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来源:宝玛科技网
学 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小学数学教学 面,作业是一 相对的环节, 它从形式、数量到内容均是有相 对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围 而言,作业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 业设计这一重要环节为切入点,分析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其目的是探讨怎样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充 分发挥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数学教学的 质量与水平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绕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目标和内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容,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避免作业的无序性、随意性。 2.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 真正主人。任何知识与能力,只 有经学生的内化,方能真正成为 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了更 好地促进知识的内化,教师必须 下面是本人摘录的三个镜头: 镜头一:3月5日 师:今天大家大扫除都很累,老师就不布置家庭作业了。 生一片哗然,热烈鼓掌,齐声说:老师,今天你真好! 镜头二:3月6日 师:明天学校听我们班的数学课,回家大家先预习《三角 形的面积》,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有多少种求法,可以动手折 一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作为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 作者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 折、剪一剪、拼一拼,方法越多越好。 第二天,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踊跃思考,兴奋无比。 镜头三:3月7日 师:马上要进行测试了,这个周末回去完成练习四、五…… 充分认识和分析学生的需要,采 取多种策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 习动机,并为学生构建、提供展 示才干的舞台,让学生在操作、体 验 探索、合作中得到发展。 3.创新意识。学生的年级与 具体的教学内容决定了作业的具 体内容和形式。如果作业的内容 生一脸苦恼,纷纷抱怨道:又是考试,又是练习,真命苦! 以上三个镜头不得不让我深思:为什么学生对待同样科目 的作业态度反差如此之大呢?某市的一份关于小学生作业情况 的调查让我豁然开朗,调查数据如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全 班统一类型的作业比例高达95-2%,分层自选类型的作业仅为 4.8%,以书面作业为主的达81。3%,以I:1头实践作业为主的 达18.7%。另一份关于小学生对作业的形式、内容、难度等方 面的态度调查显示:85_2%的学生喜欢有一定难度、需要动脑 筋完成的作业,77.7%的学生希望作业的内容既有书本知识也 要有课外的知识,56.2%的学生愿意同其他学生一起完成作业。 总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机 械训练,那么只能束缚学生的思 维,使学生丧失兴趣,感到厌烦。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实际,创 造性地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应 灵活多样,满足学生的需求。例 如,教学完“时间”的知识后,教 这两份调查表明,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学生的内在需求存在很大 的差异,作业在内容、形式、难易程度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学生 现有的需要。这些都说明教师布置的作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在内容上,只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在形式上, 过分单一传统,以书面作业为主,忽视对学生动口、动手等实 师可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表,让学生回家调查后填写再回答问题。 CCTV一1 播出时间 ll o3 星期日 节目名称 2008动画剧场 新闻30分 正大综艺 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作业的量上,仍然本着面面俱 到,多多益善的原则;在难易程度上,不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 差异,不管优、中、差生,作业一刀切,缺少选择性和针对 性;在作业设计的模式上,仍然是教师布置什么作业,学生完  大风车 成什么作业,忽视了学生在作业设计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这 样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遏制 新闻联播 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锻炼仅仅是空中楼阁。 奥运进行时2008年4月6日 问题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以往的作业存在过多的机械性和重复性,难以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体系充分 肯定了学生的内在价值,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课程的根本目 标。它充分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学科的 综合性与选择性,注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创造性和有效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作业,教师一定要摆脱陈腐的观 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设计新颖、充满趣味性的作业,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感,自觉完 成作业。 1.小明看完((2OO8动画剧场》节目估计要多长时间? 2.现在是下午5:30,小方正在做作业,如他准时收看 《大风车》节目,他需要在多长时间之内完成作业? 3.爸爸回家时,《大风车》已播出10分钟,估计他回家 时是几时几分? 本题将生活常见的题材创新地设计成表格形式,使作业充 满活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进行创 造,巧妙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63 1.整体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讲,作业属于教学的范畴,它 是师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自然延续。教师对作业的设计应从教学 这一角度加强整体思考和科学分解。一方面,作业是教学活动 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备课这一起始环节思考;另一方 总之,作业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应把培养学生的 学习情感、学习爱好、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目标 融入作业,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激起学生的 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作业才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