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市场 第 卷第1期2013年 农业科技 云烟97号不同施肥量的对比试验 吴昌华 (乐业县烤烟生产管理办公室,广西百色533200) 摘要:科学合理地掌握肥料的施用量可以保证烟株拥有良好的生长发育过程,从而提高烟叶的产质量。文章选取广 西乐业县近年来推广种植的云烟97号作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施肥量进行分组观察对比试验。通过不同的施肥量作用 云烟97生长过程中农艺性状、发病情况、部位单叶、外观质量、产量及产值等6个方面的变化来讨论判定最为经济、科 学、合理的施肥用量,从而为大面积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作出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云烟97;施肥量;对比分析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3.01.102 0引言 3分析云烟97号的试验结果 品种与施肥量是影响烤烟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有了优 良的品种,还必须有优良的栽培技术措施,其中一个重要的措 施就是施肥量,它直接影响到烤烟的产量与质量。为了进一 步探索广西乐业县云烟97在田烟条件下不同肥料用量对产 量、质量的影响,从而达到科学合理、经济、精准的配套施肥, 实现经济施肥的最大效益化。 1云烟97号试验基础 3.1 云烟9r7号不同施肥量下农艺性状变化情况 表1 不同施肥量下云烟97号的农艺性状变化 试验地 有效叶数 TP1 田 耶 n)4 20.2 P 21.3 P 21.6 P 22.0 P 节距 5.8 cm 5.9 cm 6.4 cm 6.5 em 茎围 9.1 em 9.8 cm l0.6 OITI 1O.8 Clif 最大叶面积 83.8×34.4 cm 84.4×36.3 cm 84.5×37.0 em 85.0×37.2 cm 1.1云烟9r7号试验样本 云烟9r7号是云南烟草科学研究所精选CV87作为父本与 本土自主培育的85母本经系谱选育杂交而成的新型烤烟。 它具有较强土壤适应性、高抗病害、高产易烘烤、香气较优等 特点。因此,云烟9r7号近年来一直作为百色市乃至整个广西 烟草种植推广的品种。 1.2云烟9r7号的试验环境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施肥量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 响较为明显。试验烟株的有效叶数、节距、茎围以及最大叶面 积(长×宽)均与施肥量成正比,也就是当肥量增加时,各农艺 性状指标项目的变值也随之增加。处理间,TP3烟株群体生长 势、整齐度优于TP2、TP4、TP1。 3.2云烟97号不同施肥量下烟株感染病发情况 表2不同施肥量对云烟97号烟叶植株感染各种 对云烟97号不同施肥量的对比试验,选择在乐业县新化 镇皈里村田问进行。其前茬作物为水稻,该田块为潴育沙坭 田,肥力中等、均匀,土壤测定有机质含量20.2异/kg,全氮 1.16 S/ks,有效磷34.6 ms/ks,速效钾123.4 ms/ks,缓效钾 71.1 mg/ks,交换性钙602 ms/ks,交换性镁114 ms/ks,铁 108 ms/ks,锰22.4 ms/ks,铜4.33 ms/ks,锌2.1 ms/ks,PH值5.8。 2云烟97号的田间试验 2.1 云烟97号不同施肥量对比试验设计方法 常见病菌的影响 试验地 青枯病(%) 花叶病(%) 黑胫病(%) 斑点病(%) TP1 rI1】2 0.2 O 6 2.2 0.1 0 24 l6 n】3 Ⅱ'4 0 O 3.8 7.8 0 0 l8 26 试验采用观察对比法对云烟9r7号的不同施肥用量结果 进行测定。试验以肥料不同用量为试验因子,即以氮肥为基 准,根据《百色市烤烟综合标准体系生产技术标准》,氮、磷、钾 比例为1:1:3,设四个处,分别命名为TP1、TP2、TP3、TP4。其中 TP1施用纯氮肥6.5 kg/亩,TP2施用纯氮H¥7 ks/亩,TP3施用 纯氮肥7.5 ks/亩,TP4施用纯氮肥8 ks/亩。四个试验处理,重 复进行三次。观察内容包括各处理烟株田间农艺性状、生物 学特征、发病情况、部位单叶重、株高、有效叶片数、外观质量 及产量、产值的变化情况。 2.2云烟97号的试验评定标准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烟株斑点病的发病率较高,黑胫 病及青枯病几乎没有发生。烟株的感染病发几率由小到大的 排列为TP2<TtB<TP1<TP4,说明在氮肥施用不足和过多施 用情况下会增大烟株感染病害的风险,降低植株的抵抗能力。 3.3云烟9r7号不同肥量下不同部位单叶重量比较 表3不同施肥量对云烟97号不同部位单叶重量的影响 试验地 11)1 Ⅱ】2 rn】3 Ⅱ)4 二棚叶(g) 6.9 7.2 7.2 7.9 腰叶(g) 8.8 9.3 9.5 9.7 顶叶(g) 10.3 11.1 11.4 lO.6 试验分析样本取下部4—6叶位、中部取11—13叶位、上 部取倒2~4叶位。田问进行农艺性状、发病情况等观察记 载,参考YC/T 142—1998即《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评定各 处理的农艺性状;参考YC/T39—1996即《烟草病害分级及调 查方法》评定各处理的病害情况;各处理挂牌采收、烘烤,按照 42级国家烟叶分级标准评定各处理外观质量,测定各处理的 产量、产值、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价格按当地 收购价格统计。 由表3可知,随着施用氮肥量的增加,各处理不同部位烤 后烟叶单叶重量呈现同势增长。TP3由下向上的单叶重增大, 且TtB的各项单叶重量比其他处理重,但其不具备显著性差 异。 农业科技 Vo1.20No.1,2013 3.4云烟97号烟株高度变化 表4不同施肥量对云烟97号烟株高度的影晌 试验地 团棵期(cm) 现蕾期(em) 打顶期(em) 采收期(em) Ⅱ’1 40.1 72.3 1【)5.7 138.2 地居于第二,为180.43千克/亩,均价为l9.26元/千克,产值 3 476.05元分别比TP4、TP1、TP2高出0.83、0.70、0.28和122.53 元/亩、350.36元/亩、l18.68元/亩。TP3 等云烟的比例最 们)2 【 )4 42.5 41.4 40.9 70.3 70.9 70.0 1【)7.2 l1O.8 108.2 148.6 149.3 149.0 高,所占比例为57.36%,TP4所占上等烟比例最低;I}J上等烟 中TP1所占比例最高,比值为93.8%,四组试验之问差异不具 备统计学意义即差异不明显。整体进行系统比较,TP3在产 值、均价以及出产上等云烟上具有相对优势,即能够产牛最大 的经济效益,而TPI则在中L等云烟J=较具竞争力,TP2和TP4 相对不具备竞争力,其经济收益较差。由此可知,施用氮肥过 少或过高均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收益。 