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治安情节不严重的,处以拘留或罚款,并且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如果构成了严重的情节,造成他人重伤、残疾甚至死亡,经最高人民核查批准进行追诉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因为12岁还属于未成年,一方面还是没有自我能力的儿童,一方面正是三观没有完全建立,思想不成熟的时候,所以也有相关法律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不承担行律责任。
由于未成年人是特殊群体,法律会有相关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尤其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打架斗殴的是重点教育对象。
一般来说12岁参与打架斗殴的小孩子有可能是跟风,有可能是被打反抗,受轻伤基本不会有太严重的处罚,以拘留教育罚款为主,不会有很严重的判刑,如果未成年违反了《刑法》本身的原则,判刑了,那么是会被关押在会被关押在少教所服刑。而不是去成年人犯罪被关押的监狱。
还有一种是用很残忍的手段有意识的故意伤害他人,这种孩子思想是很危险的,由于“未成年人保”,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必要时要依法进行专门的矫正治疗,矫正教育。
一、处理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哪些原则?
1、从宽处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不适用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是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
3、不公开审理的原则
不公开审理原则是指在审理未成年案件时,不对社会公开,不允许旁听和记者采访。不公开审理原则只是指审判过程不公开,对判决的宣告应公开进行。
二、伤情鉴定有什么作用?
1、如果鉴定是轻微伤,机关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
2、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若机关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不管是公诉还是自诉,都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等费用。
回答涉及到的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条规定
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