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偷税漏税涉及会计责任,主要责任人依次为公司经理、财务负责人、部门经理、会计。违法行为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罚款更高。偷税行为包括伪造、变造、隐匿账簿、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追缴税款并处罚款,构成犯罪者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同样受处罚。偷税额不同,处罚方式和金额也不同,最高可罚款15倍或判刑37年。
法律分析
一.企业偷税漏税是否还会涉及到会计:法律规定是有关系,因为会计负责公司的税务事项,承担主要责任的人依次为公司经理--财务负责人---部门经理---会计。偷税漏税违反税务管理基本规定行为的处罚(一)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偷税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也给予同样的处罚。偷税额1万元以下110万10万元以上偷税比例10%以下1030%30%以上处罚征管法处罚:①补税②滞纳金③罚款偷税数额50%5倍。刑法处罚:①罚金:15倍②判刑:3年以下有限徒刑刑法处罚:①罚金:15倍②判刑:37年
拓展延伸
公司工资分两次发放,合规还是漏税?
公司工资分两次发放,是否合规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来说,按照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果公司按照合法合规的规定,将工资分两次发放,确保员工的权益不受损害,且符合相关税法规定,那么这种做法是合规的。然而,如果公司分两次发放工资的目的是为了逃避纳税责任,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那么就属于违法行为。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包括公司是否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是否合理解释工资分次发放的原因等。如果存在漏税行为,公司将面临税务部门的追查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议公司在工资支付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运营。
结语
合规支付工资是企业的法定责任,确保员工权益并遵守税法规定。分次发放工资是否合规取决于具体情况。如合法合规、保障员工权益且符合税法规定,则合规;如逃避纳税责任、偷税漏税,则违法。建议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运营,避免税务追查和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三章 应 纳 税 额 第二十四条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九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规定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下列所得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一)外国向中国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二)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
(三)经批准的其他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五条 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但是,自用于连续生产应税产品的,不缴纳资源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