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债权转让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债权转让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来源:宝玛科技网

一、债权转让诉讼时效是否中断;二、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限届满通过哪些方式来处理。其中,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时不会发生诉讼时效中断,债权转让通知并不当然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但如果通知中有催收债务内容或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则会中断诉讼时效。对于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后,债权人可以继续起诉、催告债务人还款或要求确认还款,以及催告保证人并在欠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等方式来处理。

法律分析

一、债权转让诉讼时效是否中断

1、债权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时,根本不可能发生诉讼时效中断,只有将债权转让的事实通知债务人后才有可能发生诉讼时效中断。

2、债权转让通知,目的在于指示债务人向受让人履行债务,具有债权转让对债务人生效的效力,并不当然具有向债务人主张债权的意义。因此债权转让通知并不当然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但如果说债权转让通知中同时有催收债务的内容,或债务人收转让通知后表示同意履行义务,债权转让通知就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条,“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的规定精神。因此,将债务人在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通知上签章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显然是不妥的。

第一百九十五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二、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限届满通过哪些方式来处理

1、继续起诉。诉讼时效期满债权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但是债权人自身的实体权利并未丧失,债权始终存在,债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但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因此,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应当受理。

2、催告债务人还款或要求其确认还款。上文已提及诉讼时效并不影响债权人的实体权利,因此,即使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限已届满,债权人依然可以催告债务人还款,债务人自愿还款的,债权人的受偿权受法律保护,对方不得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返还。

3、催告保证人并在欠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一般情况下由于债权人怠于行使债权,主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期限,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也会经过,但此时保证人如果愿意继续承担保证责任或者在符合《民法典》有关担保合同成立的规定,能够构成新的保证合同的欠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的,债权人就能以此要求保证人对债务承担清偿责任,这就要求欠款催收通知书的条款设计符合一定要求。

结语

总结来说,债权转让诉讼时效的中断取决于债权转让是否已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通知的目的是指示债务人履行债务,并不自动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然而,如果通知中包含催收债务的内容或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则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权利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行为都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至于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后的处理方式,债权人可继续起诉,催告债务人还款或要求确认还款,以及催告保证人并在欠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等。以上是对相关问题的简要总结。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七条 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九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

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新的协议,债权人主张义务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人民应予支持。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贷款人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能够认定借款人同意履行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的义务的,对于贷款人关于借款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的主张,人民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九条 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