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未规定探亲假,但《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明确了探亲假的安排:配偶30天,未婚员工20天或45天,已婚员工20天。休假制度职工应在休假期间探亲,若休假时间短,单位应补足探亲假天数。
法律分析
1、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而同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劳动法没有相关探亲假的规定。
2、《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4条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
(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4)凡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例如学校的教职工),应该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本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的天数。
拓展延伸
劳动法中探亲假的申请与使用流程
劳动法中探亲假的申请与使用流程是指员工在享受探亲假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首先,员工需要向雇主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探亲假的原因、期间和计划。雇主会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对申请进行审批并给予回复。一旦获得批准,员工可以按照探亲假的期限离开工作岗位。在探亲假期间,员工应该保持联系并及时向雇主报告假期延长或提前结束的情况。探亲假结束后,员工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重新报到工作岗位。劳动法对探亲假的申请与使用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求员工在享受探亲假期间履行相应的义务。
结语
探亲假是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重要假期,劳动法未对其进行规定。根据《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探亲假期分为不同类型,如探望配偶、父母等,假期长度也有所不同。员工在享受探亲假前需向雇主提出书面申请,并经雇主批准后离岗。期间需保持联系并及时报告假期延长或提前结束的情况。探亲假结束后,员工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重新报到工作岗位。劳动法对探亲假的申请与使用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员工权益并要求员工履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章 总 则 第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