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美学 黄河之声 2019年第3期 总第528期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分析高弘颖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摘 要:音乐美学是研究如何将音结构和音乐规律完美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声音上的艺术品。也就是说其是结合音乐审美而形成的理论学科,对现实的音乐表演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现代音乐美学,理论翻新,说法不一,但是围绕的仍然是音乐是否受情感影响,即音乐自律和与音乐他律,现如今的音乐表演艺术主要受这两个流派影响。本论文针对现代音乐美学两个流派对音乐表演艺术启示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促进相互交流。关键词:现代音乐美学;音乐表演艺术;音乐的本质音乐到底是有没有情感的,其到底受不受人类情感影响,早还好一些,因为其产生的很多声音的确让人产生愉悦,比如蝉鸣、在上个世纪就形成了音乐自律和音乐他律两个流派,这两个流派在风声、流水声,让人心旷神怡。但是它们却不具有音乐美,完全受现代音乐美学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如果音乐是自律不受任何情感倾听者情绪影响,如果倾听者人逢喜事,任何声音都是那样的悦耳影响,那么自然界任何声音都可以称之为音乐;如果音乐受情感影动听,但是如果哦倾听者烦恼愤怒,则这些声音变成了噪音。就更响,那么音乐就可以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振,从而使得倾听者于乐别提不带感情没有任何节奏的噪音,其绝对可以让人发狂。也就是音基础上形成心灵共振。但是,如果在音乐中积极地运用自然界的说,没有经过人为处理,没有添加任何感情因素的声音,其根本就一些声音,会让音乐变得更加有特色。不能称之为音乐,因为它不符合音乐所具有的规律性、节奏性、艺一、音乐美学和音乐表演的关系术性、技术性、创造性的特点。音乐美学和音乐表演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具体表演过程(四)音乐的结构中,表演者要依据音乐美学具体地使用声音、节奏、技术,让自己如果音乐是自律性的,是不以人的情绪为转移的,同时也不的表演富有创意,使自己的音乐再创作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好评。这会表达感情和情绪,那么音乐也就无所谓结构。因为这种所谓的音也就要求现代音乐艺术表演者要精通音乐美学,或者说音乐表演艺乐抹杀了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不需要他的感情,他也就不会让自术要符合音乐美学,要以感情为基础,科学地加入创造性元素。己的感情附注其中,自然会导致音乐作品中的乐音混杂毫无规律,二、传统音乐美学和现代音乐美学也就没有什么规律和结构。因此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的音乐结构,(一)传统音乐美学是建立在音乐它律性基础上的。音乐是音和声的艺术。音,指的是传统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理论,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如何让音有节奏的声,是声的一种特别表现。而声则是物理敲打而形成的声乐变得更感人更好听,增加音乐意境美,提升音乐的想象空间。节波。因此最初的音乐便是人类高低声配合敲打器物,两者形成的有奏性、技术性、创造性、艺术性、理论性,是传统音乐美学具有的规律的声音。比如过去打夯号子声配上有节奏的夯击声。号子声和特点,其承认音乐必须先有节奏,并加入一定技术性,合成声音,夯击声彼此搭配,形成了一种和谐听觉感受,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力创造声音,使其符合艺术标准,最终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其本意是音量,似乎看到了劳动场景。所以说,音乐结构是建立在音和声之乐艺术表演受表演者的音乐审美、音乐技术以及表演时的情感影响。