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记录表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名称 交底单位 施工内容 接受交底单位 电焊工 一、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电焊、气割,严禁遵守“十不烧”规程操作。 3.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头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进出线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线端应用铜接头焊牢。 4.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电源控制开关。开关的保险丝容量,应为该机的1.5倍,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完工后,切断电源。 5.电气焊的弧火花点必须与氧气瓶、电石桶、乙炔瓶、木料、油类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少于10m。与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少于20m。 6.乙炔瓶、氧气瓶均应设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橡皮管连接处须用扎头固定。 7.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与氧气瓶、减压阀、氧气软管接触。
8.清除焊渣时,面部不应正对焊纹,防止焊渣溅入眼内。
9.经常检查氧气瓶与磅表头处的螺纹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气,焊嘴和身有无阻塞现象。
10.注意安全用电,电线不准乱拖乱拉,电源线均应架空扎牢。 11.焊割点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指定专人防火监护。 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
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如发生产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具体上报程序如下:
现场第一发现人上报给现场作业队值班领导,依次上报给工区现场值班领导,工区经理视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 现场发现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告
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最佳医院。
工区值班人员: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情况
工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各简况及采取的措施,成立生产安全事故临时指挥小组,进行善后处理事故调查,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的落实。并上报上级部门。
交底日期: 主办工程师 接受交底单位人员签字: 项目安全管理人员 年月日 接受交底负责人
安全技术交底签到表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序号 姓名 签到负责人签名:
所属部门(班组) 会议时间 组织部门 职务 (工种) 联系电话 年月日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