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年限:长期 密 级:一般
调试负责人:周松国、王 飞 试验地点: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
参加试验人员:周松国、王 飞、冯 茂、寇 涛、何 亮、蒋勇等
参加试验单位:西北电力建设调试施工研究所、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调试所、西北电力
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国电宝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
试验日期:2010年12月~2011年03月
目 录
1. 概述 2. 试验条件
3. 系统设计及试验方法 4. 试验时记录的主要参数 5. 试验步骤 6. 调试过程
7. 评价
8. 存在问题及建议
1 概述
1.1 汽轮机系统简介
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2×660MW扩建工程五号机组汽轮机是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NJK660-24.3/566/566型660MW超临界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本汽轮机为新型的超临界、单轴、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海勒空冷凝汽式汽轮机。本汽轮机的高中压部分采用合缸结构。高压通流部分采用高效的顺流布置,并与中压通流部分的流向相反,低压通流部分采用双流反向布置。额定功率660 MW(THA工况),最大功率691.251MW(VWO工况)。机组有2个主汽门、4个高压调门、2个中压汽门、4个中压调门,机组运行时中压调门全开,高压调门参与负荷调整。
本机共设有7级回热抽汽,分别供3台高加、1台除氧器和3台低加使用,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各级加热器疏水采用逐级自流。机组高压转子有一个单列调节级和11个压力级;中压转子有8个压力级;低压转子有2×7个压力级。
机组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机组基本参数
参数名称 额定工况功率 主蒸汽额定流量 主蒸汽额定压力 再热蒸汽额定压力 低压缸排汽压力(背压) 最终给水温度 1.2 控制系统简介
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2×660MW扩建工程DCS系统采用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EDPF-NT+控制系统;硬件设备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历史数据站、过程控制站、网络通讯设备等。
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DEH)是使用的是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EDPF-NT+控制系统与DCS相同的软件和硬件,并纳入DCS系统,分别布置在DPU42/DPU43控制器。其先进性在于分散的结构和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这两大特点加上冗余使得系统在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可靠性。100MB带宽的高速以太网的高速公路通讯使各个控制器之间相互隔离,又可以通过它来相互联系,可以说是整套系统的一个核心。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控制器等。
DEH数字电液调节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转速控制精度达到(额定蒸汽参数下)空转转速,转速波动≤2.0 r/min; (2)控制系统不灵敏度≤0.067%; (3)可控转速上限为4000 r/min;
第 1 页
参数值 660MW 1955.226t/h 24.3MPa 4.119MPa 11kPa 278.3℃ 参数名称 最大工况功率 主蒸汽最大流量 主蒸汽额定温度 再热蒸汽额定温度 额定转速 热耗率 参数值 691.251MW 2066.217t/h 566℃ 566℃ 3000r/min 7951.4kJ/kW·h
(4)负荷控制精度≤±2.0MW(在额定蒸汽参数稳定的条件下); (5) 速度不等率测试时设定为5%; (6)控制周期:100ms; (7)相关参数当前设定值:
a)转速控制回路(并网前):Pt = 15,Ti =5 s,Td = 0,Kd = 0; b)负荷控制回路:Pt = 0.13, Ti = 25 s,Td = 0,Kd = 0; c)调节级压力控制回路:Pt = 0.2, Ti = 20 s,Td = 0,Kd = 0。 DCS分散控制系统相关参数当前设定值: (1)锅炉主控:
a)BF方式PID参数:Pt = 1.5, Ti = 240 s,Td = 0, b)CCS方式PID参数: Pt = 1.2, Ti = 250 s,Td = 0, (2)汽机主控:
a)TF方式PID参数:Pt = 0.5, Ti = 60 s,Td = 0; b)CCS方式PID参数:Pt = 0.3, Ti = 60 s,Td = 0; (3)控制周期:200ms;
(4) 速度不等率可通过设定一次调频函数确定,测试时设定为5%。
2试验条件
2.1电网频率稳定在规定要求的范围,试验期间不应有非试验性质大的负荷变动(如:大型设备投入、机组并网、解列等);
2.2机组负荷在400MW-600MW范围内。依照《西北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要求,关于机组一次调频响应行为的测试应在机组80%的额定负荷进行,因此该项测试前将机组稳定运行在80%的额定负荷(即520MW)10min以上;
2.3各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自动运行,调节品质达到«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4协制系统的各种功能经过试验并且已投入运行; 2.5机组在协调方式或者DEH在本机功率回路方式下运行; 2.6模拟量负荷扰动试验已经完成。
