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3×10=30分 )
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2.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3.如图2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 4.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5.用同样质量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食品,冰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
A、冰比水凉 B、冰的温度比水低 C、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冰和食品的接触更充分 6.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A.沸点低 B、密度小 C、凝固点低 D、比热大 7.如图1 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白气”的构成是:( )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 8.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9.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 ) A、温度计的玻璃泡有部分浸入液体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
1
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后在读数
D、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10.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下列措施可行的( ) A、将水量减少些 B、给容器加密封盖 C、将火烧旺些 D、将容器移到高山上加热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
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12.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3.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14.夏天,有人用和室温相同的湿毛巾包在同温度的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这是利用水________时从牛奶________热的道理。
15.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0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医生利用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_热的原理。 16.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 知,该图象是 (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 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
17.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 水珠,这是_________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瓶内水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三、实验题:(共3小题、22分)
18.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6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7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18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2
图18
(4)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让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图16
图17
图18
① ;② 。
19.用图22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
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2,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3,该物质的熔点
是__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
20.用如图9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
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9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水蒸汽 B.小水珠
(4)图10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3
时间/min
四.问答及探究题:
21.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人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______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事例与(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2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对水加热,可以观察到:
(1)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_________,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___,
还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2)沸腾后,水的温度_________,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___,
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3)水沸腾前,有部分水蒸气产生,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使水汽化而形成的,同时
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水蒸气_________形成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