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法官会依照工伤认定等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工伤鉴定劳动者确实为工伤后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在工伤保险、赔偿问题方面有上诉需要可进行诉讼。
作为原告,要拿出的材料是工伤认定书和与企业的劳务关系证明,可能还需要陈述的材料。
民事诉讼审理有固定的程序,一般会在三个月内完成。
一、工伤死亡认定手续
工伤职工在工作中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因职业病导致死亡的,如果用人单位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未给该职工申请工亡认定,工亡职工的近亲属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亡认定。工亡职工近亲属申请工亡认定的,除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外,还需要提交:1、申请人及死亡职工身份证复印件,两者亲属关系证明;2、用人单位企业信息;3、劳动合同复印件及其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4、病历材料、诊断证明和死亡证明书;5、有的地方工伤认定行政部门为查明事实,还需要提供证人证言。备齐以上材料,工亡职工的近亲属应及时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最终由该机关认定是否属于工亡。如果工亡职工近亲属或者用人单位不认可工亡认定结论,可自收到认定书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由复议机关或者人民对工伤情形做最终认定。
二、离婚诉讼要经过哪三个程序
离婚诉讼的三个程序是指:原告起诉、被告答辩、开庭审理。
一、原告起诉,原告起诉时需要向人民递交起诉书及相关的证据,接受材料以后会进行审查,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会作出受理案件的决定,如果部分和法律要求和起诉条件的退回原告的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被告答辩,人民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在十五日之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告不答辩的,不影响人民审理案件;
三、开庭审理,这一阶段介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体又包括以下几个程序: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官主持调解;调解可能会放在审理之前,或者审理时法庭调查之前,调解成功诉讼结束。如果调解离婚会出具调解书,调解书于判决书一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不成功的话之后会作出判决,但是一般不会当庭宣判,会在审理后一段时间内判决。
三、一审判决书生效后还能再起诉离婚吗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离婚案件属于民事案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应规定,案件的审理程序一般都是先进行法庭调查,先由原告宣读起诉状,陈述诉讼请求及事实与理由,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答辩;如果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根据人民的通知,在规定的时间出庭作证。然后就是举证质证环节,原告针对诉讼请求出示相应的证据材料,被告进行质证,被告针对其答辩意见出示相应的证据材料,原告进行质证;如果有鉴定意见或勘验笔录的宣读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至此法庭调查结束,进入法庭辩论阶段。法庭辩论终结,庭审就结束了,一般情况下就应当依法作出判决。但是在判决前如果双方均同意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原告撤诉或者由依法制作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的,就应当及时判决,而不能久调不决。判决一律是公开宣告的。人民在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