3系统设计及试验方法
根据要求,试验分两部分,首先检查DEH一次调频能力,将DEH转速不等率设为5%。设定网频增到3150转/分时,功率回路参考值减少100%。当网频减到2850转/分时,功率回路参考值增加100%,但功率回路参考值在-6%~6%之间,即±39.6MW。转速死区为±2RPM(±0.034Hz),转速变动幅度为29rpm~3011 rpm之间。
在DEH一次调频投入的基础上再投入DCS一次调频回路,将DCS转速不等率设为5%,设定网频增到3150转/分时,功率回路参考值减少100%。当网频减到2850转/分时,功率回路参考值增加100%,但功率回路参考值在-6%~6%之间,即±39.6MW。转速死区为±2RPM(±0.034Hz),转速变动幅度为29rpm~3011 rpm之间。一次调频回路在负荷变
第 2 页
化率之后,不受负荷变化率。
4试验时记录的主要参数
实际负荷值、负荷参考值、转速差值、CCS负荷最终值、机前主蒸汽压力、调门开度。
5试验步骤
5.1逐步投入以下各主要系统的自动调节回路: 5.1.1主蒸汽压力调节系统 5.1.2锅炉给水调节系统 5.1.3主蒸汽温度调节系统 5.1.4再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 5.1.5炉膛压力调节系统 5.1.6送风及氧量校正调节系统
5.2在各回路自动调节系统工作稳定后,投入协制系统(机炉协调方式)。 5.3当机组协制投入稳定后进行DEH侧一次调频试验。 5.3.1设定目标负荷500MW,并确认DCS侧一次调频回路未投入。
5.3.2 试验前机组负荷稳定在500MW,试验开始后先后强制机组转速在2988rpm~3012 rpm范围内变化。观察各调阀及负荷响应情况并记录机组负荷及各参数变化数据。
5.4机组负荷稳定在500MW,待机组负荷及运行参数稳定后,同时投入DCS侧一次调频回路,先后强制机组转速在2988rpm~3012 rpm范围内变化。观察各调阀及负荷响应情况并记录机组负荷及各参数变化数据。
6调试过程
具体试验过程
试验时间:2011年3月17日21:23:25至22:53:04 6.1 DEH单侧一次调频试验
将DCS投入BF方式,机组负荷设定500MW;DEH侧投入功率回路且投入一次调频回路。试验曲线如图1~图8所示。将实际转速值依次模拟阶跃至3002 r/min、2998 r/min、2996 r/min、3004 r/min、2992 r/min、3008 r/min、29 r/min和3011 r/min。根据图1~图8得出表2~表7试验数据。 6.2 DCS和DEH双侧一次调频试验
机组处负荷设定值500MW,负荷变化率设为10MW/min。DCS处于协调方式、DEH处于阀控方式,同时投入DCS侧一次调频回路及DEH侧一次调频回路。试验曲线如图9~图16所示。将实际转速值依次模拟阶跃至3002 r/min、2998 r/min、2996 r/min、3004 r/min、2992 r/min、3008 r/min、29 r/min和3011 r/min。根据图9~图16得出表8~表13试验数据。
第 3 页
图1 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3002r/min曲线
图2 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2998r/min曲线
第 4 页
图3 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2996r/min曲线
表2 DEH功环方式转速给定值扰动2996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总阀位指令(%)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2996r/min 扰动前 3s 15s 500.0 95.1 27. 27.92 27.92 27.92 23.40 510.1 95.2 509 95.26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508 502.69 499.6 — — — — — — — 95.26 94.87 94.87 28.59 27.81 27.57 28.82 28.10 27.86 28.82 28.10 27.86 28.82 28.10 27.86 23.05 23.10 23.10 45s 509 95.26 28.48 28.71 28.71 28.71 23.10 28.35 28.48 28.60 28.71 28.60 28.71 28.60 28.71 23.30 23.29 负荷响应时间:2s;负荷增加8.8MW的时间:3s;稳定时间:12 s。 第 5 页
图4 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3004r/min曲线 表3 DEH功环方式转速给定值扰动3004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3004r/min 扰动前 3s 15s 499.5 27.78 28.06 28.06 28.06 493.7 491.1 94.58 94.58 27.21 27.21 27.46 27.46 27.46 27.46 27.46 27.46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491.0 496.8 500.0 94.58 95.14 95.14 27.10 27.70 27.85 27.34 28.00 28.18 27.34 27.34 28.00 28.18 28.00 28.18 — — — — — — — 45s 491.5 94.58 27.10 27.34 27.34 27.34 23.30 总阀位指令(%) 95.07 23.100 23.20 23.29 23.30 23.29 23.20 负荷响应时间:2s;负荷增加8.8MW的时间:14s;稳定时间:21 s。 第 6 页
