也是f(x)的根。 证明: f2(x)(f0f1xfnxn)2f0(f1xf2x2fnxn)(f1xf2x2fnxn)2f02(f1xf2x2fnxn)2 重复展开上述方程,最终得到: 2f02f0(f1xf2x2fnxn)f0(f1xf2x2fnxn)f2(x)f02(f1x)2(f2x2)2(fnxn)2 由于 f f i2 f i ,因此有: i0或1,f2(x)f0f1x2f2(x2)2fn(x2)nf(x2) 从上式得出,对任意 l 0 f(x)2lf(x2)l 将β代入上式得: f()2 lf(2)2l2ll因f()0,f()0,也是f(x)的根. 2l 元素 称为β的共轭元。 证毕。 m 定理4.1说明,若GF(2)中的元素β是GF(2)上的多项式f(x)的根,则β的所有不 m6543 相同的共轭元(也在GF(2)中)也是f(x)的根。如,多项式f(x)=x+x+x+x+1以前例 4415 (表3.1)GF(2)中的元素α为根,为了证实这一点,利用α=1很容易证明: 5 f(4)(6)4(5)4(4)4(3)4124201612195121(3)(2)(321)10α4的共轭元是: 422423(将前三项折成a15•ai 其中α15=1) (),()42816,()322 4注意 ( 4 ) 2 4 ,由定理4.1得出,α8、α、α2也必是f(x)=x6+x5+x4+x3+1的根。可以检验,α5和它的共轭元α10也是f(x)的根。 令β是域GF(2m)中的非零元素,由定理2.2得: 2mm11两边同加1,得 2 1 1 0 。 m2m121这就是说β是多项式 x 1 的根。因此GF(2m)中的每个非零元素都是 x 1 的 mm211 1x 2 根。由于 x 的次数为2m-1,GF(2m)中的2m-1 个非零元素就形成 1 的所有 根。由此得到下一个定理。 2m1mmmx1定理4.2 GF(2)中的2-1个非零元素形成 的全部根。由于GF(2)中的零 元素“0”是x的根,故定理4.2有下述系。 2m系4.2.1 GF(2m)中的元素形成 x x 的所有根。 [即x2mxx(x2m11)] 由于GF(2m)中的任何元素β都是多项式x 2m x 的根,β就可能是GF(2)上次数小于2m的多项式的根。令Φ(x)是GF(2)上使Φ(β)=0的最低次多项式。(不难证明Φ(x)是唯一的)。多项式Φ(x)称作是β的最小多项式。例如,GF(2m)的零元素“0”的最小多项式是x,单位元素“1”的最小多项式是x+1。下面导出最小多项式的一些性质。 定理4.3:域元素β的最小多项式Φ(x)是既约的。(证明略) 定理4.4:令f(x)是GF(2)上的多项式。令Φ(x)是域元素β的最小多项式。若β是f(x)的根,则f(x)可被Φ(x)除尽。(证明略) 由系4.2.1和定理4.4可得出下述结果: 2mmxx。 定理4.5:GF(2)中元素β的最小多项式Φ(x)除尽 这个定理说明,Φ(x)的所有根都在GF(2m)中,那么Φ(x)的根是什么?下面的两个定理将给出回答。 m 定理4.6:令f(x)是GF(2)上的既约多项式。令β是GF(2)中的元素。令Φ(x)是β的最小多项式。若f(β)=0,则Φ(x)= f(x)。 证明:由定理4.4得到,Φ(x)除尽f(x)。由于Φ(x)≠1且f(x)是既约的,必有Φ(x)= f(x)。证毕。 定理4.6说明,若一既约多项式有β为根,它就是β的最小多项式Φ(x)。由定理4.1 e2e2得出,β及其共轭 2 , 2 , 2 是Φ(x)的根。令e是使 最小整数,则 ,m2e12 2 2 , 2 ,故e≤m。 , 就是β的所有不同共轭元。由于e2 的最小非负整数,则 定理4.7:令β是GF(2m)中的元素,并令e是使 f(x)(x2)i0e1i是GF(2)上的既约多项式 6 证明: e1ie122if(x)(x)(x2)2i0i02 因(x2)2x2x2x22 iiii1x22ii1f(x)2(x2i0e12i1)(x22)i1eiee12(x2)(x22)i1 因 ,则 2ef(x)2(x)f(x2)2i0e12i 式-b e f 0 令 f ( x ) f 1 x fe x ,其中f0=1。