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知识点、习题解答
一、填空题
1. 粘度的物理意义是促使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流体粘度的物理意义。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来表征液体性质相关的阻力因子。粘度的物理意义是促使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
2.在完全湍流区,摩擦系数λ与 Re无关,与ε/d有关。在完全湍流区则λ与雷诺系数的关系线趋近于水平线。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对莫狄图的理解。其中在此图中完全湍流区的特点为:摩擦系数λ与 Re无关,与ε/d有关,且λ与雷诺系数的关系线趋近于水平线。
3.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有并流、逆流、错流、和折流四种。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间壁式换热器中两流体流动的四种方式:并流、逆流、错流、和折流。 4.某化工厂,用河水在一间壁式换热器内冷凝有机蒸汽,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发现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明显下降,分析主要原因是传热壁面上形成污垢,产生附加热阻,使K值下降。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影响热量传递的因素,主要为污垢热阻的增大使得K值下降。
5.离心泵启动前应关闭出口阀;旋涡泵启动前应打开出口阀。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离心泵及旋涡泵的正确开启方法。
6.离心泵通常采用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往复泵采用旁路调节流量。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离心泵和往复泵常用的流量调节方法。
7.降尘室内,颗粒可被分离的必要条件是气体在室内的停留时间应≥颗粒的沉降时间
t。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降尘室中颗粒可被分离的必要条件。
8.过滤操作有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两种典型方式。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过滤操作的两种方式: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
9.精馏塔的作用是提供气液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的场所。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精馏塔的作用:提供气液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的场所。
10.空气进入干燥器之前一般都要进行了预热,其目的是提高空气干球温度,而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空气进入干燥器之前一般都要进行了预热目的:提高空气干球温度,而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 二、选择题
1.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 B )。 A.比容 B.密度 C.压强 D.相对密度
解答:该题主要考核密度的基本概念,即为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
2.密度为1000kg/m3的流体,在Φ108×4的管内流动,流速为2m/s,流体的粘度为1cp,其Re为( D )。
A.105 B.2×107 C.2×106 D.2×105
解答:该题主要考核流体流动中雷诺准数的计算方法,即
Redu0.12100021053110。
3.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1(表压)=1200mmHg和p2(真空度)=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750 mmHg,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 D )。
A.500 B.1250 C.1150 D.1900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真空度及表压的计算方法。表压=绝对压力-大气压,真空度=大气压-绝对压力,根据上两式所示可知,表压+真空度=两处的绝对压强差=1900 mmHg。
4.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 D )。
A.与泵最高效率时对应的点 B.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 C.由管路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 D.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对于离心泵工作点的理解。在一定的管路系统中(指进出口压力、输液高度、管路及管件的尺寸及件数、阀门的开启度等一定),当泵的转速一定时,它只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点。该点由泵的Q-H曲线与该管路的Q-He曲线的交点决定。
5.离心泵的扬程随着流量的增加而( B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规律性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离心泵特性曲线。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将由实验测定的Q、H、N、η等数据标绘而成的一组曲线。其中扬程H-流量Q曲线为扬程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6.下列用来分离气—固非均相物系的是( C )。 A.板框压滤机 B.转筒真空过滤机 C.袋滤器 D.三足式离心机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单元操作分离设备所处理的分离物系。板框式压滤机分离液-固物系,转筒真空过滤机为液-固物系,袋滤器分离气-固物系,三足式离心机分离固-液物系。
