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总)

来源:宝玛科技网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总)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美军的支 C.抗美援朝亲历者的回忆录音

B.《朝鲜停战协定》 D.《开国大典》油画

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新中国成立②和平③南京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3、下列关于“四个全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深化对外开放 D.全面从严治党

4、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 A.英国 B.法国 C. D.德国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重大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始于1901年,每年12月10日举行颁奖典礼,以表彰“在生物学或医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下列人物中获此殊荣的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屠呦呦

7、被誉为“铁人”的是( ) A.周恩来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8、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

1 / 9

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和平、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可能集中在( )

A.《千年变局》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9、“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枋……美国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为此,美国(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推行杜鲁门主义 D.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10、1944年6月,美英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开始了代号为“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这一行动( ) A.开辟了反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 C.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

11、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三步开放的是( ) A.沿海港口城市 C.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区 D.内地

12、流行语,是一个社会的“口头禅”,往往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下列流行语按时间先后出现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发展是硬道理”②“一切.全面内战”③“申奥”、“入世”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B.中国党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C.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D.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初建社会主义 15、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凸显了中国当

2 / 9

时( )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铜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可行性 C.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B.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 D.发展电力工业的紧迫性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 A.经济建设上来 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

B.阶级斗争上来 D.解决工人下岗问题

17、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18、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

19、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到1984年间,农村庄稼和牲畜总产量增加了49%。上述现象得益于(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的开展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20、下图为我国1978年与1998年工业经济形式构成对比示意图。该图所反映的变化,表明我国( )

3 / 9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农村经济改革基本完成

B.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D.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21、一位唐朝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2、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说过:“特区是个窗口。”对“窗口”的正确理解是

①技术的窗口②知识的窗口③管理的窗口④对外开放的窗口(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第一部的颁布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4、春联的内容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 )

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C.改革发展创奇迹奥运世博扬国威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25、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 A.辛亥意义重大 C.时机不够成熟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D.缺乏社会基础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4 / 9

唐太宗 唐玄宗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二 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編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工业自19世纪60年代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大数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00万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5-18年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始终保持发展,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症(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无力领导中国

5 / 9

取得最表终的胜利,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的发展。 (1)请你根据材料一在下面的年代尺上标出象征着民族工业“出现”和“短暂的春天”对应的时间,并指出在15-18年我国出现兴办实业浪潮的思想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症”?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认为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哪些前提?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图,则莫如制器之器,师其法后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为此,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

(2)李鸿章所属派别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3)材料二出自哪一派别?他们救国的改革是什么?结果怎样?

材料三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4)材料三是李鸿章对自已办洋务的一番感叹,哪场战争后他感叹练兵和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

材料四 神助举,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样,紧急毁

6 / 9

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因鬼子闹中原》揭贴

(5)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个运动?

7 / 9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C 3、B 4、C 5、A 6、D 7、B 8、C 9、A 10、A 11、B 12、C 13、D 14、A 15、B 16、A 17、A 18、D 19、D 20、A 21、B 22、D 23、D 24、B 25、A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

8 / 9

(2)前期:节俭、反对浪费;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后期: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任人唯亲;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3)后果:社会危机严重;认识: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

2、(1)民族工业出现:19世纪60年代,“短暂的春天”:1914-1918年;思想因素:救国的思潮。

(2)分布上: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沿江地区,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类型上: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3)推动近代化进程:经济上,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对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民主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先后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和运动,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③思想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先后传播了变法的思想和民主、科学的思想,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前提:和平的环境;先进思想的指导;的支持等。 3、(1)武器落后、科技落后;洋务运动。 (2)自强、求富。

(3)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 (4)甲午中日战争。

(5)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