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设计

来源:宝玛科技网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内容“生死攸关、绝妙、厄运”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4、学习母子三人对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母子三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沉着、机智、勇敢。从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2、解题:“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烛光为什么会导致生死攸关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检查预习情况

  指名认读词语:盟军  档案  揉皱  灯芯  俘虏   厄运

  生死攸关   不堪设想

  说出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补充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什么地点?都有谁?学生说出,指导读一读地名、人名,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伯瑙德夫人保护的是一份怎么样的情报?为保护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想了一个怎样绝妙的办法?

  指名读课文

  学生默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3、这支小小的蜡烛,这微弱的烛光已经和伯瑙德夫人一家紧密相连,那么,当危险步步逼近时,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巧妙周旋的?边读边画出表现情况危急的语句,认真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指导朗读,读出紧张、恐怖的气氛。范读。

  母子三人分别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画出描写伯德瑙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并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抽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并相机板书。

  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下。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