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第一课时
平桥小学 史林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理解“衣襟、昏乱”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潜心会文,初步掌握从疑问和感受两方面来做批注的方法,辅助阅读。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学生初步感受到“我”由怕鹅欺牛到不怕鹅欺牛的转变。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课文,潜心会文,初步掌握从疑问和感受两方面来做批注的方法,辅助阅读。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学生初步感受到“我”由怕鹅欺牛到不怕鹅欺牛的转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提问
1.看到咱班同学啊,就勾起了史老师童年的回忆,我小的时候呀,和你们一样无忧无虑(出示图片),充满着欢乐。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今天,我们就走进作家任大霖的童年,去看看他记忆中的牛和鹅。
2.看老师书写课题。(“牛”小“鹅”大)(“鸟”字头小拉长)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或者是疑问呢?指名回答(课题旁打?)。
预设:为什么“牛”小“鹅”大?(你关注到了老师课题独特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接下来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老师提出三点要求: (1)字字入目: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词词入心:理解生词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老师刚刚巡视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这几个词读得不够好,咱再来读一读,谁来试一试。
▲ 吁哩哩哩 吭吭 啪嗒啪嗒
吁哩哩哩:读对了,不过不太好听,孩子们,把后面的三个字读得紧凑一点儿,你们没有唤过鹅,我可问过村口的奶奶了呢,想不想听一听?她是这么唤的。(读)谁来试着唤一唤?(可以再粗犷一些)请你唤一唤(有一种温柔的感觉)来,大家一起唤一唤。鹅都被你唤过来了。
吭吭:读好后鼻音。
啪嗒啪嗒:孩子们,你们想想,鹅跑的速度怎么样?(很快)所以它是怎么跑的?
(1)这组词都是什么旁?(口)它们都是拟声词,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要把它读好听。
(2)假如这三个词语放到句子中,你能读好吗?
a.太棒了,我特别欣赏他读的这,你看他……读书就得这样读。(相机教学似的)
b.什么是“衣襟”?你们能摸一摸吗?(衣服胸前的地方)
c.刚才这位女生读到又哭又叫,叫了,哭声呢?你听老师读。谁带着哭声读啊,请你读读,你的笑声告诉我你一定能读好。再来。谁接着读?
▲ (好,我们接着来,这是?)金奎叔 霖哥儿(板贴)
(1)指名读,儿化音读得短一些更好听?你来读读试一试?听老师读。再读读。
(2)哥儿是对小男孩亲昵的称呼,你叫什么名字?(X哥儿、X妹儿,她是小女生嘛)
(3)请同学们再次快速读5-7自然段,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我和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儿吗?(指名说)如果用一个字呢?(鹅咬我) ▲ (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摸牛肚 捶牛背 掐脖子 摔出去
(1)大家有没有发现,它们在字形上有共同点,都是?(提手旁)那读起来可要有力度,谁来读?
(2)在这组字里,有一个字的笔顺特别难写,好多大人都写不对呢,它就是“掐”,来,小手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左窄右宽,看它的右半部分,横,横折,横,从左往右写,记住了吗?自己动手在书上描一个。
(3)让我们看看生字表,还有一个提手旁的字,你找到了吗?(握)你能给它组个词吗?(握手 握拳 握方向盘)(边说边做动作)所以,握就是手指弯曲合拢去抓。
(4)让我们把这些词放到文中再来读一读。
这里有个词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昏乱),昏在字典上有这几个意思(天将黑的时候;黑暗;神志不清),在这里选哪个?你在生活中有过昏乱的经历吗?
(5)请同学们默读8-12自然段,说一说金奎叔和我和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如果也用上一个动词呢?(金奎叔摔鹅,金奎叔救我)指导书写“摔”:右边上半部分笔画多,要向中心聚拢,写得紧凑,先写中间,再写两边,“十”要写的舒展。自己再去描一个。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书读到这儿,谁能借助板书完整地说一说5-12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儿?(鹅咬我,金奎叔摔鹅救我。)
2.如果能加上时间和地点会更好,谁再来说一说。(一次放学回家,在池塘边……)
四、观察发现,学写批注
1. 孩子们,书我们预习了很多遍了。细心的孩子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跟我们之前学的许多课文都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课文旁边有批注)(你观察得真仔细)(板贴:批注)
2. 我们来看一看第一处批注。哪位同学读一读第一段?
3.大家都说,读到这儿,老师想问问你,你信不信?你信吗?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你看,文中的这个小伙伴呀,他把自己的疑问写在了旁边,大家读读。这就是一种批注,咱们今天就用批注这种方法来阅读课文。
4. 要想做好批注,咱得先把书读好。打开书本,自己去读一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课文的1-4自然段写了什么?把自己读进去,我看谁读得摇头晃脑,谁读得眉飞色舞,开始。
5. 老师观察了,我要特别表扬你,还有你,还有你,你们真的读进去了。谁来说一说?(欺牛怕鹅)咱们现在读读课文。
6. 孩子们,书读到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他们一点儿也不怕牛。(瞧,他体会得多好啊。) 你呢?现在你的感受是什么?
预设2:他们真的很怕鹅?(特别的怕)
7.是的,史老师读到这儿,也特别有感触,我还找到了能够体现我怕鹅不怕牛的句子呢,你找到了吗?快找一找。不着急,找到了举手告诉我。
预设1:(很怕鹅)
预设2:(真棒,你找到了这句)
8.我发现同学们找的句子都各不相同,每个人的读书感受都是不同的。史老师在自己读得特别有感触的地方是怎么做的呢?你们看。(ppt展示:这几
个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把它们划出来,这几个词用得好,我把它们圈出来,读到这儿啊,我心里想到(这群孩子可真顽皮,一点儿也不怕牛),并随手把它批注在旁边,这样,在阅读时,把自己的体会、感受写在旁边,留下了阅读的痕迹。)
9.孩子们,你们看,史老师边读边想,并把它们写了下来,做了批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你要是养成了批注的习惯,会受益终生。现在,请同学在1-4自然段中,找一处你最有感触的地方,尝试着自己在旁边写下你的批注。(注意写字姿势)(真是会思考)
10. 如果你写好了批注,我们就来展示展示(投影)。孩子们,把你的读书感受展示给大家看吧。老师帮你放,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评价1:你可真是个批注高手,他不仅有自己的感受,还敏感地抓住了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评价2: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 。 评价3: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评价4:一样的同学举手,你批的什么?抓住了标点。批注高手,掌声。 11. 实际上,我们的课文处处都是精彩,只要你在读书的时候,用心去体会。孩子们,看了大家的批注啊,我觉得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带着这样的感受去读书,你会比之前读得更好。女生读红色“欺牛”的部分,男生读黑色“怕鹅”的部分,一遍又一遍的要求,这一遍,我看谁读得像?(3、4小节) 故事的最后,他们还怕鹅吗?他们还欺牛吗?
12.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批注,我们还知道写批注,可以写出自己的疑问。在读书时,把你的体会、感受随时写在旁边。其实呀,批注的方法,还有很多呢,下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板贴:疑问 感受 ……)
13.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鹅咬我,金奎叔摔鹅救我的部分,尝试着自己写批准。可以从一个角度写,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写。孩子们,以后在读书的时候,要牢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批注习惯,感受阅读快乐。
(机动:介绍作者任大霖)
五、板书设计
牛和鹅
咬 摔
霖哥儿 救 金奎叔
批注…… 疑问 感受
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