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6、财产租赁所得;
7、财产转让所得;
8、偶然所得;
9、其他所得。
对于这一项,目前主要是指下面几种:
(1)个人取得“蔡冠深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基金会”颁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奖金。
(2)个人取得由银行部门以超过国家规定利率和保值贴补率支付的揽储奖金。
(3)个人因任职单位缴纳有关保险费用而取得的无偿款优待收入。
(4)对保险公司按投保金额,以银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支付给在保期内未出险的人寿保险户的利息(或以其他名义支付的类似收入)。
(5)股民个人因证券公司招揽大户股民在本公司开户交易,从取得的交易手续费中支付部分金额给大户股民而取得的回扣收入或交易手续费返还收入。
(6)个人取得部分单位和部门在年终总结、各种庆典、业务往来及其他活动中,为其他单位和部门的有关人员发放现金、实物或有价证券。
(7)辞职风险金。
(8)个人为单位或者他人提供担保获得报酬
因此,就算你不是一块拿一个月整的工资,但还是要依法交税的。在一个月内,多次发放工资,就要合并工资、薪金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按规定,你收入的个税的计算公式基本如下:
个税={(工资-三险一金-起征点)*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个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3500元)
应纳个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就这个公式,里面包含的数据表示的意思如下:
1、工资:即初始收入(合同上所写的收入)
2、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属于五险一金的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不算在这里)
3、起征点:自2011年起,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
4、税率:由3%上涨到45%,有7个等级,分别与7个不同区间的应纳税额对应
5、速算扣除数:由0上涨到13505,也有7个等级,与不同税率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