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其中,元旦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而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其中,元旦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而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其中,元旦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而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因此,以上节日都是放假的节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节日进行放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三条 【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