表6不同施肥量对云烟97号烟株产量产值的影响 试验地 亩产量 亩产值 均价 上等烟 中上等烟 (千克) (元) (元/千克) 比例% 比例% I1P1 r兀)2 n)3 n 168.41 3 125.69 176.89 3 357.37 180.43 3 476.05 181.96 3 353.52 l8.56 18.98 19.26 18.43 49.7 51.3 57.3 48.7 93.8 92.5 92.7 88.7 由表4可以看出,团棵期TP2的烟株高度最高测得值为 42.5 em;现蕾期时,TP1株高高于其他处理,株高为72.3 em; rP3打顶期的生长发育优于其他处理,株高110.84 cm;采收期 '11'3试验地虽继续保持了优势,但已与其他组间并无明显差异。 3.5云烟97号采收期原烟外观质量变化 表5不同施肥量对云烟97号原烟外观质量的影响 试验地 部位 成熟度 油分 色泽 叶结构与厚度 二棚叶 假熟 少 少泽淡黄 疏松薄 I1Pl 腰叶 成熟 有 顶叶 成熟 有 二棚叶 成熟 有 中泽正黄 高泽桔黄 中泽正黄 高泽桔黄 高泽桔黄 中泽桔黄 高泽桔黄 中泽正黄 疏松稍薄 中疏中薄 疏松稍薄 疏松中等 中疏稍厚 疏松稍薄 中疏稍厚 疏松稍薄 4云烟97号不同施肥量的结论 n】2 腰叶 成熟 多 顶叶 成熟 有 二棚叶 成熟 有 顶叶 成熟 有 二棚叶 成熟 有 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提高施氮量,能够增加烤烟的产量 和质量,但过少或过多施肥会导致产值变低或质量变差,影响 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Ⅱ)3 腰叶 成熟 多 中强光泽桔黄 疏松中等 f1]赵玉纲,刘光亮,陈永德,等.南漳县不同烤烟新品种适 宜施肥量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0). [2] 胡斌,周玮.2010年桂阳县烤烟新品种云烟97种植密度 与施肥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 [3] 吴悦,李运有.不同施氮量对云烟97产质量的影响[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l(11). TP4 腰叶 成熟 多 顶叶 成熟 有 高泽桔黄 浓泽桔黄 疏松中等 稍密稍厚 由表5可知,烟叶油分随着施肥量而增多,颜色光泽度也 越加高深。高浓度的肥料可以增大叶片结构的密度且使叶片 变得更加丰厚,同时,可以明显观察到低肥TP1植株二棚叶因 不足肥而出现假熟,而高肥TP4植株的顶叶青筋和杂色烟所 占比重变大。 3.6云烟97号烟株产量产值的变化 【4] 高华军,林北森,王军卫,等.施用生物钾肥后减少化学 钾肥对土壤养分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J.作物杂志, 2012(3):105—108. 【5]农世英,林北森,刘春萍,等.烤烟新品种云烟97在百色 烟区的生产适应性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 77—81. 表6表明,产量以TP4最高,为181.96千克/亩,It"3试验 (上接第136页) 强化管理措施,坚决制止毁林开荒、乱砍乱伐、乱占林地的违 法行为。还应加强防火宣传。火向来是森林的天敌,部分农 村地区人们的防火意识淡薄,遇到火灾时,扑救能力不强,应 争取做到防火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专业化。此 外,保护森林的另一个方面是防治病虫害。对于生物防治工 作应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为辅”,采用科学的、先进的防治 方法进行整个林区的防疫控制,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 抗御林业有害生物功能,提高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能 了解森林资源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 护森林资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一种表现。 6结语 力 重点完善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 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的建设。 5科技兴林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林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 也同要适用。要想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林业保护 ,就要促进技术的创新与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只有科 学技术才能支撑整个林业的建设,才能让森林资源在将来一 段时间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在林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存在于 林木品种的改进,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森林有害生物的防 治,积极培养先进的科技人才,出台更多的,让有知识、有 才华的年轻人投入到森林保护的这份事业中来。让更多的人 森林资源的保护是林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 家应加大力度,重视林业工程建设重视科学技术在林业生产 中的应用。林业工程建设是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发展高效 的林业产业开辟了林业发展的新思路,分类施策的方法更是 改变了“一刀切”的传统管理模式,做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林 业。科技兴林是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森林资源 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其具有较强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海彬.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J].民营 科技,2012(7). [2] 郭燕.依法治林与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研究[J].山西林 业,2008(6). [3]王其松.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思 考[J].绿色科技,0120(10). [4]周东柏.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 产品,2010(15). 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