展开 f(x)2(f0f1xfexe)2fix(11)fifjxij22ii0ei0j0eeefi2x2ii0(ij) 式-b 由以上2式(式-a,式-b)可得到: fxii0e2ifi2x2ii0e 则对0≤i≤e,我们必有 fifi2这仅当fi=0或1时才成立。所以。f(x)的系数取自GF(2)。现假设f(x)在GF(2)上不是既约的且f(x)=a(x)b(x)。由于f (β)=0,∴a(β)=0或b (β)=0。若a(β) e1=0,则a(x)有 , 2 , 2 为根,因此a(x)次数为e且a(x)= f(x)。类似地,若b(β)=0,则b(x)= f(x)。所以,f(x)必是既约的。 证毕。 定理4.6和定理4.7可得到定理4.8。 em 定理4.8:Φ(x)是GF(2)中元素β的最小多项式。令e是使 2的最小整数,则 (x)(x)i0e12i 7 例3 前面表3.1给出伽罗华域GF(24)。令β=α3。β的共轭元是 239 6 , 2 12 , 24 9 ( 15 9 ) 3 的最小多项式则为: 2 2 , (x)(x3)(x6)(x12)(x9) 借助于(表3.1例子)GF(24)列表3.1,将上式乘出可得: (x)x2(36)x9x2(129)x21(x22x9)(x28x6)x4(28)x3(6109)x2(178)x15x4x3x2x1另一种求域元素的最小多项式的方法,用例子说明。 例4:假设我们要决定GF(24)的γ=α7的最小多项式Φ(x)。γ的不同共轭元是 ,2142228,13235611 因此Φ(x)为4次式,且必有下述形式: (x)a0a1xa2x2a3x3x4 将γ代入Φ(x)中, ()a0a1a22a3340 式中γ,γ2,γ3和γ4采用多项式表示时可得到 a0a1(31)a2(31)a3(23)(321)0(a2a1a01)a1(a31)2(a3a2a11)30 为了使上式等号成立,必须使系数为零。 10a0a1a2a10a310a1a2a310 a解线性方程可得出, a 0 1 , a 1 2 0 , a 3 1 。 ∴γ=α7的最小多项式为 8 (x)x4x31GF(24)中所有元素的最小多项式在表4.1中给出。 表4.1 p(x)=x4+x+1的GF(24)中元素的最小多项式 共轭根 最小多项式 0 x 1 x+1 4248x+x+1 α,α,α,α x4+x3+x2+x+1 α3,α6,α9,α12 x2+x+1 α5,α10 x4+x3+1 α7,α11,α13,α14 m 定理4.9:令Φ(x)是GF(2)中元素β的最小多项式。令e是Φ(x)的次数,则e2 是使β=β的最小整数,而e≤m。 特别指出,GF(2m)中任一元素的最小多项式的次数除尽m。上表中表明,GF(24)中每一元素的最小多项式的次数除尽4。 在伽华罗域GF(2m)的构造中,应用m次本原多项式p(x),并要求元素α是p(x)的根,由于α的幂生成GF(2m)中所有非零元素,所以α是本原元素。实际上,α的所有共轭元都是GF(2m)的本原元素。 222m ,,也是GF(2m)定理4.10:若β是GF(2)的本原元素,则它的所有共轭元 的本原元素。 例:考察域GF(24),β=α7的幂是 01,17,214,3216,42813,5355,64212,7494,85611,9633,107010,11772,12849,1391,14988,151051. 显然,β=α7的幂生成GF(24)的所有非零元素,故β=α7是GF(27)的本原元素。β=α7的共轭元是: 214,213,21123(151) 不难验证它们都是GF(2m)的本原元素。 