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 管理纵横
浅析中国企业并购的动因、问题及对策
梁圆皓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 2019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以实现各种资源全球最佳配置为目标的企业在境外的直接投资活动发展迅猛。实施并购、整合全球资源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途径。现阶段我国企业并购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企业并购的经验不足,资源整合能力不够强活动,在并购中还面临多种特有障碍和风险。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并购的现状、动因进行分析,总结企业参与并购活动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建议对策。
关键词:中国企业,并购动因,并购整合,风险,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非常重大的一个阶段, 而公司又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司的投资策略和战略调整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水平正逐步提高,实施并购的企业也在迅速的增长,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形式。
并将大部分的制造任务放在了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企业依靠的生产成本优势。面对种种劣势的日益增加,中国企业不得不寻求更高效的企业效率。
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能够使企业的管理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利用相互间的市场渠道来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降低管理费用和运营成本;可以使企业的优势在收购方和目标方这两者之间相互共享和发挥,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当的对企业的规模进行调整与扩充,从而能够达到最佳的规模经济要求。
一、中国企业并购的现状
中国企业并购的规模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15年,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总额高达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而仅2016年上半年度,境外并购金额已就打破了2015年创造的全年交易额记录,达1337亿美元,居全球之首。
中国企业并购的主体逐渐的趋向多元化。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企业收购从150次上升到678次,翻了4倍。2015年中国海外并购的最主要标的为金融行业,而2016年上半年传媒则成为最新热点。除此之外,高科技行业、工业、零售业和房地产业也一直是热点。
(二)追求多角度化经营,降低贸易壁垒,获取市场势力
一方面,中国企业参与并购活动可以将公司资金投资于不同的经营项目,从而可以避开仅在内部扩张带来的风险,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减少对单一产品市场的依赖程度,提高自身应对产品市场波动的能力,从而达到增加自身收益,分散市场风险的效应。另外,通过并购活动,可以使中国企业在进入目标企业所在市场时,避免东道国的产业壁垒和壁垒。
另一方面,通过企业间的纵向并购可以迅速有效地开辟新的市场,获取品牌的核心技术和市场销售渠道。并购可以直接获得目标企业已经持有的品牌和客户关系,较快地进入新的市场,从而迅速提高并购企业的市场势力。另外,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可以
二、中国企业参与并购的主要动因
(一)追求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效率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单独进行研发,权和决策权等,这样才能在确保总部对境外经营机构的相对集中管控的前提下,实现对境外机构管理层的约束,进而有效降低境外资产的运营风险。
国有企业在境外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能够帮助国有企业突破其境外资产管理的困境和难点,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提高境外资产管理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明确企业的经营战略是有效预测、规避风险和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风险的前提,而风险防范和应对的最终目的在于防止境外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在实践中国有企业应当从把握好境外投资的战略决策环节入手来提升其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首先要明确进行境外经营的战略意义,例如获取战略性资源、开拓境外市场等,这些战略目标和动机必须细化;其次是要明确境外项目投资的选择标准,例如从东道国国别选择和入驻方式等;最后是要对境外机构的战略角色进行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境外资产管理时的目的性较强,合理控制境外资产的风险。
(三)优化境外资产管理的控制活动
要优化境外资产管理的控制活动,可从三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必须明确财务管理不能替代业务控制活动,必须根据境外资产的运营特点设计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的业务控制活动;二是要建立规范科学的财务报告和管理制度,从而来防范境外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要有效利用内部控制的牵制机制,即从构建境外机构管理层的权利制衡机制入手来防止个利过大,进而损害境外国有资产的问题。
结束语:随着国有企业在境外资产规模的逐年扩大,其境外资产管控成为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120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参考文献:
[1]汤媛媛,杨春.企业境外资产监管与风险防范[J].当代经济研究,2017.03
[2]卢享光.浅议如何对国有企业境外资产进行有效监督管理[J].现代商业,2014.11
[3]卢永真,姜华欣,胡迟.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02
[4]周煊.中国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01
减少本行业的竞争对手数量,增强对原材料市场和销售市场的控制力。
(三)支持和管制环境放宽增加了中国企业参与并购的积极性
并购活动往往会涉及到众多利益方的博弃,有可能对国家经济发展、市场结构等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在法律法规和允许的框架下才能进行。全球FDI的自由化趋势和西方发达国家对并购管制的放松为并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法律的允许和管制的放松使得企业进行并购时的障碍得到消除,企业可以进入国外市场领域进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并购可以使企业占领先机,减少企业潜在的竞争对手,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这更是刺激了中国企业参与并购的积极性。
