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482693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8.04
(21)申请号 202010352784.X(22)申请日 2020.04.29
(71)申请人 东莞合安机电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光明
社区光明大道21号A栋302(72)发明人 周婷 (51)Int.Cl.
B23K 20/10(2006.01)B23K 20/26(2006.01)H01M 2/26(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1482693 A(54)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该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两个顶杆带动顶板上下移动可以根据不同工作者的身高调节合适的高度,解决了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上的工作台不能根据工作者的身高进行高度调节,使得在焊接过程中操作困难的问题,反之通过第一压缩弹簧的弹性使竖杆带动压板复位,通过橡胶垫将电池极耳固定在电池上,避免焊接过程中人工受伤,解决了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不能对极耳进行固定,需手持极耳,使得在焊接过程中会误伤工作者的问题。
CN 11148269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间内壁安装有调节机构(4);
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丝杆(401)、把手(402)、轴承(403)、壳体(404)、第一横板(405)、顶杆(406)和顶板(407);
所述丝杆(401)的下方外壁与把手(402)的右侧中间内壁相固接,所述丝杆(401)的上下两侧外壁均通过轴承(403)与壳体(404)转动相连,所述壳体(404)的上方外壁固接在底板(1)的中间内壁,所述丝杆(401)的下方外壁与第一横板(405)的中间内壁螺纹相连,所述第一横板(405)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顶杆(406),所述顶杆(406)的上方外壁均与壳体(404)的上方左右两侧内壁间隙配合,两个所述顶杆(406)的顶端固接有顶板(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02)的外壁加工有摩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四角均固接有底座(2),所述底板(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与支撑板(3)的底端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07)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机构(5);
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压板(501)、橡胶垫(502)、竖杆(503)、第一压缩弹簧(504)和顶块(505);
左侧所述压板(501)的右侧底端与橡胶垫(502)的顶端相固接,所述橡胶垫(502)的底端与顶板(407)的左侧顶端相贴合,所述压板(501)的左侧底端与竖杆(503)的顶端相固接,所述竖杆(503)的上方外壁与顶板(407)的左侧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竖杆(503)的下方外壁与第一压缩弹簧(504)的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竖杆(503)的底端与顶块(505)的顶端中间相固接,所述顶块(505)的顶端中间与第一压缩弹簧(504)的底端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压缩弹簧(504)的顶端表面与顶板(407)的左侧底端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01)、橡胶垫(502)、竖杆(503)、第一压缩弹簧(504)和顶块(505)均以顶板(407)的中线为中心成左右两侧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502)的厚度为0.8-0.9cm。
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上方内侧安装有焊接机构(6);
所述焊接机构(6)包括第二横板(601)、滑块(602)、滑槽(603)、第二压缩弹簧(604)、拉杆(605)、第三横板(606)、固定螺栓(607)、焊头(608)和导线(609);
所述第二横板(601)的左右两端中间均固接有滑块(602),两个所述滑块(602)的外壁与滑槽(603)的内表面滑动卡接,所述滑槽(603)均开设在支撑板(3)的上方内侧,所述滑块(602)的底端均与第二压缩弹簧(604)的顶端相固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04)的外壁均与滑槽(603)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压缩弹簧(604)的底端均与滑槽(603)的底端内表面相固接,所述第二横板(601)的左侧中间前端固接有拉杆(605),所述第二横板(601)的底端中间与第三横板(606)的顶端相固接,所述第三横板(606)的下方设有焊头(607),所述焊头
2