m 定理4.11:若β是GF(2)中的一个n阶元素,则它的所有共轭元有同样阶数n。(定理4.11是定理4.10的更一般形式) 522205例5:考察GF(24)中元素α5。由于 ( ) ,故α5的共轭元只有α10。 α5和α10的阶数都是3。α5和α10的最小多项式是x2+x+1。其次是m=4的因子。α3的共轭元是α6,α9和α12,它们的阶数都是n=5。 例:求GF(24)中元素α5的最小多项式: 522205(由于 ) ,所以α5的共轭元只有α10。 解:γ=α5 (x)a0a1xa2x2(标准形式) 2aaa0012 9 a0a15a2100a0a1()a2(1)0a0a12a1a22a2a20(a0a2)(a1a2)(a1a2)20 为了使等式两边相等,必须使左边的各项系数为0。 22查表3.1521021a20a0a1a20a1a20 2最小多项式:x x 1 5. 用于伽华罗域GF(2m)算术的计算 研究GF(24)上的下述线性方程: a0a2a1a2a0a1a21x7y2 将α3乘②式,可得 ① 12x8y4② x11y7x7y2 将②’+①,可得到 ②’ ① (711)Y27已知 73111327112182272321128Y12Y4 将Y=α4代入①式,可得到 x742x9∴方程的解为x=α9,Y=α4 例6 假设要解GF(24)上的方程 10 f(x)x27x0 为了得到此解,可以通过GF(24)中所有元素代替x后找到。试探性做,发现f(α6)=0和 f(α10)=0 ,因为 f(6)(6)27612130f(10)(10)2710520(220) 610)。 因此,α6和α10是f(x)的根,且 f ( x ) ( x )( x 上述计算在译BCH分组码所需要的计算中是典型的,而且可以很容易在通用计算机上编制程序。 5.矢量空间 令v是元素的集合,在其上定义了一个称作是加法“+”的二元运算。令F是域。在域F中的元素和v中的元素之间还定义了一个以“· ”表示的乘法运算。若集合v满足下述条件,就称它为域F上的矢量空间: I. v是加法下的可交换群。 II. 对F中的任意元素a和V中任意元素V,a·v是v中的元素。 III. (分配律)对v中的任意元素u和v,和F中的任意元素a和b。 a•(uv)a•ua•v(ab)•va•vb•vIV. (结合律)对v中任意v和F中任意a和b。 (a•b)•va•(b•v) V. 令“1”是F的单位元,则对v中任意v,1·v=v。 v中的元素称为矢量,域F中的元素称为标量。V上的加法称作矢量加法,F中的标量和v中的矢量结合成v中矢量的乘法看作是数乘(或积)。V的加法恒元以0表示。 域F上的矢量空间v的一些基本性质可由上述定义导出。 性质Ⅰ:令0是域F中的零元。对v中任意矢量v,0·v=0。 性质Ⅱ:对F中任意标量c,c·0=0。 性质Ⅲ:对F中任何标量c和v中任何矢量v, (c)•vc•(v)(c•v)) 这就是说(-c)·v或c·(-v)是矢量c·v的加法逆元。 下面介绍非常有用的,在编码理论中起着中心作用的GF(2)上的矢量空间。研究n个分量的有序序列。 (a0,a1,an1)其中每个分量ai是二元域GF(2)上中的元素(即ai=0或1)。这个序列一般称作GF(2) 11 上的n—重。由于每个ai有两种选择,我们可以构造2n个不同的n—重。令vn表示2n个不同n—重的集合。现在,我们在vn上定义一个加法:对vn中任何u=(u0,u1,… un-1)和 v=(v0,v1,… vn-1), uv(u0v0,u1v1,un1vn1)(5-1) 其中ui+vi按模—2进行相加。显然u+v也是GF(2)上的n—重。因此vn在(5-1)式所定义的加法下是封闭的。容易证明,vn在(5-1)式定义的加法下是可交换群。 下面定义以GF(2)中元素a数乘vn中一个n—重v为: (5-2) 其中a·vi按模2乘法进行。显然, a , v ) 也是vn中的n—重。