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 大 资 讯 -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电 大 资 讯 -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来源:宝玛科技网
资 讯 集 锦 2010年第29期 总第110期

电 大 资 讯  日前,江苏电大设立“建设江苏开放大学专 项课题”。此项具有应用性和性研究特点的专项课题立项,是该校校级科研项目立项工作的首次尝试,其研究成果将为江苏开放大学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和理论支持。通过评审,最终批准立项的课题19项,其中,重 点课题9项,立项课题10项。  10月7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亚洲学习代表团到访上海电大。双方就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运用及前景、中澳两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等话题展开互动交流,还就视频电子会议和语言教学项目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 近日,在线实训体验室在北京电大在线学习 平台上线。此项目开发取材于学校具有自主版权的四个优质课件,通过模拟操作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线实训体验室的开发将方便教师的教学讲解和学生课下的反复练习,对学习效果提升明显。 教 育 信 息 10月10日,由北京大学和英国开放大学共同主办的 “2010国际远程教育前沿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共进行了4场主题报告和21场分主题报告。研讨内容涵盖远程教学系统管理、网络教学的创新理念与实践、远程教育的评估与质量保证等相关领域。 10月9日,由湖北江教育研究院组织编写的2010年度《中国教育黄皮书》发布。该书围绕《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提出了包括创新教育管理方式、鼓励民办教育、效仿经济特区赋予教育改革试验区特殊等十条建议。还建议实行国家统一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实行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重修《教师法》等。 10月13日至20日,北京市教委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北 京教育规划纲要》的意见。《纲要》提出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健全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统筹领导,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其 他 简 讯 日前,由中国电信台州分公司和台州电大共同创办的电信宽带电视台州电大教育频道开播。这种基于电信iTV技术的电大教育频道在国内尚属首例。该频道的开播为台州电大开展开放性教育提供了新平台,降低了成人教育成本,有利于电大扩大远程教育对象,扩大成人教育的普及面。 10月11日,天津教育报刊社与新华通讯社天津分设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打造天津市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官方教育网站——“新华网天津教育频道”,使之成为天津教育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新华网天津教育频道”将于10月中旬开始试运行,年内正式开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人保部联合推出中职学生资助卡,以加强助学金发放监管工作。该卡是使用专用发卡银行标识代码、面向享受国家助学金待遇的中职学生发行、用于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借记卡。此项目于2010年秋季学期入学新生开始实施。 上海“十二五”职业与终身教育发展规划重点 2010年7月6日,上海教育“十二五”发展战略咨询会在上海召开。会上,“职业与终身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专题组发表咨询意见。 上海应该建立“普职之间既相对又相互沟通、衔接的上海资格框架体系”(Shanghai Qualification Framework,SQF)。即在普通教育体系里面建立一个主要面向行业的、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的、含低中高等多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这里SQF是职业教育整体改革的基础,是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教育体系框架的轴心,是进一步建立中国资格框架(Chinese Qualification Framework,CQF)的必要探索,也是构建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的必要条件。上海可以先做一个探索。为此,就上海职业与终身教育发展提出如下三方面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学位”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首先,构建中、高职贯通的五年一体化长期培养方案,通过创新学制体系、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其次,二本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以培养大批技术应用型人才,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最后,完善专业硕士学位制度,采取“双基地、双导师、真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高技术专门人才。实现该需要四项突破:一是按行业竞标和论证五年一贯制培养方案,中高职院校皆可参与,并积极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二是在上放开中职升高职、专升本的比例,转而强调入学的知识和能力标准;让市场调节,使上海的高职与转型后的二本学生数之和占大学生数60%以上。三是改革招生考试制度,高职招生更多地面向职业学校毕业生,入学考试强调技能性,强调工作经验及职业资格证书的价值;四是突破原来必须拥有科学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才有资格颁发专业学位的制度约束,允许所有二本院校与企业合作申办专业硕士学位点。2.建立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培训相融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体系。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技术工人的五个等级、工程技术人员的系列等级证书要求相匹配,建立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双证融通”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由基础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覆盖职业资格证书,强化通用能力,确保学生既能顺利就业、就好业,又能顺利升学。实现该需要四项突破:一是建立上海市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是建立校际、院际的学分累积与互认制度。三是设立课程或资格学习的准入门槛,以基于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入学标准代替刚性升学比例。四是设立补习机制,使能力缺乏者通过补习达到准入门槛。3.建立企业用工、薪酬制度挂钩的终身教育体系。可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大力发展职业继续教育,分门别类加强技术与技能的培养。例如,劳动密集型基层普通劳动者,如农民工,通过职后培训提升岗位技能;技术密集型高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业本培训”(workplace learning)提升理论水平;知识密集型专业人才,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专业硕士以及其他继续教育通道开发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能力。二是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做大、做强职后培训。三是在终身教育体系内整合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资源,在学习内容上加强与职业教育的联系。四是建立学习账户和学分银行制度。五是从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角度改革企业的用工与薪酬制度。此外,还需要建立职业与终身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参与方包括教委的职教处、终身教育处、劳动人事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由和教委统筹、规划和协调。 ——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3-14期

发展规划处 2010年10月15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