图5 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2992r/min曲线 表4 DEH功环方式转速给定值扰动2992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2992r/min 扰动前 3s 15s 500.5 28.19 28.42 28.42 28.42 22.80 520.6 527.0 96.37 96.37 31.22 31.28 31.27 31.32 31.27 31.32 31.27 31.32 22.56 22.30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525.4 497.4 499.0 96.37 95.35 95.12 31.41 28.61 28.24 31.45 28.85 28.49 31.45 28.85 28.49 31.45 28.85 28.49 21.73 22.00 22.10 — — — — — — — 45s 526.5 96.37 31.15 31.20 31.20 31.20 21.99 总阀位指令(%) 95.14 负荷响应时间:1s;负荷增加26.4MW的时间:3s;稳定时间:13 s。 第 7 页
图6 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3008r/min曲线
表5 DEH功环方式转速给定值扰动3008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3008r/min 扰动前 3s 15s 499.5 29.40 29.58 29.58 29.58 21.86 475.7 475.2 94.50 94.29 27.01 26.79 27.24 27.00 27.24 27.00 27.24 27.00 22.00 22.25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473.0 494.2 498.0 94.29 95.33 95.60 26.79 28.56 29.45 27.00 28.80 29.63 27.00 28.80 29.63 27.00 28.80 29.63 22.58 22.34 22.20 — — — — — — — 45s 473.0 94.29 26.79 27.00 27.00 27.00 22.48 总阀位指令(%) 95.52 负荷响应时间:2s;负荷增加-26.4MW的时间:18s;稳定时间:40 s。 第 8 页
图7 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29r/min曲线
表6 DEH功环方式转速给定值扰动2992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2992r/min 扰动前 3s 15s 500.58 540.7 540.7 97.16 97.45 34.23 35.23 34.57 35.32 34.57 35.32 34.57 35.32 21.88 21.44 28.27 29.44 29.44 29.44 22.26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538.5 496.8 499.5 97.45 95.65 95.65 37.09 29.47 29. 37.09 29. 29.80 37.09 29. 29.80 37.09 29. 29.80 20.62 20.87 21.18 — — — — — — — 45s 539.7 97.45 35.09 35.21 35.21 35.21 21.17 总阀位指令(%) 95.74 负荷响应时间:2s;负荷增加26.4MW的时间:4s;稳定时间:39 s。 第 9 页
图8 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3011r/min曲线
表7 DEH功环方式转速给定值扰动3011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3011r/min 扰动前 3s 15s 500.0 26.38 26.56 26.56 26.56 21.17 94.32 94.11 26.62 26.50 26.82 26.71 26.82 26.71 26.82 26.71 21.46 21.79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459.8 460.9 499.5 94.11 95.95 95.95 26.51 30.32 30.53 26.61 30.43 30.57 26.61 30.43 30.57 26.61 30.43 30.57 22.48 22.19 21.95 — — — — — — — 45s 94.11 26.51 26.60 26.60 26.60 22.25 4.1 461.97 459.8 总阀位指令(%) 94.00 负荷响应时间:1s;负荷增加26.4MW的时间:18 s;稳定时间:45 s。 第 10 页
图9 CCS和DEH同时投入一次调频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3002r/min曲线
图10 CCS和DEH同时投入一次调频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2998r/min曲线
第 11 页
图11 CCS和DEH同时投入一次调频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2996r/min曲线
表8 DEH和CCS同时投入一次调频功能转速给定值扰动2996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2996r/min 扰动前 3s 15s 501.1 29.24 29.43 29.43 29.43 21.92 508.5 510.6 95.90 95.95 30.49 30.47 30.59 30.57 30.59 30.57 30.59 30.57 21.80 21.71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509.5 503.22 497.9 95.95 95.58 95.55 30.29 29.04 29.19 30.41 29.24 29.38 30.41 29.24 29.38 30.41 29.24 29.38 21.48 21.53 21.62 — — — — — — — 45s 509.5 95.96 30.29 30.40 30.40 30.40 21.60 总阀位指令(%) 95.62 负荷响应时间:2s;负荷增加8.8MW的时间:5s;稳定时间:30s。 第 12 页