三、中国企业参与并购存在的问题
(一)并购后企业整合难度大,经营成功率较低
企业间文化的整合难度较大,在企业完成并购项目后,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都会派出一些员工在一起工作,因为是新的企业,大部分员工会面对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摩擦,中国企业在并购时对目标企业及所在国的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考虑更多的只是经济层面问题。我国企业经营的历史比较短暂,并购后的整合经验不是很足,尤其是企业内部的整合能力方面欠缺比较大,缺乏足够的后期管理人才,这样会造成并购后企业管理的混乱,从而降低企业经营的成功率。
(二)缺乏并购专业人才,缺少相关中介机构
并购活动作为一项高度专业化的资本运作手段,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当高,而我国在这个方面的实践经验不足,缺乏锻炼相关人才的文化背景。并购的高级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国际化的思维,而且还要对国际贸易、金融、管理和法律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要熟悉目标企业所在市场的运作规则。
目前我国相关的中介机构自身的实力和并购经验明显不足,能够为并购企业提供的有效帮助较少。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并购经验的积累,在并购中主要开始依赖国际大型的中介机构,但是这样又会需要承担高额的交易费用,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并购的成本。
(三)存在一定的政治和法律风险,国家和金融服务支持不足
在中国企业进行并购时往往会遇到一定的政治风险。如果并购目标企业所在国家经常发生内乱等变革,就会导致我国企业在并购中出现很大的障碍,遭受巨大的损失。我国企业时常会遇到目标企业所在国利用来阻碍并购,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时常会因为一些政治目的干预企业并购,最终导致并购不能顺利进行。例如2009年中国五矿集团收购澳大利亚的OZ矿产项目便是一个典型例证。在2009年,澳大利亚官方以此次收购中的Prominent Hill铜金矿涉及南澳的军事试验区为理由,否决了该项收购议案。随后中国五矿集团不得不修改了协议,放弃了Prominent Hill铜金矿,而在这期间,澳大利亚的一些投资银行向OZ 公司提出了转债、配股融资等方案,试图阻止我国五矿集团的并购活动。直到2009年6月,五矿集团才获得了OZ公司股东大会的通过表决,而该项目收购价格却由原来的12亿美元增加到13.8亿美元。
另外,我国关于投资的法规不够明确,导致企业在并购的行业方面没有明确的方向。在金融服务上,中国企业进行并购活动能够得到的融资服务比较少。
四、对中国企业进行并购的对策建议
管理纵横 |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一)中国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重视并购后的企业整合
企业并购完成后的自身整合是并购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掌握了企业整合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能熟练的运用在企业管理中,中国企业在未来的并购中才能更有把握取得彻底的成功。企业文化的整合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中国企业要在实施并购前就深入了解自身和目标企业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要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并吸收具有较强文化整合能力的高管为企业制定计划,并投入到兼并后的企业中去,尽最大的努力把企业员工融合在一起。
(二)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并购相关的中介机构,培养专业人才
中国的相关中介服务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应该积极培育本国的投资银行等与并购相关的中介机构,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一个优秀的平台。同时也要积极引进一些在国际上比较知名的中介机构,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逐渐的培养一批能为中国企业参与并购提供真正帮助中介机构。
另外,还要着重培养一批能够熟练进行并购业务操作的高级专业人员,为中国企业进行并购活动提供技术指导。
(三)企业要对可能存在的政治和法律风险提前评估,国家应该提供支持
中国企业在进行并购前要建立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的超前预警机制,应对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制度、稳定程度、基本及其与我国政治关系、关于并购的法律等问题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可能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提前思考应对策略和措施,对那些无法避免的政治风险要设法削弱其对自身的影响。
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中国企业参与并购活动的道路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在参与并购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要做好并购前的准备工作,对目标企业以及其所在国的、法律等相关的各个方面充分的了解,制定详细的并购计划,充分利用中介机构所能提供的有利资源,重视并购后企业的整合和优化;我国要加大对中国企业进行并购的支持,鼓励相关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支持,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袁晓菲.中国民营企业并购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张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 何先应,吕勇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长期绩效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24期.
[4] 李自杰,李 毅,曹保林.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141 起海外并购案例[J]. 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5]陈 静.中国企业并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思考[J].特区经济,2007年,第4期.
[6]江 深.中国企业并购现状、动因、风险及对策[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作者简介:
梁圆皓(1992.4—)男,汉族,河南禹州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