若a=1,则: (vv , 01n1a(v0,v1,vn1)(av0,av1,avn1)1(v0,v1,vn1)(1v0,1v1,1vn1)(v0,v1,vn1) 容易证明,式(5-1)和(5-2)定义的矢量加法和数乘分别满足分配律和结合律。所以,GF(2)上所有n—重的集合vn形成GF(2)上的一个矢量空间。 例5-1 令n=5。GF(2)上所有5—重的矢量空间由下述32个矢量组成。 (00000),(00001),……(11111) (10111)和(11001)的矢量和是 (10111)+(11001)=(1+1,0+1,1+0,1+0,1+1)=(01110) 利用(5-2)定义的数乘规则,有 0·(11010)=(0·1,0·1,0·0,0·1,0·0)=(00000) 1·(11010)=(1·1,1·1,1·0,1·1,1·0)=(11010) 任意域F上的所有n—重的矢量空间可用类似的方法构造。但在这里,我们仅关心GF(2)或GF(2m)上的所有n—重的矢量空间。 V是域F上的一个矢量空间。可以会碰到v的一个子集s也是F上的一个矢量空间,这种子集称作是v的子空间。 定理5.1 令s是域F上矢量空间v的一个非空子集,则当s满足下述条件时它是v的一个子空间: i) 对s中的任意两个矢量u和v,u+v也是s中的矢量。 ii) 对F中的任意元素a和s中的任意矢量v,a·u也在s中。 证明:条件i)和ii)是说在v的矢量加和数乘下s是封闭的。条件ii)保证对s中任意矢量v,其加法逆元(-1)·v也在s中。于是v+(-1)v=0也在s中。所以s是v的子群。由于s的矢量也是v的矢量,s必满足结合律和分配律。因此,s是F上的矢量空间,且是v的一个子空间。证毕。 例5-2 研究例5-1给出的GF(2)上所有5—重的矢量空间v5。集{(00000),(00111),(11010),(11101)}满足定理5.1的两个条件,故它是v5的一个子空间。 令 v 1, v 2 , , v k 是域F上矢量空间v中的k个矢量。令 a 1 , a 2 , , a k 是F中的k个标量。和 a1v1a2v2akvk 12 称作是 v v 2 , , v k 的线性组合。显然, , v 2 , , v k 的两个线性组合的和为 v11, (a1v1a1v2akvk)(b1v1b2v2bkvk)(a1b1)v1(a2b2)v2(akbk)vk v 2 ,,vv 2 ,,v也是 v 1 , 1 , k 的线性组合的乘积 k 的线性组合。F中的标量c和 v c(a1v1a2v2akvk)(ca1)v1(ca2)v2(cak)vk v 2 ,,v也是 v 1 , k 的线性组合。 ,v定理5-2 令 v 1 2 , , v k 是域F上矢量空间v的k个矢量,则 v 1 , v 2 , , v k 的所有 线性组合构成v的一个子空间。 例5-3 分析例5-1给定的GF(2)中所有5—重的矢量空间v5。(00111)和(11101)的线性组合是: 0(00111)0(11101)(00000)0(00111)1(11101)(11101)1(00111)0(11101)(00111)1(00111)1(11101)(11010) 这四个矢量构成例5-2给出的同一子空间。 域F上矢量空间v中的一组矢量 v 1 , v 2 , ,v k 称作是线性相关的,当且仅当在F中存 在k个不都为零的标量使得 a1v1a2v2akvk0 若一组矢量 v 1 , v 2 , , v k 不是线性相关的,就称作是线性的,除非 a1a2ak0否则 a1v1a2v2akvk0 例5-4 矢量(10110),(01001)和(11111)是线性相关的,因为 1(10110)1(01001)1(11111)(00000),(模2加) 但是(10110),(01001)和(11011)是线性的。