图12 CCS和DEH同时投入一次调频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3004r/min曲线 表9 DEH和CCS同时投入一次调频功能转速给定值扰动3004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3004r/min 扰动前 3s 15s 500.5 28.50 28.74 28.74 28.74 21.77 95.05 95.05 27.99 28.15 28.26 28.41 28.26 28.41 28.26 28.41 21.86 21.97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 — — — — — — 95.25 95.60 95.85 28.37 29.34 29.60 28.72 29.52 29.76 28.72 29.52 29.76 28.72 29.53 29.76 22.17 22.14 22.03 45s 95.25 28.37 28.72 28.72 28.72 22.00 493.2 487.3 4.47 491.5 497.9 502.7 总阀位指令(%) 95.31 负荷响应时间:3s;负荷增加-8.8MW的时间:4s;稳定时间:28s。 第 13 页
图13 CCS和DEH同时投入一次调频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2992r/min曲线 表10 DEH和CCS同时投入一次调频功能转速给定值扰动2992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2992r/min 扰动前 3s 15s 499.5 29.04 29.24 29.24 29.24 22.15 522.8 528.6 95.54 96.76 32.17 32.55 32.26 32.77 32.26 32.77 32.26 32.77 21.95 21.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525.4 504.8 496.3 96.76 95.68 95.38 32.50 29.23 29.09 32.70 29.42 29.29 32.70 29.42 29.29 32.70 29.42 29.29 20.98 21.15 21.35 — — — — — — — 45s 526.5 96.76 32.29 32.42 32.42 32.42 21.27 总阀位指令(%) 95.59 负荷响应时间:3s;负荷增加26.4MW的时间:7s;稳定时间:44s。 第 14 页
图14 CCS和DEH同时投入一次调频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3008r/min曲线 表11 DEH和CCS同时投入一次调频功能转速给定值扰动3008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3008r/min 扰动前 3s 15s 500.0 29.46 29.63 29.63 29.63 21.70 94.62 94.17 27.00 26.72 27.23 26.97 27.23 26.97 27.23 26.97 21.86 22.15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94.17 95.35 95.80 26.72 28.97 29.50 26.97 29.18 29.67 26.97 29.18 29.67 26.97 29.18 29.67 22.76 22.65 22.41 — — — — — — 45s 94.17 26.72 26.97 26.97 26.97 22.58 482.6 473.61 473.61 473.6 488.42 501. — 总阀位指令(%) 95.55 负荷响应时间:3s;负荷增加-26.4MW的时间:10s;稳定时间:15s。 第 15 页
图15 CCS和DEH同时投入一次调频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29r/min曲线 表12 DEH和CCS同时投入一次调频功能转速给定值扰动29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29r/min 扰动前 3s 15s 97.40 97.88 35.60 37.51 35.71 37.51 35.71 37.51 35.71 37.51 21.29 20.93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 — — — — — — 97.66 96.10 95.38 37.08 30.31 28.93 37.08 30.42 29.14 37.08 30.42 29.14 37.08 30.42 29.14 20.12 20.34 20.69 45s 97.66 36.74 36.74 36.74 36.74 20.43 500.6 530.19 542.36 540.2 538.13 514.3 492.1 34.46 34.76 34.76 34.76 21. 总阀位指令(%) 97.20 负荷响应时间:2s;负荷增加-26.4MW的时间:11s;稳定时间:43s。 第 16 页
图16 CCS和DEH同时投入一次调频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3011r/min曲线 表13 DEH和CCS同时投入一次调频功能转速给定值扰动3011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
名 称 功率(MW) GV1阀位(%) GV2阀位(%) GV3阀位(%) GV4阀位(%) 机前压力 扰动3011r/min 扰动前 3s 15s 500.6 29.56 29.73 29.73 29.73 21.77 477.3 460.3 94.11 93.39 26.34 25.54 26.51 25.71 26.51 25.71 26.51 25.71 21.97 22.37 恢复为3000r/min 恢复前 3s 15s 45s 461.4 480.6 506.4 93.39 94.98 95.69 25.69 27.74 29.71 25.82 25.82 25.82 28.03 29.86 28.03 29.86 28.03 29.86 — — — — — — — 45s 461.4 93.39 25.69 25.82 25.82 25.82 22.92 总阀位指令(%) 95.79 23.33 23.20 22.87 负荷响应时间:3s;负荷增加-39.6MW的时间:12s;稳定时间:25s。 7、评价 7.1 数据分析
机组DEH及CCS系统转速死区设为±2r/min,不等率为5%,一次调频负荷变化限幅为6%额定负荷(即:660×6%为39.6MW),根据阶跃响应特性试验结果,结合上述图表分析试验数据如下。
第 17 页
