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宝玛科技网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评卷得分 一、选择题 1.(13分)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2)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 若实验操作均正确,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5)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 锌应理解为(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3.(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操作、现象 气泡产生 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 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C 的脱脂棉通入CO2气体,脱脂棉燃烧 D 4.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错误的是( ) A.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37解释 生成了氢气 Fe(OH)3 说明CO2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向稀中加入少量铁粉,有说明Fe置换出中的氢,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 B. F的结构示意图: D. CO2的电子式: - C.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17Cl 实验步骤如下: 5.某校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探究CaS脱除烟气中的SO2并回收S。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CaS放入三口烧瓶中并加入甲醇作溶剂(如下图所示)。 步骤2.向CaS的甲醇悬浊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SO2。 步骤3.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步骤4.从滤液中回收甲醇(沸点为.7 ℃),所得残渣与步骤3的

滤渣合并。

步骤5.用CS2从滤渣中萃取回收单质S。 (1) 图中用仪器X代替普通分液漏斗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 三口烧瓶中生成硫和亚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三口烧瓶中最后残留固体中含一定量的CaSO4,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 步骤4“回收甲醇”需进行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 步骤5为使滤渣中S尽可能被萃取,可采取的操作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5) 请设计从上述回收的S和得到的含Na2SO3吸收液制备Na2S2O3·5H2O的实验方案: 称取稍过量硫粉放入烧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滤纸吸干。 已知:① 在液体沸腾状态下,可发生反应Na2SO3+S+5H2O

Na2S2O3·5H2O。

②硫不溶于Na2SO3溶液,微溶于乙醇。 ③为获得纯净产品,需要进行脱色处理。

④须使用的试剂:S、Na2SO3吸收液、乙醇、活性炭。

6.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置于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

其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

7.下列有关电子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氦、锂原子的电子式分别为H·、·He·、·Li · ·

B.氯原子的电子式为,Cl-的电子式为

C.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的电子式分别为Na+、Mg2+、Al3+

评卷 得分 二、单选题 8.1817年,瑞典的贝采利乌斯从硫酸厂的铅室底部的红色粉状物质中制得硒。硒是氧族元素,下列关于硒的基态原子说法正确的有() ①位于周期表p区;②电子占据17个原子轨道;③有3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④占据8个能级;⑤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4p;⑥价电子为3d4s4p A. 3项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 1024B. 4项 C. 5项 D. 6项 得分 一、选择题 1.H 解析:(13分,未标注均每空2分)

(1)环形玻璃搅拌棒(1分);在大小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或碎纸条)使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相平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1分) (3)偏小(1分)

(4)不相等(1分);因为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有关;

相等(1分);中和热是指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生成lmolH2O所放出的热量 (5)偏小 2.无 3.C 解析: C

解析 少量铁粉与稀反应生成铁、NO气体和水,不会生成氢气,A错误;铁锈的成分是Fe2O3,不是Fe(OH)3,B错误;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通入CO2气体,脱脂棉燃烧,说明CO2和Na2O2反应生成了O2,并且放出热量,达到了脱脂棉的着火点,C正确;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碘离子被铁离子氧化成碘单质,从而使溶液变蓝,铁离子不与淀粉反应,D错误。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A.球棍模型主要体现的是分子的空间结构和成键类型,比例模型主要体现的是组成该分子的原子间的大小关系,图表示比例模型,故A正确;

B.F得到一个电子变成F,电子数比质子数多一个,故B正确;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7-17=20,故C正确; D. C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答案选D。

【点睛】注意二氧化碳电子式的画法,中心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需要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两边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需要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 5.C

,故D错误;

-

.

解析: (1). 能使漏斗与三口烧瓶中的气压相等 (2). 2CaS+3SO2

2CaSO3+3S (3). CaSO3被系统中O2氧化 (4). 蒸

馏,收集.7 ℃馏分 (5). 加入CS2,充分搅拌并多次萃取 (6). 加入适量乙醇充分搅拌,然后加入Na2SO3吸收液,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在不断搅拌下,反应至液面只有少量硫粉时,加入活性炭并搅拌,趁热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 【解析】 【分析】

(1)恒压漏斗能保持压强平衡;

(2)CaS脱除烟气中的SO2并回收S,元素守恒得到生成S和CaSO3,CaSO3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CaSO4;

(3)甲醇(沸点为.7℃),可以控制温度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4)硫单质易溶于CS2,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

(5)回收的S和得到的含Na2SO3吸收液制备Na2S2O3•5H2O,在液体沸腾状态下,可发生反应Na2SO3+S+5H2O程。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用的仪器X为恒压漏斗代替普通分液漏斗的突出优点是:能使漏斗与三口烧瓶中的气压相等,便于液体流下;

(2)三口烧瓶中生成硫和亚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3SO2

CaSO3+3S,三口烧瓶中最后残留固体中含一定量的

CaSO4,其原因是:CaSO3被系统中O2氧化;

(3)从滤液中回收甲醇(沸点为.7℃),步骤4“回收甲醇”需进行的操作方法是:蒸馏,收集.7℃馏分;

(4)步骤5为使滤渣中S尽可能被萃取,可采取的操作方案是:加入CS2,充分搅拌并多次萃取;

(5)已知:①在液体沸腾状态下,可发生反应Na2SO3+S+5H2O

Na2S2O3•5H2O;

Na2S2O3•5H2O,据此设计实验过

②硫不溶于Na2SO3溶液,微溶于乙醇。 ③为获得纯净产品,需要进行脱色处理。

④须使用的试剂:S、Na2SO3吸收液、乙醇、活性炭,

因此从上述回收的S和得到的含Na2SO3吸收液制备Na2S2O3•5H2O的实验方案:称取稍过量硫粉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乙醇充分搅拌,然后加入Na2SO3吸收液,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在不断搅拌下,反应至液面只有少量硫粉时,加入活性炭并搅拌,趁热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探究、物质性质分析判断、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应用等知识点,掌握元素化合物等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6.H

解析: (1). 2H+2e=H2↑ (2). Zn-2e=Zn (3). Zn+2H=Zn+H2↑ (4). 2.24L 【解析】 【分析】

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置于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置于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原电池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是金属锌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总反应等于正负极反应之和,即Zn+2H=Zn+H2↑;由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H+2e

+

2+

+

--2+

+

-+

2+

+

--2+

=H2↑可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氢气0.1mol,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0.1mol×22.4L/mol=2.24L,故答案为:2H+2e=H2↑;Zn-2e=Zn;Zn+2H=Zn+H2↑;2.24L。 7.C

+

--2+

+

2+

评卷 得分 二、单选题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①硒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s4p,位于周期表p区,故此项正确;

②硒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s2p3s3p3d4s4p,第一层占据1个s轨道,第二层占据1个s和3个p轨道,第三层占据1个s、3个p和5个d轨道,第四层占据1个s和3个p轨道,一共占据18个原子轨道,故此项错误; ③硒原子一共有34个电子,分别处于不同能层和不同能级,同一能级中自旋相反,所以一共有3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故此项正确;

④第一能层中有1s 1个能级,第二层中有2s和2p 2个能级,第三层中有3s、3p、3d 3个能级,第四层有4s、4p 2个能级,共占据8个能级,故此项正确; ⑤4p为能级符号,不是能层符号,故此项错误;

⑥主族元素的价电子为外围电子,应为4s4p,故此项错误,故选A。 【点睛】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以下几点:1、能量最低原理;2、泡利不相容原理;3、洪特规则;其中根据构造原理,4s能级的能量低于3d能级,这是经常出现的考点。

24

22

6

2

6

10

2

4

2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