这3个矢量的所有8种线性组合如下: 13 0(10110)0(01001)0(11011)(00000)0(10110)0(01001)1(11011)(11011)0(10110)1(01001)0(11011)(01001)0(10110)1(01001)1(11011)(10010)1(10110)0(01001)0(11011)(10110)1(10110)0(01001)1(11011)(01101)1(10110)1(01001)0(11011)(11111)1(10110)1(01001)1(11011)(00100) 我们称矢量集合张成一矢量空间v,若v中每个矢量都是该集合中矢量的线性组合。在任何矢量空间或子空间中,都至少存在一个线性的矢量的集合B,它张成该空间。这个集合称作矢量空间的基底(或基)。矢量空间基底中矢量的数目称作矢量空间的维数。(注意:任意两个基底中矢量的数目相同) 研究GF(2)上所有n—重构成的矢量空间vn0 我们作下述n个n—重: e0(1,0,0,0,,0)e1(0,1,0,0,,0)en1(0,0,0,0,1) 其中n—重ei仅在第i位上有一个非零分量,则vn中每个n—重 ( a 0 , a 1 , , a n 可以表1)e 示成 ( e 0 , , e n 1 ) 的线性组合: 1, (a0,a1,a2,,an1)a0e0a1e1a2e2an1en1 所以 e 0 ,e 1 , , e n 1 张成GF(2)所有n—重的矢量空间。从上述方程可以看出 e0,e 1 , , e n 是线性的。因此,它们构成vn的基底,且vn的维数是n,若k uc1v1c2v2ckvk 的线性组合构成vn的一个k一维子空间S。由于每个ci有两个可能的取值0或1,故有2k个可能不相同的 v 1 , v 2 , , v k 的线性组合。因此,S由2k个矢量组成且为vn的一个k一维子空间。 u n 1 ) 和 v 令 u ( u 0 , u 1 , , ( v 0 , v 1 , , v n 1 ) 是vn中的两个n—重。这里定义u和v 的内积(或点积)为 uvu0v0u1v1un1vn1(5-3) u iu v其中 u i v i 和 u i v i 1 v i 1 按模2乘法和加法进行。因而内积 是GF(2)中的标 u v0,就称u和v彼此正交,内积有下述性质: 量。若 14 v ui) u v u wii) u ( v w ) u v au)va(uv)iii) ( (内积的概念可以推广到任意伽罗华域) 令S是vn的k维子空间,并令Sd是vn中这样的矢量集合:对S中的任意u和Sd中的任 u v意v有 0 。集合Sd至少包含全零n—重,0=(0,0,…,0),因为对S中的任一u 有 0 0 。因此Sd是非空的。对GF(2)中任一元素a和Sd中任一v, u 0若a0avv若a1 v所以 a 也在Sd中。令v和w是Sd中任意两个矢量。对S中任意u, u( v u v u0 。这就是说,若v和w正交于u,则矢量v+w也与u w ) w 0 0 正交。因而,v+w也是Sd中一个矢量。由定理5.1得出, Sd也是vn的一个子空间。这个子空间Sd称作是S的零化(或对偶)空间。反之,S也是Sd的零化空间。Sd的维数由定理5.3给定。 定理5.3 令S是GF(2)上所有n—重的矢量空间中的一个k一维子空间,则其零化空间Sd的维数为n-k。换句话说,dim(s)+dim(sd)= n。 例5-5 分析例5-1给定的GF(2)上所有5-重的矢量空间v5。下述8个矢量构成v5的一个3-维子空间S, (00000),(11100),(01010),(10001)(10110),(01101),(11011),(00111)S的零化空间由以下4个矢量组成: (00000),(10101),(01110),(11011) Sd由线性的(10101)和(01110)张成。因此,Sd 的维数是2。 本节给出的所有结果都可直接地推广到GF(q)上所有 n—重 的矢量空间,其中q是一素数幂。 6. 