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离婚协议中的债务是否有效由一方承担?

离婚协议中的债务是否有效由一方承担?

来源:宝玛科技网

离婚时约定债务分担有效,但不得对抗第三人;夫妻共同财产协议不成,根据情况判决;保护夫妻在土地承包中的权益;离婚时有权向对方请求补偿,协议不成由判决。

法律分析

离婚时约定债务由一方承担的行为是有效的,但是该约定不能对抗第三人。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

拓展延伸

离婚协议中的债务分配原则及相关法律规定

离婚协议中的债务分配原则及相关法律规定是指在离婚过程中,对夫妻共同负债的分配原则和法律规定的总结和解释。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夫妻共同负债应当在离婚协议中进行明确约定,并遵循公平、合理、协商一致的原则。在分配债务时,需要考虑夫妻双方的经济能力、负债责任的产生原因、债务性质等因素。同时,法律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债务分配方式,如其中一方背离婚姻责任导致离婚的情况。离婚协议中的债务分配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维护离婚过程的公平公正性。

结语

离婚协议中的债务分配是有效的,但不能对抗第三人。夫妻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商处理,如协议不成,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公平判决。对于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应依法保护。离婚时,负担较多义务的一方有权向对方请求补偿,具体办法可协商或由判决。离婚协议中的债务分配应遵循公平原则,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