上,比如钢琴和吉他的和弦,就是其追求几种声音达成的最和谐的(二)现代音乐美学最舒适的那种听觉感受。和弦彼此搭配可以让人心情舒展,让人沉现代音乐美学分成两派,一派直接否定了音乐它律性,认为其浸在一种情境当中。不过和弦也可以以几个跳跃的,不和谐的和弦不受任何情感影响,也不会制造情感,音乐就是音乐。而另一派则组成一段音乐作品,其形成了一种紧张的感觉,往往这种音乐艺术秉持传统音乐美学,并加大了技术性、创造性和艺术性,使作品更出现在一些电影的桥段中,以辅助性推进剧情。加优美动人。显然,从倾向性来看,传统音乐美学是赞成音乐它律三、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表演的启示这个说法的。音乐艺术表演是音乐在创造的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人为加爱德华汉斯立克是音乐自律性的典型代表,他指出音乐不受感工配合一定的乐器,让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核充分释放出来。也就是情支配,也不会表达感情,音乐的美就是源于音乐本身。而浪漫时说,音乐艺术表演需要表演者拥有丰富的情感以及强大的处理技术期的一些知名作家都是音乐他律的支持者,他们统统认为音乐是人水平。不过在笔者看来,音乐自律性的积极借用,可以让音乐情感类情感的抒发,音乐只有符合人们听觉规律,能够愉悦人的身心,或者意境变得更加真实。或者引导人类的情绪才会有无尽的生命力。(一)音乐自律结合音乐他律(三)音乐的本质约翰凯奇是音乐自律派的铁杆支持者,他的《4分33秒》最开音乐的本质是真、善、美,即充满真情、拥有善良、让人产始只是演奏者哑剧般的表演,一次次地打开琴盒再关上,然后退场生意境美。所以笔者认为音乐是有情感的,因为制作它的人本身就过段时间又上场,通过这种反复表演,最终使得观众出现了窃窃私是在某种情感下创造了它。不敢相信一个没有感情的人能够创造出语,继而质疑声,最后是叫骂声。对于《4分33秒》而言,真正的声音乐。或者说如果音乐是自律性的,那么世间的一切自然的声音都音却是观众席上传来的窃窃私语、质疑声和叫骂声。这看起来非常叫音乐,比如风声、水声,或者在没有情绪掺杂没有任何目的情况不可思议,设置于笔者为听众而感到不值。下发出的声音,比如刹车声、敲打声,都可以叫做音乐。自然之声不过音乐自律性也并非一无是处。笔者认为在音乐的再创作过42◎ 音乐美学 黄河之声 2019年第3期 总第528期程中,可以考虑音乐自律性和音律它律性结合,从而使得作品意境整的音乐作品不是声乐,而是歌唱、朗诵以及物理弹奏声结合的作更好。当然这里的音乐自律采用是和约翰凯奇不同,音乐自律部分品。现代社会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成熟,各种声音声效都可以制作也是经过人特别录制的,是那些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比如火车鸣出来,在很大的程度上拓宽了音乐的形式。叫、风声、海浪声、动物鸣叫等等。将这些声音有机地融入到音乐2.音乐结构影响因素之节奏作品当中,可以增加代入感。另外节奏和结构也有紧密的关系,一个音乐作品是声音在一定比如张雨生的《大海》,歌曲开始前有海浪的声音,其主要就节奏基础上实现的声音相合。如果说音乐是可视的,声和音是具体是为了先入为主,塑造一种大海的深沉感,从而紧扣主题,增加歌的水泥、钢材等原材料,那么节奏就是设计图纸,通过它才实现了词内容的内涵,让整幅作品更具艺术性。又比如刘鸿的《站台》,在原材料的各就各位,最终达成一个雄伟建筑。节奏上主要有主要有歌唱的过程中出现了带着苍凉之意的火车吼声,顿时让整个作品的1/4、2/4、3/4、4/4、3/8、6/8等等。这些拍子都有不同的听觉效离别愁绪得到了升华,让听众听了心里发生颤动。还有上个世纪的果,让人产生不同的聆听感受。《雪山飞狐》主题曲《雪中情》一开始就是北风呼啸的声音,随着3.音乐结构影响因素之时代歌唱的推进,一种北国风雪里发生的故事不由自主地出现在人们的现代音乐美学受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影响,普遍认为那些快节脑海中。还有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其中的那个水滴声效,一下奏的音乐更有市场,或者说现在的音乐人受现实生活影响,将现代子让整个作品变得特别静谧,充满了诗情画意。自然声音也就是音急躁心理折射到了创作中导致了作品的快节奏。对于音乐美学当中乐自律性的运用,可以让一个充满它律性音乐作品变得更加唯美。