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摘要: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当前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已经成为当前解决建筑行业农民工问题、保护农民工根本利益和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农民工、安全、培训
Abstract: A variety of reasons results in the migrant workers with lower overall cultural quality, weak safety consciousness, lacking of necessary safety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and the ability to protect themselves, which brings about great pressure on construction safety.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en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migrant workers, and enhancing their ability to self-protection and awareness have become an urgent task to solve the issues of migrant worker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protect their fundamental interests, and to promote the steady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safety;training
在当今的建筑施工中广泛的大量使用农民工,既产生了客观的效益,但同时也引出了很多的安全问题。农民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当前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已经成为当前解决建筑行业农民工问题、保护农民工根本利益和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目前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企业对安全培训责任不够重视,思想意识不到位。部分施工企业领导和项目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是对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了解甚少,在他们的眼里只看到眼前仅有的一小点利益,而不会想深些、看远点,若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的后果是什么?从根本上缺乏对安全事故危害性的认识,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弱化了安全生产的管理职能,甚至把安全管理机构或者人员缩小,合并于其他部门,一些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责任制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和落实,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放松了对农民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农民工合同时间短、流动性大、企业也不愿意花费成本进行培训。
(二)农民工缺乏有效的管理。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同时在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用工企业与“包工头”签订劳务合同,一些“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带来行
业管理的困难。农民工是以劳务形式进入建筑工地的,大多数是属于自愿、松散的临时性组合团体,每天站在十字街口的劳务市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用人单位则重使用、轻培训,安全教育很难落实,缺乏有效的管理。
(三)安全教育培训投入不足,经费落实不到位。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经费实行、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没有足够的农民工培训保障体系,没有建立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和渠道,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安全培训投入问题。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不愿意在安全培训方面过多投入,没有按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培训经费;一些企业虽然提取了培训经费,但侧重于技能培训,用于安全培训的经费不多;一些小企业由于职工工资总额较低,提取的费用每年寥寥无几,根本不能满足企业安全培训的需要。
(四)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达不到要求。个别企业培训走过长,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课时不够,教学内容不足,授课方式呆板,培训效果不佳。特别是在农民工培训中,普遍存在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标准较低等问题,没有开发针对农民工特点的安全培训内容、教材,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多限于课堂教学,培训时间不能保证。有的企业培训档案不全、培训记录不完整,在一些小企业存在安全培训档案造假应付检查的现象。另外,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致使农民工教育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二、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安全问题人人皆知,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各有不同,关键在于思想认识问题。作为施工企业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具备常抓不懈、防范于未然的超前意识。作为施工一线的管理者和生产者,安全生产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更加密切,没有理由不重视,要消除麻痹、侥幸和消极无所谓的思想,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做到,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企业氛围,把安全措施切实落实到每一天的施工生产任务当中。作为从事建筑施工的一线工人来说,则应该首先自己就要对自己的安全重视起来,每天都应该在上工之前检查一下自己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即将要进入工作的工作环境,做好相应的检查之后确保无误才可以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遵守规章制度进行操作,这也是对自己身体负责任的一个工作态度。
(二)积极探索实践,搞好结合,实现双赢。根据建筑行业农民工分散性、流动性、季节性,工作时间长、不固定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培训与考证结合,免费与收费相结合,培训和就业信息、维权服务相结合,农民工培训和农民工子女的培训、教育相结合等方式方法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以市场为导向,使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另外,工会、安监要联合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农民工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大奖赛,激励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实现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局面。
(三)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完善不同培训对象特别是适合农民工的培训模型,做到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对象层次化、培训方法多元化、培训内容实用化,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因人施教,增强培训针对性。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安全知识,积极倡导采用动画、幻灯片和多媒体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培训,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培训效果。三是强化培训考核。抓紧建立统一考核题库,严格考核标准,严格教考分离,确保培训质量。四是完善培训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制定有关安全培训机构质量评估考核细则,提高认证标准,对培训不规范、培训治理不高的培训机构,及时淘汰或降级。
(四)加强安全培训法规制度建设,继续推进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安全培训。一是针对当前农民工安全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完善农民工安全培训相关措施;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三项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研究制定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培训大纲和标准;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推进高危行业全员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四是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等普及性培训活动。五是把对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的指导服务与监督管理结合起来,组织对没有培训能力的中小企业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六是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机构布局。
(五)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并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将安全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监察执法的重要内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开展经常性安全培训专项督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对高危行业新招录的人员,必须实施强制性岗前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作业。对不履行全员安全培训考核义务的高危企业以及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就安排上岗作业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加大监督力度,建筑工程在安全生产中的诸多隐患,往往在于检查不及时、不深入,因此必须以安全制度为标准,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进行及时整改,对发现不合格的假冒伪劣安全防护用品要及时更换,对发现的问题要一抓到底,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解决困难,力使安全不留隐患。
如何强化农民工教育,单纯依靠建筑业企业的力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教育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各级主管部门以制度来规范农民工上岗条件、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培训就业机制来帮助解决这个困难。各建筑施工企业也必须大力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只有广大农民工更多的掌握了预防事故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的防止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广大农民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效益,同时也会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平稳、快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