CN 111482693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607)的上方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螺栓(608)与第三横板(606)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焊头(607)是上方右侧通过导线(609)与外接超声波发生器电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02)与滑槽(603)构成滑动结构。
9.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该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时,首先将电池放在顶板407上,人工向上拖动两侧的压板501,压板501带动竖杆503在顶板407内向上移动,竖杆503带动顶块505向上移动使第一压缩弹簧504压缩,反之通过第一压缩弹簧504的弹性使竖杆503带动压板501复位,通过橡胶垫502将电池极耳固定在电池上,人工转动把手402带动丝杆401通过轴承403在壳体404内转动,丝杆401转动使第一横板405带动两个顶杆406壳体404内上下移动,两个顶杆406带动顶板407上下移动可以根据不同工作者的身高调节合适的高度,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导线609对焊头607进行电性提提供使焊头607工作,人工向下拖动拉杆605带动第二横板601通过滑块602在支撑板3上的滑槽603内向下滑动,使第二压缩弹簧604压缩,第二横板601带动焊头607向下移动保证焊头607可以延竖直线向下移动,保证焊头607向下移动的稳定性不偏移竖直线,焊头607将极耳焊接到电池上,反之通过第二压缩弹簧604的弹性使第二横板601带动焊头607复位。
3
CN 111482693 A
说 明 书
1/5页
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池极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池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这个接触点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电池外表的那个铜片,而是电池内部的一种连接,极耳是通过手动焊接机连接在电池上,但是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上的工作台不能根据工作者的身高进行高度调节,使得在焊接过程中操作困难的问题、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不能对极耳进行固定,需手持极耳,使得在焊接过程中会误伤工作者的问题、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由于需要人工手持焊头对极耳进行焊接,使得焊接位置不精确的问题,同时存在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操作,上手难度高,不适合新手操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上的工作台不能根据工作者的身高进行高度调节,使得在焊接过程中操作困难的问题。[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间内壁安装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丝杆、把手、轴承、壳体、第一横板、顶杆和顶板;所述丝杆的下方外壁与把手的右侧中间内壁相固接,所述丝杆的上下两侧外壁均通过轴承与壳体转动相连,所述壳体的上方外壁固接在底板的中间内壁,所述丝杆的下方外壁与第一横板的中间内壁螺纹相连,所述第一横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方外壁均与壳体的上方左右两侧内壁间隙配合,两个所述顶杆的顶端固接有顶板。[0005]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加工有摩纹。[0006]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均固接有底座,所述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与支撑板的底端相固接。[0007]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压板、橡胶垫、竖杆、第一压缩弹簧和顶块;左侧所述压板的右侧底端与橡胶垫的顶端相固接,所述橡胶垫的底端与顶板的左侧顶端相贴合,所述压板的左侧底端与竖杆的顶端相固接,所述竖杆的上方外壁与顶板的左侧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竖杆的下方外壁与第一压缩弹簧的中间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竖杆的底端与顶块的顶端中间相固接,所述顶块的顶端中间与第一压缩弹簧的底端表面相贴
4
CN 111482693 A
说 明 书
2/5页
合,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顶端表面与顶板的左侧底端表面相贴合。[0008]优选的,所述压板、橡胶垫、竖杆、第一压缩弹簧和顶块均以顶板的中线为中心成左右两侧对称分布。[0009]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为0.8-0.9cm。[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内侧安装有焊接机构;
所述焊接机构包括第二横板、滑块、滑槽、第二压缩弹簧、拉杆、第三横板、固定螺栓、焊头和导线;