矩阵 GF(2)上(或任意其他域上)k×n阶矩阵是一个有k行和n列的长方阵: g00g10Ggk1,0g01g11gk1,1g02g12gk1,2g0,n1g1,n1gk1,n1(6-1) 其中每个个元素 g ij , 0 i 和 n ,都是取自二元域GF(2)中的元素。第一个下 k0 j 标i表示行,第2个下标j表示列。有时以符号 [ g ij ] 来简化表示矩阵(6-1)式。从(6-1)式中看可出,G的每一行都是GF(2)的一个n—重,每一列都是GF(2)上的一个k—重。矩阵G也可用它的k行 g 0 , g 1 , , g k 1 表示如下: 15 g0gG1gk1 若G的k行(k≤n)是线性的,则这些行的2k个线性组合形成GF(2)上所有n —重的矢量空间vn的k一维子空间。这个子空间称为G的行空间,我们可以交换G中任意两行或将一行加到另一行。这些称作是初等行运算。对G进行初等行运算我们得到GF(2)上的另一个矩阵Gˊ。但是,G和Gˊ都给出同一行空间。 例6-1 分析GF(2)上一个3×6阶矩阵G, 110110G001110010011 第三行加到第一行,且第二行和第三行交换,可得到下列矩阵, 100101G010011001110 G和Gˊ都给出如下的行空间, (000000),(100101),(010011),(001110)(110110),(101011),(011101),(111000) 这是GF(2)上所有6—重矢量空间v6的一个3—维子空间。 令S是GF(2)上一个k×n阶矩阵G的行空间,其k行 g 0 , g 1 , , g 1 线性。令kSd是S的零化空间,则Sd的维数是n-k。令 , , h n k 1 是Sd中n-k个线性矢量。h 0 , h1显然,这些矢量张成Sd。我们可以用 h 0 , h 1 k 1作为行构成一个(n-k)×n阶矩阵H, ,,hnh0h00hh10H1hnk1hnk1,0h01h11hnk1,1h0,n1h1,n1hnk1,n1 g i 是 s中的矢量,且H的每一行hi是Sd中的矢量,H的行空间是Sd。由于G的每一行 则gi和hI的内积必是零 (即 g i h i 0 ) 。由于G的行空间S是H的行空间Sd的零化空间,故我们称S是H的零化(或对偶)空间。综合以上结果可得到: 定理6.1 对GF(2)上有k个线性行的任意k×n阶矩阵,都存在一个有(n-k)个 0线性行的(n-k)×n阶矩阵,使得对G中任一行 g i 和H中任意行 h j有 g i h j 。 G的行空间是H的零化空间,反之亦然。 16 例6-2 研究下述GF(2)上的3×6阶矩阵。 110110G001110010011 101100 1这一矩阵的行空间是 H 0 1 0 1 0 的零化空间。 110001 我们容易验证G的每一行都和H的每一行正交。 a ij 若两个矩阵有相同的行数和相同的列数,它们就可以相加。两个k×n阶矩阵 A 和 B b ij 相加,我们简单地将它们的相应元素 a ij 和 b ij 相加如下: abaijijijbij 因此,得到的矩阵也是k×n阶矩阵。两个矩阵只要第一个矩阵的列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就可以相乘。k×n阶矩阵 A a ij 乘以 n ij 的积 l 阶矩阵 B bCABcij 是 k l 阶矩阵,其元素 c ij 等于A中第i行 a i和B中第j列 b i 的内积,即 cijaibjaijbiji0n1 令G是GF(2)上一个k×n阶矩阵,用GT表示G的转置,它是一个n×k阶矩阵。它的各行是G的各列,而它的各列是G的各行。一个k×k阶矩阵。若在主对角线上都为1而其它处为0。就称作是恒等矩阵。这一矩阵通常用1k表示。矩阵G的子阵是由除去G的给定行或列所得到的矩阵。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