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非法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罪最新司法解释

非法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罪最新司法解释

来源:宝玛科技网

非法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罪的最新司法解释及刑罚标准。根据最新解释,滥伐林木罪的主观故意表现为明知不该滥伐而故意滥伐。立案标准是根据数量,量刑根据数量的大小而定。对于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既遂的判决,根据情节轻重而定,最高可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了解过相关法律的人应该都知道,乱砍滥发在我国是一种禁止的违法行为,乱砍树木会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恶化,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那么非法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罪最新司法解释?

一、非法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罪最新司法解释

1979年我国刑法对非法收

购盗伐、滥伐林木行为没有作明确规定,发生该种行为只能以行政处罚,或者以“投机倒把”这种口袋罪论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市场化、多

元化新格局的形成,1997年新刑法确立了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这一罪名的确定,对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整治林政秩序,促进林业生产,维护林区

社会稳定,推进生态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滥伐林木罪的主观故意表现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不该滥伐,滥伐林木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结果而有意实施滥伐行为。

立案标准是:根据司法解释,所谓数量较大是指:在林区盗伐林木材积2--5立方米或者幼树100—250株:在非林区,盗伐林木材积1—2·5立方米或者幼树50——125株。量刑: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根据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既遂会判多久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结语

非法砍伐滥发树木是我国禁止的违法行为,会导致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根据最新司法解释,非法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罪已被确立,对于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整治林政秩序、促进林业生产和维护林区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罪的主观故意表现为明知不该滥伐林木但仍故意实施滥伐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数量较大的滥伐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巨大或特别巨大的滥伐行为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既遂的刑罚也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三百四十五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修订):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六条 盗伐林木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盗伐株数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树木,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滥伐林木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滥伐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滥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六节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