所述第二横板的左右两端中间均固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卡接,所述滑槽均开设在支撑板的上方内侧,所述滑块的底端均与第二压缩弹簧的顶端相固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外壁均与滑槽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底端均与滑槽的底端内表面相固接,所述第二横板的左侧中间前端固接有拉杆,所述第二横板的底端中间与第三横板的顶端相固接,所述第三横板的下方设有焊头,所述焊头的上方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三横板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焊头是上方右侧通过导线与外接超声波发生器电性相连。[0011]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该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通过底板、丝杆、把手、轴承、壳体、第一横板、顶杆和顶板之间的配合,转动把手带动丝杆通过轴承在壳体内转动,丝杆转动使第一横板带动两个顶杆壳体内上下移动,两个顶杆带动顶板上下移动可以根据不同工作者的身高调节合适的高度,解决了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上的工作台不能根据工作者的身高进行高度调节,使得在焊接过程中操作困难的问题。
[0013]2、该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通过顶板、压板、橡胶垫、竖杆、第一压缩弹簧和顶块之间的配合,将电池放在顶板上,向上拖动两侧的压板,压板带动竖杆在顶板内向上移动,竖杆带动顶块向上移动使第一压缩弹簧压缩,反之通过第一压缩弹簧的弹性使竖杆带动压板复位,通过橡胶垫将电池极耳固定在电池上,避免焊接过程中人工受伤,解决了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不能对极耳进行固定,需手持极耳,使得在焊接过程中会误伤工作者的问题。[0014]3、该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通过支撑板、第二横板、滑块、滑槽、第二压缩弹簧、拉杆、第三横板、固定螺栓、焊头和导线之间的配合,向下拖动拉杆带动第二横板通过滑块在支撑板上的滑槽内向下滑动,使第二压缩弹簧压缩,第二横板带动焊头向下移动保证焊头可以延竖直线向下移动,保证焊头向下移动的稳定性不偏移竖直线,焊头将极耳焊接到电池上,保证焊接的精准度,解决了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由于需要人工手持焊头对极耳进行焊接,使得焊接位置不精确的问题。[0015]4、该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通过底板、丝杆、把手、轴承、壳体、第一横板、顶杆、顶板、压板、橡胶垫、竖杆、第一压缩弹簧、顶块、第二横板、滑块、滑槽、第二压缩弹簧、拉杆、第三横板、固定螺栓、焊头和导线之间的配合,改装置结构合
5
CN 111482693 A
说 明 书
3/5页
理,操作简单,容易新手上手操作,解决了现有的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操作,上手难度高,不适合新手操作的问题。[0016]5、该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通过橡胶垫将电池极耳固定在电池上,人工转动把手带动丝杆通过轴承在壳体内转动,丝杆转动使第一横板带动两个顶杆壳体内上下移动,两个顶杆带动顶板上下移动可以根据不同工作者的身高调节合适的高度,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导线对焊头进行电性提提供使焊头工作。[0017]6、该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通过人工向下拖动拉杆带动第二横板通过滑块在支撑板上的滑槽内向下滑动,使第二压缩弹簧压缩,第二横板带动焊头向下移动保证焊头可以延竖直线向下移动,保证焊头向下移动的稳定性不偏移竖直线,焊头将极耳焊接到电池上,反之通过第二压缩弹簧的弹性使第二横板带动焊头复位。[0018]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压板、橡胶垫和竖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丝杆、第一横板和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二横板、第三横板和焊头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6为图1中第二横板、滑块和滑槽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中:1、底板,2、底座,3、支撑板,4、调节机构,401、丝杆,402、把手,403、轴承,404、壳体,405、第一横板,406、顶杆,407、顶板,5、固定机构,501、压板,502、橡胶垫,503、竖杆,504、第一压缩弹簧,505、顶块,6、焊接机构,601、第二横板,602、滑块,603、滑槽,604、第二压缩弹簧,605、拉杆,606、第三横板,607、焊头,608、固定螺栓,609、导线。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22]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中间内壁安装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丝杆401、把手402、轴承403、壳体404、第一横板405、顶杆406和顶板407,丝杆401的下方外壁与把手402的右侧中间内壁相固接,转动把手402带动丝杆401转动,丝杆401的上下两侧外壁均通过轴承403与壳体404转动相连,丝杆401通过轴承403在壳体404内转动,壳体404的上方外壁固接在底板1的中间内壁,底板1对壳体404进行支撑,丝杆401的下方外壁与第一横板405的中间内壁螺纹相连,第一横板405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顶杆406,顶杆406的上方外壁均与壳体404的上方左右两侧内壁间隙配合,丝杆401转动使第一横板405带动两个顶杆406壳体404内上下移动,两个顶杆406的顶端固接有顶板407,两个顶杆406带动顶板407上下移动可以根据不同工作者的身高调节合适的高度,把手402的外壁加工有摩纹,摩纹增大了手与把手40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脱手。
