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纳努克》(1916):美国地质工程师弗拉哈迪拍摄的一部讲究艺术技巧的非虚构影片。是一部有人物,有情节,充满诗情画意的再现真实生活的纪录片。坚持非虚构原则,又巧用虚构影片手法。被国际影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弗拉哈迪也因此享有纪录片创始人的美誉。
苏联“电影眼睛”理论:
代表人物:《电影周报》主编 吉加·维尔托夫
代表作品:《电影眼睛》、《土西铁路》
观 点:人体的位置和对任何现象进行一瞬间的观察所能看到的程度是有限的,而这种并不存在于性能更为广泛的电影眼睛。他们强调电影的物质功能,认为“电影眼睛”比人的眼睛更加完善,人的眼睛观察不到的客观世界,电影镜头却能观察到。
艺术主张:P19
英国“纪录电影运动”:
代表人物:约翰·格里尔逊
代表作品:《漂网渔船》、《住房问题》
主 张:对真实事物做创造性处理。主张把电影作为宣传,教育,和手段。呼吁把摄像机和话筒从摄影棚里出来,面向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
艺术主张:P21
形象化文献:
纪录电影三巨匠:
帕尔·洛伦茨 《开垦平原的犁》、《河流》、《纽伦堡审判》
莱妮·里芬施塔尔 《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
尤里斯·伊文思 《桥》、《雨》
法国真实电影:
创立者:社会学者 让·鲁什 《夏天的故事》
音乐是纪录片中最富艺术性的主观声音。起着叙事、写意、抒发情感的作用。音乐烘托、渲染主题。是对换面和内容的延伸。对结构起承转合的黏合作用。描绘作用。音乐的表现功能对人物和景物画面的表现。增强画面。解说词 现场声的感情色彩
解说词引导人们看纪录片。是对画面的补充,是纪录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纪录片类型和构成特定风格。决定了思想深度 真实度 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