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方向分析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方向分析

来源:宝玛科技网
山西科技 文章编号:1004—6429(2017)04—0074—03 2017年第32卷第4期 收稿日期:2017—04—06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方向分析 赵玉仙 (盂县环境监测站,山西阳泉,045100) 摘要:介绍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内涵,阐述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 状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出了我国环境监测应朝着智能化与精细 化、技术密集化、全方位检测、地面与遥感环境监测结合等方向发展,以提 升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监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其工作重点逐步向对 人们周围环境的监测方向发展。对于环境中污染物质 一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是采取生物、化学等学科中的 些现代技术手段,对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些 污染物质,通过连续或者间断的测量,更加科学地对环 进行监测时,应当对所含的污染物具体成分以及具体 含量进行测量,同时也应当对污染物所具有的具体结 构组成、形态和相应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查,这样才可以 更加准确地预测污染物对于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所造 成的影响,同时监测污染物是不是破坏了已有的生态 境情况进行评价。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的 污染物,采取适宜的监测方法,以实现对环境整体的监 测。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应当明确监测的目的,同时 对环境中所存在的污染物来源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应 当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对所监测到的污染物要留存 好样品,以保障所’?贝4量到的数据信息更加科学、准确, 并通过对所收集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实现对生态环境的 平衡,以便更好地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 1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1.1环境监测的意义 准确评价。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技术 我国关于环境监测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晚,但由 于我国扶持力度非常大,环境监测工作近年来得 到了迅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全国很多城市雾霾问题频发,也凸显出我国的环 方法非常多,因此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具备广泛 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1.3现代化的环境监测技术 (1)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通常超级站的站房面积 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环境问 题加以重视。进行环境监测,不仅可以更加及时地了解 要在200 m 以上,在站房中包含有设备区域、储物区 域、办公区域以及走廊等不同的功能区域。其中,设备 区域设有非常先进的监测用设备,如NH。分析设备、离 子色谱设备、云高设备等,可以有效地分析雾霾的形成 原因,可以预测空气质量是否达到了国家标准。 (2)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应用浮标式的自动监 生态环境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 态环境质量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价,让人们可以了解环 境质量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我国环保法的编制提供 更加准确与科学的参考,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 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及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案,对 测设备,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对水质进行监测。水质 自动监测设备可以对较大面积、较长距离以及较宽断 面的水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且经由无线数据传输 于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均具有 重要意义。 1.2环境监测技术的概念 74 系统,将监测到的信息数据传输至监测平台,从而实现 赵玉仙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方向分析 本刊E—mail:sxkjzzs@163.COIII 问题探讨 对环境中水质的综合、全方位监测。 其他资源。而今后,我国环境监测会朝着更加智能化、 精细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在生态环境中合理布设监测 2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2.1发展现状 位置,进一步提升环境信息数据的挖掘潜力,更加广泛 地推广与应用计算机技术,使环境监测更加智能化。另 一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随之凸 方面,通过应用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使测量的数据 显,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以及能源节约等问 题。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中污染物监测、检查的重要措 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环境监测技术来说,其经历 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 信息更加精准,以实现环境监测的精细化。 3.2向技术密集化方向发展 环境监测工作实际上属于非常专业化的一项活 阶段,是对较为典型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调查以及监 测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所进行的环境监测大多数属 于被动监测;第二阶段,对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的监测 工作,这一时期大多是采用主动监测的手段进行有目 的的环境监测;第三阶段,主要是监测环境的质量,基 本上实现了对环境的自动化检测。国内环境监测工作 起步相对较晚,但最近一段时期内得到了较快发展, 我国的环境监测也开始由以往单一进行环境情况的 分析,转变为对生物检测、化学监测、卫星监测等多种 监测手段的综合应用。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也由之 前的间断式监测,转变为自动连续性的监测。现阶段, 国内也基本上拥有了环境监测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 同时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而且,对于环境监测 的部分信息与数据也开始逐步向公众公开,极大地促 进了我国公民环保观念的提升,同时也树立了重视环 境的良好形象。 2.2我国环境监测和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目前,国内的环境监测手段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 展,但相比发达国家而言,依旧存在很大差距。比如,我 国监测体系的综合实力相对薄弱,相关技术人员的素 养仍需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依然不到 位,监测使用的标准物质相对不足,没有充足的经费支 持,能够精确测量的项目较少,很多大型精密设备依然 要从国外进口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当重视并要重 点解决的。 3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 3.1 向智能化及精细化方向发展 现阶段,国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也在 不断加大环境监测的力度,还投人了大量的资金以及 动,在进行环境监测程序的设定以及污染源的分析过 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因 此,今后的环境监测技术也定会朝着技术密集化的方 向发展。而对个别环境特殊的区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时,应当不断加大机器监测的应用力度,减少人力资源 的消耗,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以改善 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 3_3 向全方位监测方向发展 在我国很多区域,还存在环境监测数据不够全面 的问题,而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不断实施,开展 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也必将会对更多环境因子加以监 测,使得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更加全面。同时,要构建 相应的环境因子数据库,使环境监测向着全方位的方 向发展。 3.4向地面与遥感环境监测结合的方向发展 以往进行环境监测时,只是单一地进行地面监测, 随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 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逐步应用,使环境监 测由以往单一的地面监测朝着与遥感环境监测相融合 的方向发展。 , 4结语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也得到 了迅猛发展,而且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使得环境监测 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机遇。而且,随着各种现代化技术的 应用,环境监测也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综合化,对我国 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明娟,王震,陈川.我国环境监测现状[J].辽宁 化工,2017(3):262—263;265. [2]齐欢,黄小贤,杨伟光.探究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 75 赵玉仙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方向分析 本刊E—mail:sxkjzzs@163.COB 问题探讨 中的应用EJ 3.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8):169—171 ]胡中华.论环境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 (责任编辑:崔静) [J].低碳世界.2017(2):27—28 作者简介:赵玉仙,女,1970年生,盂县环境监测站 工程师。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irec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ZHAO Yuxian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the gap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developed countries,puts forward that China’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hould be developed in the direction of intellectualization and refinement, technology intensive,omnibearing detection,ground monitoring and 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nVir0nmental protection;monitoring technology (上接第73页) Davis,2006. [5]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 学中的综合应用[J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 102. [9]Parmelee D X,A1一Kadi A S.Team—Based Learning [M].[S.1.]:Springer Netherlands,2014. [10]井冈山大学循证医学研究中心.循证医学介绍EEB/ OL3.[2017-03—253.http://xzyxzx.jgsu.edu.cn/. (责任编辑:孙作者简介:王部讲师;彭师。 [6]李昱.TBL、CBL与PBL融合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 中的应用[J 3.西北医学教育,2012(2):327—329. [7]吴红艳,韩莉,王嘉军.RISE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 物教学中的应用EJ 7.卫生职业教育,2013(4):59—60. [8] Na tang.Web—knowledge—based Learning for Ill— posed Inverse Problems[D].I s.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硕) 涛,男,1972年生,井冈山大学医学 芳,女,1972年生,井冈山大学医学部讲 Research on the Improving Strategy of the Embedded Information Literacy Based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Medical Practice WANG Tao,PENG Fang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 ̄anc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medical interns,in the sight of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for intern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roving method of embedded information literacy based on teaching mode of medical practice,to meet the needs of interns to improve their information literacy. KEY WORDS:medical intern;information literacy;embedded service;practice teaching 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