7.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列管式换热器( C )。 A.U型管式 B.浮头式 C.螺旋板式 D.固定管板式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换热器的类型,其中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和U型管式,然而螺旋板式换热器为板面式换热器的一种。
8.双层平壁定态热传导,两层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1和λ2,其对应的温度差为Δt1和Δt2,若Δt1>Δt2,则λ1和λ2的关系为( A )。
A.λ1 <λ2 B.λ1>λ2 C.λ1=λ2 D.无法确定
q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傅里叶定律的应用。其中单层平壁定态热传导的计算公式:其中每层的热通量相等q1=q2,且壁厚b1=b2,Δt1>Δt2,则λ1 <λ2。
9.下述分离过程中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D )。 A.萃取分离 B.吸收分离 C.精馏分离 D.离心分离
tb,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哪些单元操作过程涉及到质量传递。其中萃取、吸收和精馏分离中都涉及到质量传递,然而离心分离是借助于离心力,使比重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的方法。
10.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l/h,回流比是2,则精馏段的回流量是( A )。 A.100 kmol/h B.50 kmol/h C.25 kmol/h D.125 kmol/h
R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精馏过程中回流比的概念。回流比kmol/h,则L=100 kmol/h。
LD,根据题目可知R=2,D=50
11.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7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塔板数为( D )块。
A.34 B.31 C.33 D.32
E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精馏塔的全塔效率的计算。NT=16(排除塔釜),E=0.5,则NP=32。
12.选择吸收剂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D )。
NT100%NP,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
A.对溶质的溶解度 B.对溶质的选择性 C.操作条件下的挥发度 D.操作温度下的密度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选择合适吸收剂的相关要求,其中吸收剂的密度对于吸收过程影响不大。
13.在进行吸收操作时,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 A ) A.上方 B.下方 C.重合 D.不一定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吸收过程的操作线方程。根据吸收过程的操作线曲线可知,吸收操作线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吸湿能力越强 B.湿空气的比体积为1kg湿空气的体积 C.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必相等 D.对流干燥中,空气是最常用的干燥介质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干燥过程相关基础知识。空气的吸湿能力在一定温度时1千克空气的湿含量与在此温度时的饱和状态空气的湿含量之差,为该空气的吸湿能力。而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在湿空气中,1kg绝干空气的体积和相应Hkg水汽的体积之和称为湿空气的比体积或湿容积。湿球温度是标定空气相对湿度的一种手段,其涵义是,某一状态下的空气,同湿球温度表的湿润温包接触,发生绝热热湿交换,使其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该温度是用温包上裹着湿纱布的温度表,在流速大于2.5m/s且不受直接辐射的空气中,所测得的纱布表面温度,以此作为空气接近饱和程度的一种度量。周围空气的
饱和差愈大,湿球温度表上发生的蒸发愈强,而其湿度也就愈低。
15.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除了湿物料、干燥设备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 C )。 A.绝干物料 B.平衡水分 C.干燥介质 D.湿球温度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有湿物料、干燥设备和干燥介质。
三、判断题
1. 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愈小。( √ )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真空度的概念。真空度=大气压-绝对压力。
2.过滤速率与滤液粘度和滤渣厚度成反比。(√ )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影响过滤速率的影响因素。其中过滤介质性质中的粘度越大则过滤速率越小,然而滤饼性质中的滤饼厚度越厚则过滤阻力越大,即过滤速率越小。