(1)DEH系统投入一次调频
将DCS投入BF方式,机组负荷设定500MW;DEH侧投入功率回路且投入一次调频回路。 A 试验时间21:23:25,初始负荷为500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3.4MPa,强制汽机转速3002 rpm,转速差为-2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0MW。实际动作情况为:高阀门GV1—4阀位反馈和DEH阀位总指令没有发生变化,负荷与主汽压力值均未发生变化。21:23:25恢复,具体曲线见图1。
B 试验时间21:23:40,初始负荷为500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3.4MPa,强制汽机转速2998rpm,转速差为2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0MW。实际动作情况为:高阀门GV1—4阀位反馈和DEH阀位总指令没有发生变化,负荷与主汽压力值均未发生变化。21:23:45恢复,具体曲线见图2。
C 试验时间21:24:07,初始负荷为500.0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3.4MPa。强制汽机转速2996rpm,转速差为4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8.8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2s,负荷增加8.8MW的时间为3s,稳定时间为12s。具体曲线见图3。
D 试验时间21:26:36,初始负荷为500.0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3.2MPa,强制汽机转速3004rpm,转速差为-4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8.8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2s,负荷增加-8.8 MW的时间为14s,稳定时间为21s。具体曲线见图4。 E 试验时间21:31:24,初始负荷为500.5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2.8MPa,强制汽机转速2992rpm,转速差为8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26.4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1s,负荷增加26.4 MW的时间为3s,稳定时间为13s。具体曲线见图5。 F 试验时间21:35:56,初始负荷为499.5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1.8MPa,强制汽机转速3008rpm,转速差为-8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26.4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2s,负荷增加-26.4 MW的时间为18s,稳定时间为40s。具体曲线见图6。 G 试验时间21:51:46,初始负荷为500.5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2.2MPa,强制汽机转速29rpm,转速差为11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39.6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2s,负荷增加39.6 MW的时间为4s,稳定时间为39s。强制汽机转速2988rpm,转速差为12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 0 MW,负荷和主汽压力均无变化。具体曲线见图7。 H 试验时间21:44:38,初始负荷为500.0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1.1MPa,强制汽机转速3011rpm,转速差为-11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39.6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1 s,负荷增加-39.6 MW的时间为18s,稳定时间为45s。强制汽机转速3012rpm,转速差为-12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 0 MW,负荷和主汽压力均无变化。具体曲线见图8。
第 18 页
(2)DEH和DCS双侧投入一次调频功能。
机组处负荷设定值500MW,负荷变化率设为10MW/min。DCS处于协调方式、DEH处于阀控方式,同时投入DCS侧一次调频回路及DEH侧一次调频回路。
A 试验时间22:30:07,初始负荷为500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1.8MPa,强制汽机转速3002rpm,转速差为-2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0MW。实际动作情况为:高阀门GV1—4阀位反馈和DEH阀位总指令没有发生变化,负荷与主汽压力值均未发生变化。具体曲线见图9。
B 试验时间22:30:41,初始负荷为500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1.8MPa,强制汽机转速2998rpm,转速差为 2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0MW。实际动作情况为:高阀门GV1—4阀位反馈和DEH阀位总指令没有发生变化,负荷与主汽压力值均未发生变化。具体曲线见图10。
