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个人缴纳医疗保险的金额从原来的120元调整到180元;
2、残疾人和老年居民的个人缴费金额依然不变,仍为510元;
3、低保人员可以不缴纳医疗保险的费用,不过需要在预缴期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这些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需要携带好身份证、户口薄等相关证件到户籍所在地社区登记和缴费。而新参保的居民是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薄、2寸照片1张到所在社区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参保居民缴纳医疗保险的费用之后,即可享受住院、普通门诊以及部分门诊的大病报销待遇。参保人员在不同等级住院,其报销比例会有所不同。
一、医保报销一直没到账怎么办
若是个人缴纳医疗保险的,应该到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进行缴纳。社会医疗保险卡(简称医疗保险卡或医保卡)是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专用卡,它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码,储存记载着个人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以及帐户金的拨付、消费情况等详细资料信息。医保卡一般由当地指定代理银行承办,是银行多功能借计卡的一种。参保单位缴费后,地方医疗保险事业部门在月底将个人帐户金部分委托银行拨付到参保职工个人医保卡上。在一个保险年度内,参保居民在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费用在100元(含)以内的,居民医保基金支付30%,个人支付70%;100元以上的由个人自理。
二、职工医保怎么报销
职工医保的报销流程如下:
1、在就医的时候,向定点医院出示医保卡证明参保身份,门诊须告知医院就诊类别(如门诊慢性病、门特),对未出示卡证或就诊类别告知不清的,参保职工就医时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在结帐的时候,该个人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医保卡或者现金支付,该医保报销的部分则由医保和医院结算,个人不需要先支付再报销;
2、参保人员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须出示本人市民卡,告知就诊类别(如门诊慢性病、门特),按有关刷卡购药,因特殊情况由他人代购药品时,须出示参保人员及代购人的身份证,并由药店登记备案;
3、如果未前往定点医院就医,可以自己垫付医疗费用,拿着相关医疗票据,到参保地社保局进行报销。材料具体包括:
(1)门诊病历;
(2)出院小结;
(3)收据;
(4)费用清单明细汇总表;
(5)投保人的身份证原件;
(6)存折或者卡的原件。
4、如果是发生的意外医疗,参保人员应在24小时内向县、区医保处登记备案,县医保处通过调查走访等形式进行认定后,符合规定的,方可报销,对确定为无他方责任意外伤害的病人产生的住院费用,提供住院原件、总清单、疾病诊断书、住院病历复印件、受伤情况说明、医疗手册本及医疗卡原件、银行卡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结算标准在县、区医保处服务大厅审核报销。
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条件如下:
1、门、急诊医疗费用。在职职工年度内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累计超过2000元以上部分;
2、结算比例。合同期内派遣人员2000元以上部分报销50%,个人自付50%,在一个年度内累计支付派遣人员门、急诊报销最高数额为2万元;
3、报销凭证。参保人员要妥善保管好在定点医院就诊的门诊医疗单据,含大额以下部分的收据、处方底方等,作为医疗费用报销凭证;
4、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参保人员患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需在门诊就医时,由参保人就医的二、三级定点医院开据疾病诊断证明,并填写医疗保险特殊病种申报审批表,报区医保中心审批备案。这三种特殊病的门诊就医及取药仅限在批准就诊的定点医院,不能到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发生的医疗费符合门诊特殊病规定范围的,参照住院进行结算;
5、住院医疗。医保缴够20年,才能享受退休后的医保报销。
二、医疗保险缴纳的法律规定如下:
1、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3、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总之,职工医保的报销范围和比例都具有法律条文规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需要满足其报销条件,医疗保险的缴纳有完善的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