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的数额认定标准及刑罚: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根据刑法规定,非法经营罪可处以拘役或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因此,对外经营必须获得国家认可,否则可能面临罚金等处罚。
法律分析
一、非法经营罪数额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个人或者单位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追诉:
①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
②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未达到追诉标准的非法经营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犯罪。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买卖的物品的;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刑法对非法经营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非法经营罪是根据情节的不同进行量刑的。具体如下: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非法所得在情节比较轻的,机关会根据犯罪人的认错态度减轻处罚或者是免除处罚。根据以上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进行对外经营,一定要得到国家行政机关的认可,否则是属于违法行为,不但挣不到钱,可能还要承担罚金等。
结语
非法经营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情况下,应予以追诉。未达到追诉标准的非法经营行为,将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对于情节严重的非法经营罪行,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进行对外经营时务必获得国家行政机关的认可,以免涉及违法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 对犯敲诈勒索罪的被告人,应当在二千元以上、敲诈勒索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被告人没有获得财物的,应当在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