3.离心泵送液体的粘度越大,则流量越大。( Х )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离心泵性能参数的影响因素。若流体粘度大于常温下的清水的粘度,则泵的流量、压头、效率都会下降,但轴功率上升。
4.降尘室的长与降尘室的生产能力无关。(Х )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影响降尘室生产能力的因素。理论上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其沉降面积b.l及颗粒的沉降速度ut有关,而与降尘室的高度H无关。
5.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 )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影响传热效果因素。当采用翅片管代替圆管时,管内流体流动的形态发生改变,有利于湍流,增大K值。
6.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蒸馏方式为简单蒸馏。(Х )
解答:该题目主要考核不同蒸馏方式的特点。简单蒸馏是将原料液一次加入蒸馏釜中,在一定压强下加热至沸,使液体不断汽化。适合于混合物的粗分离,特别适合于沸点相差较大而分离要求不高的场合。而精馏是一种利用回流使液体混合物得到高纯度分离的蒸馏方法,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操作,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冶金等部门。 四、计算题
1.如附图所示,用泵将出水池中常温的水送至吸收塔顶部,水面维持恒定,各部分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输水管为φ76×3mm钢管,排水管出口与喷头连接处的压强为6.15×104Pa(表
压),送水量为34.5m3/h,水流经全部管道(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为160J/kg。水的密度取1000kg/m3。求:(1)水在管内的流速(2)泵的有效功率(kw)
1.解:(1)求u:
u2=Ws/A2ρ=Vs/(d2π/4)=(34.5/3600)/[π/4(0.070)2]=2.49m/s (2)求Ne。
①取水池液面为1-1’截面,且定为基准水平面,取排水管出口与喷头连接处为2-2’截面,如图所示。 ②在两截面间列出柏努利方程:
z1g+u12/2+P1/ρ+We= z2g+u22/2+P2/ρ+∑hf1-2
各量确定如下:z1=0,z2=26m,u1≈0,u2=u=2.49m/s,P1表=0,P2表=6.15×104Pa,Σhf1-2=160J/kg ③将已知量代入伯努利方程,可求出We We= z2g+u22/2+P2/ρ+∑hf1-2
=26×9.81+(2.49)2/2+6.15×104/1000+160=479.66 J/kg ④求Ne。
Ws=Vsρ=(34.5/3600)×1000=9.853kg/s 而Ne=WeWs=479.6×9.583=4596.7≈4.597kw
2.在板式精馏塔内分离某二元理想溶液。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饱和蒸气进料,进料
组成为0.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塔顶馏出液量和塔釜液量相同。塔顶为全凝器。塔釜用间接蒸汽加热。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x+0.18
试求:(1)塔顶和塔底产品的组成;(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 解:
FxFDxDWxw (1)物料衡算:FDW
即:100DW2D D50kmol W50lmol/h
先求xD: 根据精馏段方程:y0.8x0.18
xR0.8 R4 D0.18 即:xD0.18R10.1850.9
R1R1 1000.5500.950xW
xw1000.5500.90.150
(2)用饱和蒸汽进料:
LLRD450200kmol/h
VV1qFR1D101004150100150kmol/h
提馏段操作方程:
WxwLxVV
200500.1 x1.333x0.033
150150y2.采用常压的干燥装置干燥某种湿物料,已知操作条件如下:
空气的状况:进预热器前t0=20℃,H0=0.01kg水/kg绝干气; 进干燥器前t1=120℃;
出干燥器时t2=70℃,H2=0.05 kg水/kg绝干气; 物料的状况:进干燥器前θ1=30℃,w1=20%(湿基); 出干燥器时θ2=50℃,w2=5%(湿基); 绝干物料比热:Cs=1.5kJ/kg·℃。
干燥器的生产能力为53.5kg/h(按干燥产品计)。求:绝干空气流量L(kg绝干气/h)
X13.解:
w10.251w1X2
w20.05261w2
GG2(1w2)53.5(10.05)50.825kg/hWL(H2H0)G(X1X2)
L则:
G(X1X2)50.825(0.250.0526)250.82kg绝干气/hH2H00.050.01
4.在内管为φ180×10mm的套管换热器中,将流量为3500kg/h的某液态烃从100℃冷却到
60℃,其平均比热Cp=2.38kJ/(kg·℃),环隙走冷却水,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40℃和50℃,平均比热Cp=4.174kJ/(kg·℃)。基于传热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2000W/(m2·℃),且保持不变。设热损失可以忽略。试求:(1)冷却水用量;(2)计算两流体为逆流和并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及管长。
解:(1)冷却水用量:W1Cp1(T1-T2)= W2Cp2(t2-t1) 代入数据得:3500×2.38×(100-60)=W2×4.174×(50-40)
∴W2=7982kg/h(8分)
(2) Δtm逆=(50-20)/Ln(50/20)=32.74℃
Δtm并=(60-10)/Ln(60/10)=27.91℃ Q=KAΔtm
Q=W1Cp1(T1-T2)=35002.38(100-60)=3.33210kJ/h A逆=3.332×108/(2000×32.74×3600)=1.41m2 3.14×0.18×L=1.41
∴L逆=2.5 m A并=3.332×108/(2000×27.91×3600)=1.66m2 3.14×0.18×L=1.66
∴L并=2.94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