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能约定固定的加班时间,但需要经用人单位与工会、劳动者协商一致,且要出于单位生产经营的需要。合同中约定的加班时间一般每天不得超过一小时,情况特殊的,一般每天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一、单位不可以安排加班的因素有哪些
单位不可以安排加班的因素如下:
1、女员工在怀孕7个月以上;
2、女员工在哺乳期,即女员工在哺乳一岁以下的婴儿期;
3、工会和工人不同意的情况下。
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用人单位可以在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天不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健康的情况下,每天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和孕期禁忌劳动。对于怀孕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
二、每周6天工作制违法不
每周6天工作制不违法。但是用人单位要保证职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且至少一周安排休息一天。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三、如何在实践中处理好加班争议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安排职工加班加点,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当协商不一致,发生劳动争议时,申请劳动仲裁。《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