涉及到的结构进行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音乐艺术表演能够或者干脆说这是音乐作品使用自然声音而体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塑更加遵从音乐结构,或者说能够打破传统音乐结构,形成一种比较造。和约翰凯奇的近乎胡闹似的《4分33秒》相比,笔者认为这种音有创意和突破的结构,使再创作的音乐作品较比原作品更具有时代乐自律性介入是通过制作者主观利用技术、理论,最终形成的一种感。比如《梁祝》,在古代自然是古代乐器古代人能接受的节奏,而音乐创造。到了现代则出现了现代乐器以及现代人喜欢的节奏,导致同为《梁(二)音乐审美对音乐艺术表演的影响祝》但是表达出来的意境不同。凡是审美,是人与外界事物的一种情感联系。因此音乐审美四、结语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音律自律性站不住脚的原现代音乐美学中音乐自律和音乐他律说到底是关于情感元素的因,因为音乐制作者是人欣赏的主体是个人,制造者也是人,他们争论。音乐表演艺术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听众的心灵上的碰撞,其肯都有情绪情感,如果音乐不存在情感,试问如何让二人产生联系定了音乐它律性。不过对于音乐表演可以有机地采用自然声音,实呢?而音乐美学中,主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音乐审美。其面对所有作现音乐自律性和它律性结合,提升作品意境。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品进行广泛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的影响音乐审美的因素的总主体,表演者要精通音乐美学,方能再现音乐所具有的真善美。■结。笔者认为影响听众对某个音乐作品的印象的主要因素为:第一,音乐艺术表演者以及聆听者的综合素养,或者说文化底蕴,这[参考文献]个主要着落在歌词上。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从意境[1] 张前.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音乐学院学上就比《双节棍》等好,因为前二者拥有极强的文化艺术气息。第报,2005,01:37-42+36.二,音乐艺术表演者表演能力,也就是技术处理能力的高低。很难[2] 高拂晓.迈尔的音乐美学分析及对音乐表演的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04:82-91.想象一个连和声过渡都处理不好的表演者能将一个好的作品升华。[3] 惠芳.现代音乐美学促进声乐表演艺术发展的理论研究[J].音乐创第三,他人对表演者的评价。也就是现代社会所说的从众性。一个作,2012,07:124-125.原本很好的音乐作品,可能因为他人不良评价而导致主体改变评[4] 杨兰.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北方音乐,2017, 价。第四,倾听者专业知识层次,专业程度越高对作品的要求越04:244.[5] 颜锐.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分析[J].长江丛刊, 高,层次越低对作品的要求也越低,这就是有人听不懂歌剧、京2016,24:33.剧,却对流行歌曲赞叹有加的原因。因此在现代音乐美学之下,要结合社会大众或者既定的聆听对象的审美标准,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当然,前提是音乐艺术表演者需要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结构处理的技术能力,最后才是创造力。没有能力的创造,那是粗制滥造。就如前文所述的翰凯奇的《4分33秒》,那是纯粹的一种行为艺术,虽然他是在表达无声也是音乐,但是其不符合音乐是声波传达的这一特性。笔者认为,音乐的创造性,就是主观上要有机融合各种利于表达情感的因素,让情感获得足够的张力。(三)音乐结构对音乐艺术表演的影响1.音乐结构影响因素之声音前文说过,音乐是音和声的艺术,是处理音和声的技术,是实现音声结合的创意。音乐存在着不可视的结构,那就是音声的不同结合方式,也就是存在着不同的节奏、间奏。音,歌唱、朗诵,来自于声带的震动。声,来自于物理敲打形成的声波。故此比较完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