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回家包饺子
赵春山
时光如水,岁月如赊,时间的列车载着我们走过2012年,走进2013年,今天是2013年的第一天---新年。
昨天晚上,妻子和我商量,今天回家包饺子。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已经步入“知天命”之年,而我们的父母已经成为“古稀” 老人。
成为“古稀”老人的父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心梗、脑梗等多种疾病,虽生活能够自理,但包一顿饺子却成为他们很大的一个难题,所以一有时间,我们就回家给他们包一顿饺子。
早晨我早早地起床,洗漱收拾完毕后,与妻子一起下楼,这几天也不知道怎么啦,突然温度骤降,一下子最低气温到了零下十度,最高气温也只有零下五六度。走在外边,北风吹来,脸上就好似被用刀子划着一般,用不了几分钟,感觉就是钻心的寒。
开车先来到市场,采购了新鲜的牛肉、猪肉和蔬菜,然后驱车赶往父母家。父母家住在城郊,一个小院,四间平房,夏天的时候,满院尽是母亲种植的花草,此时的花木已被穿上了厚厚的衣裳。
进入家中,母亲已经在院子里等着我们,母亲赶紧引我们进入屋内,患有心梗、脑梗的父亲坐在电视机房,独自看着电视,见到了我们只是木讷地点点头,仍旧看着那电视,很少说话。
妻子与母亲说着话,我暂作休整后, 脱下外套,洗手做包饺子准备工作。对于做饭,也不是我骄傲,至少在我们家,我的厨艺是一流的。因妻子身体不是太好,心疼妻子的我便主动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久而久之,我便成了家庭煮夫,数年的历练,我的厨艺便有了不少的长进。
包饺子第一步就是剁肉馅。过去我总觉得剁肉馅很简单,就是把肉切成小块,然后放在案板上用刀去剁碎就可以了。后来我发现,要想让饺子馅很鲜很嫩,就必须从剁肉开始,要不然最后剁成的饺子馅就会失去原味。
我先把肉切成小块,然后调上少许的食盐,让其入味十五分钟,这
样表面上看是在脱水,可实际上是锁住了肉里的水分。食物就是这样,许多情况是不能按照想当然的程序去做的。用盐腌制过的羊肉颜色显得更加亮丽。
这样我就开始了第二道工序,进行剁肉。当然了,剁肉也是很有讲究的。不能拿着刀在上边胡乱去剁,而是应该按照一定的线路重复去剁。这样就不容易破坏了羊肉的纹路,让肉的味道发生变化。
剁肉的过程还是不停的给里边添加各种调料。首先是花椒粉,对于牛肉来说,这味调料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就是大葱与生姜了。我的体会是,生姜必须是新鲜的,而且一定要把量放足。这两味调料是千万不能少的。先把这两味调料放进去和肉一起去剁,这样口感才会好呢。 最后的两道工序就是放盐和食油了。这两样东西一定要在最后放。食油放早了,影响其他佐料的吸收。盐放早了,饺子馅里的配菜就会脱水,将来包出来的饺子就会显得很干,没有好的口感。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给剁好的饺子馅里一定要放上两枚生鸡蛋,因为只有这样,饺子馅在被煮熟之后,就显得很有劲道。其实吃饭从现在的意义上讲,已经不单单是填饱肚子的问题了。他有一种快感在里边,和饮食文化一样,有着一种精神的内容在里边。
不到一个小时,我就把饺子馅剁好了,母亲调好了陷,妻子也早已和好了面。
置下一个小方桌,坐在方桌边,妻子擀饺子皮,我包饺子,我们包饺子的速度是很快的,不久一排排的饺子就站立在盖帘上。大概到了上午十一点钟的样子,我便结束了战斗。
睡惯了土炕的父母,舍不得拆掉土炕,尽管烧煤很麻烦,但多年的生活叫他们很习惯,父亲笨拙地换了一块儿蜂窝煤,调大风门,叫火势快一些。在火上放上锅,锅内放上水,等着水开后煮饺子。
煮饺子一次也不能煮的太多,等水开以后,放下饺子,漏勺搅拌,使之不粘锅,扣上锅盖,等着开锅,开锅后,拿开锅盖,即“焖锅煮面(皮)”,“开锅煮馅”,开锅后再煮4-5分钟时间,没有特殊情况,
就可以出锅了盛在盘子里上桌了。
煮好第一锅,父母先吃,第二锅,我们再吃,我们边吃边谈,述说着往昔的事情……。
今天是2013年的第一天,是新年,是大家欢聚的日子。今天,我们和父母在一起,我们为父母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