C 试验时间22:35:06,初始负荷为501.1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1.9MPa。强制汽机转速2996rpm,转速差为 4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8.8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2s,负荷增加8.8 MW的时间为5s,稳定时间为30s。具体曲线见图11。 D 试验时间22:31:07,初始负荷为500.5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1.7MPa,强制汽机转速3004rpm,转速差为-4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8.8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3s,负荷增加-8.8 MW的时间为4s,稳定时间为28s。具体曲线见图12。 E 试验时间22:44:00,初始负荷为499.5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2.1MPa,强制汽机转速2992rpm,转速差为8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26.4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3s,负荷增加26.4 MW的时间为7s,稳定时间为44s。具体曲线见图13。 F 试验时间22:39:39,初始负荷为500.0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1.7MPa,强制汽机转速3008rpm,转速差为-8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26.4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3s,负荷增加-26.4 MW的时间为10s,稳定时间为15s。具体曲线见图14。 G 试验时间23:30:12,初始负荷为500.5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1.6MPa,强制汽机转速29rpm,转速差为11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39.6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2s,负荷增加39.6 MW的时间为11s,稳定时间为43s。具体曲线见图15。 H 试验时间22:53:04,初始负荷为500.5MW,机前主蒸汽压力初始值为21.7MPa,强制汽机转速3011rpm,转速差为-11 rpm,理论负荷阶跃量为-39.6MW。实际动作情况为:机组响应时间为3s,负荷增加-39.6 MW的时间为12s,稳定时间为25s。具体曲线见图16。 7.2 试验结果评价
第 19 页
《陕西电网发电机组调速系统参数测试及一次调频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工作管理规定)中第16条、第17条、第1和第19条规定:火电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响应滞后时间为3s,对目标出力完全响应时间为15s,稳定时间为45s,额定负荷300MW及以上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变化幅度为机组额定负荷的±6%。 试验数据说明如下:
(1)DEH控制系统在功率控制方式下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响应滞后时间、对目标出力完全响应时间、稳定时间和负荷变化幅度均满足《工作管理规定》中第16条至第19条的相关要求。
(2)DEH系统和DCS系统同时扰动下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响应滞后时间、对目标出力完全响应时间、稳定时间和负荷变化幅度均满足《工作管理规定》中第16条至第19条的相关要求。
(3)单独投入DEH一次调频回路时,在DCS协制作用下会反向调节电负荷,进一步削弱了DEH一次调频功能,这样容易造成阀门振荡;而DCS参与一次调频后,由于协制的作用,阀门动作比仅投入DEH侧一次调频时的振荡减小,且一次调频负荷能保证在理论计算值上,负荷稳定性也比较强。因此,我们建议机组投入一次调频时,将DEH侧及DCS侧同时投入。
8存在问题及建议
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2×660MW扩建工程五号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及结果分析工作已结束,现对机组一次调频方面及参数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予以总结。
(1)动态阶跃响应特性试验表明,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响应时间和负荷调节响应速度在DEH系统控制方式下较理想,但在DEH系统与CCS控制方式同时投入一次调频功能时,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负荷稳定性比较理想,建议机组一次调频功能以DCS系统为协调方式投入的情况下,两个系统同时投入一次调频功能为佳。这样既可保证机组一次调频动作的快速性,又可保证一次调频动作的持续性。
(2)机组正常运行中应投入一次调频功能,在DEH系统投入一次调频功能时,为防止CCS系统反调,CCS系统亦必须投入一次调频功能,使其真正起到频差校正的作用。由于CCS系统在机组负荷大于300MW时才允许投入一次调频功能,而机组DEH系统的投入对负荷没要求,因此,机组在300MW负荷以下运行时,建议不要投入一次调频功能。 (3)通过试验数据说明,无论是DEH系统、还是DEH系统与CCS系统同时投入一次调频功能,当一次调频动作时,机组减负荷的速率大于増负荷的速率。并且只要机组的运行参数在额定工况,或者接近额定工况,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效果均较理想。因此,建议机组投入正常运营后应尽量保证额定工况运行,以保证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具有良好的调频品质。
第 20 页
(4)机组在低负荷(160~180MW)运行过程中,系统一次调频动作,对主汽压力影响比较大,运行人员应密切注意机组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等参数的变化。(以下空白)
第 2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