[0023]底板1的底端四角均固接有底座2,四个底座2对底板1进行支撑,底板1的顶端左右
6
CN 111482693 A
说 明 书
4/5页
两侧均与支撑板3的底端相固接,底板1对两个支撑板3进行支撑。[0024]顶板407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包括压板501、橡胶垫502、竖杆503、第一压缩弹簧504和顶块505,左侧压板501的右侧底端与橡胶垫502的顶端相固接,压板501对橡胶垫502进行支撑,橡胶垫502的底端与顶板407的左侧顶端相贴合,压板501的左侧底端与竖杆503的顶端相固接,竖杆503的上方外壁与顶板407的左侧中间内壁间隙配合,压板501带动竖杆503在顶板407内上下移动,竖杆503的下方外壁与第一压缩弹簧504的中间内壁间隙配合,竖杆503在第一压缩弹簧504内上下移动,竖杆503的底端与顶块505的顶端中间相固接,顶块505的顶端中间与第一压缩弹簧504的底端表面相贴合,第一压缩弹簧504的顶端表面与顶板407的左侧底端表面相贴合,顶板407对第一压缩弹簧504进行限位,压板501、橡胶垫502、竖杆503、第一压缩弹簧504和顶块505均以顶板407的中线为中心成左右两侧对称分布,使电池极耳固定稳定,橡胶垫502的厚度为0.8-0.9cm,防止电池极耳表面摩擦受损。
[0025]两个支撑板3的上方内侧安装有焊接机构6,焊接机构6包括第二横板601、滑块602、滑槽603、第二压缩弹簧604、拉杆605、第三横板606、固定螺栓607、焊头608和导线609,第二横板601的左右两端中间均固接有滑块602,两个滑块602的外壁与滑槽603的内表面滑动卡接,滑槽603均开设在支撑板3的上方内侧,第二横板601通过两侧的滑块602在两侧的支撑板3上的滑槽603内上下滑动,且滑槽603防止滑块602脱轨,滑块602的底端均与第二压缩弹簧604的顶端相固接,滑块602向下移动使第二压缩弹簧604压缩,反之通过第二压缩弹簧604的弹性使滑块602带动第二横板601复位,第二压缩弹簧604的外壁均与滑槽603内表面间隙配合,第二压缩弹簧604在滑槽603内伸缩,第二压缩弹簧604的底端均与滑槽603的底端内表面相固接,滑槽603对第二压缩弹簧604进行支撑,第二横板601的左侧中间前端固接有拉杆605,脱手拉杆605带动第二横板601上下移动,第二横板601的底端中间与第三横板606的顶端相固接,第二横板601带动第三横板606上下移动,第三横板606的下方设有焊头607,焊头607的上方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螺栓608与第三横板606的底端固定相连,焊头607通过两个固定螺栓608固定在第三横板606上,且第三横板606带动焊头607上下移动,且焊头607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使用即可,焊头607是上方右侧通过导线609与外接超声波发生器电性相连,且焊头607以每秒上几十万次的振动加上压力使电池极耳的接合面剧烈摩擦后熔化,振动停止后维持在电池极耳上的短暂压力使两焊件以分子链接方式凝固为一体,滑块602与滑槽603构成滑动结构,滑块602在滑槽603内上下滑动。
[0026]在使用该新型能源汽车用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焊接装置时,首先将电池放在顶板407上,人工向上拖动两侧的压板501,压板501带动竖杆503在顶板407内向上移动,竖杆503带动顶块505向上移动使第一压缩弹簧504压缩,反之通过第一压缩弹簧504的弹性使竖杆503带动压板501复位,通过橡胶垫502将电池极耳固定在电池上,人工转动把手402带动丝杆401通过轴承403在壳体404内转动,丝杆401转动使第一横板405带动两个顶杆406壳体404内上下移动,两个顶杆406带动顶板407上下移动可以根据不同工作者的身高调节合适的高度,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导线609对焊头607进行电性提提供使焊头607工作,人工向下拖动拉杆605带动第二横板601通过滑块602在支撑板3上的滑槽603内向下滑动,使第二压缩弹簧604压缩,第二横板601带动焊头607向下移动保证焊头607可以延竖直线向下移动,保证焊头607向下移动的稳定性不偏移竖直线,焊头607将极耳焊接到电池上,反之通过第
7
CN 111482693 A
说 明 书
5/5页
二压缩弹簧604的弹性使第二横板601带动焊头607复位。[00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
[002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00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8
CN 111482693 A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图3
9
CN 111482693 A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4
图5
图6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