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欺骗他人吸毒罪的立案标准是以作出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行为为准,根据《刑法》规定,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且情节严重者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与其他罪行相比,该罪行的侵犯客体和罪名等方面有所不同,如果涉及故意杀人或伤害,将视情况构成不同的罪行并受到相应处罚。
法律分析
一、刑法中欺骗他人吸毒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1、毒罪的立案以作出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行为为标准。《刑法》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三条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二、本罪与它罪的认定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害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又侵害了他人的身体健康。而后者侵犯的客体,则取决于所教唆犯罪的客体,如教唆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罪名不同。前者是一个罪名,吸毒行为法律上没有规定为犯罪,而教唆他人吸毒的行为,法律上规定为犯罪。而后者则不是罪名,对于教唆犯,要按照他所教唆的罪来确定罪名,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
3、如果具有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的故意,那么就是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而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仅是杀人和伤害的手段而已。如果致人死亡、伤残的,能够查明没有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的心理,而对死亡和重伤仅有过失的,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重伤罪和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数罪,应择一重罪处罚。
结语
以欺骗他人吸毒罪为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与其他犯罪相比,欺骗他人吸毒罪的客体和罪名有所不同。若教唆犯具有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故意,应根据情况选择适用相应罪名。
法律依据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三十二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脱逃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立即通知所在地县级机关,并配合机关追回脱逃人员。被追回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应当继续执行强制隔离戒毒,脱逃期间不计入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被追回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得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九条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对依照前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社区戒毒,由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城市事处、乡镇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