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3章 第1节

第3章 第1节

来源:宝玛科技网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一节

一、选择题

(2018年宜昌市模拟)2018年1月24日,湖北遭遇了第二范围持续雨雪天气。下图为“此次雨雪天气结束后湖北某高中的校园景观图”,图中河流一侧积雪较多,但对岸却不见积雪。据图,回答第1~3题。

1.图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 ) A.桥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B.桥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C.路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D.路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2.据图推测图中道路的走向最可能为( ) A.东北—西南 C.东—西

B.东南—西北 D.南—北

3.图中桥梁两侧扶手用青石(又名石灰石)制作的主要原因是( ) A.青石质地坚硬,能长时间保存 B.青石内部结晶完整,纹理美观 C.青石更易雕琢,美观大方 D.青石地壳中储量少,名贵高雅 【答案】1.B 2.D 3.C

【解析】第1题,由材料桥面结冰而路面没有结冰可知,路面温度比桥面的温度高;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或桥面接收太阳辐射继而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外释放热量从而温度降低,路面温度高,故路面释放的地面辐射比桥面要少。第2题,河流的阳面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没有积雪;背阳面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有积雪覆盖;该河流位于湖北,阳面为河流北岸,阴面为河流南岸,故河流为东西走向,据图示道路和河流垂直,故道路走向为南—北。第3题,青石主要成分为石灰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岩性较软,易遭受外力的侵蚀;石灰岩内部结晶破碎,变质岩内部结晶完整;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广泛的岩石之一;石灰岩

岩性较软,所以容易雕琢,美观大方。

(2018年重庆市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河谷1月份晴天平均气温时空分布图”。据图,完成第4~5题。

4.该河谷从谷底到坡顶的最大相对高差约为 A.190 m C.330 m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逆温现象持续时间约为8个小时 B.8时逆温层厚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C.该地逆温形成仅与夜晚吹山风有关 D.日较差大小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 【答案】4.C 5.D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该河谷从谷底到坡顶的最大温差约2℃,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6℃,谷底、坡顶的最大相对高差约为330 m。第5题,逆温现象是下面温度低,上面温度高,不易形成对流现象。逆温现象持续时间即谷底温度低于坡顶温度的时间,持续时间约为16个小时;据图示各时刻的谷底、坡顶温差,无法确定逆温层厚度;该地逆温形成不仅与夜晚吹山风有关,也与天气状况有关;气温日较差越大,夜晚降温幅度越大,日较差大小与逆温强度呈正相关。

(2018年皖南八校联考)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8月某日我国鄱阳湖湖口和进贤南北方向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正距平为南风,负距平为北风)。读图,完成第6~7题。

B.260 m D.400 m

6.与湖口相比,进贤湖陆风相互转换的时间( ) A.陆风转湖风提前 C.湖陆风转变均推迟

B.湖风转陆风提前 D.湖陆风转变均提前

7.湖口与进贤距离主湖体相当,但其风速比进贤强,其主要原因是( ) A、湖口纬度较高 C.湖口地势较高 【答案】6.C 7.B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进贤陆风在12:00左右转换为湖风,湖风在20:30左右转换为陆风,湖口陆风在7:00左右转换为湖风,湖风在18:00左右转换为陆风,则进贤陆风转换为湖风比湖口推迟约5小时(12:00-7:00=5小时),湖风转换为陆风比湖口推迟约2小时30分(20:30-18:00=2小时30分)。第7题,读图可知,湖口和进贤距离主湖体相当,但湖口距离湖岸线更近些,水陆热力差异更加显著,水平气压梯度更大些,因此,湖口风速更强些。

读“某区域2012年10月下旬某时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图”,完成第8~9题。

B.湖口距湖岸线较近 D.湖口地表裸露严重

8.下列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乌兰巴托 C.东京

9.图中北京的风向是( ) A.偏西 C.东南

B.偏北 D.东北 B.北京 D.福州

【答案】8.D 9.A

【解析】第8题,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表示该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福州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第9题,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是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结合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北京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北方向,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形成偏西风。

(2018年太原诊断)在地球低层大气中,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空气在水平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样,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不同高度的风向与风速都会发生变化。读图,回答第10~11题。

10.若某地不同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四幅图中能够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向随高度变化而形成的曲线图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11.在①图中,按地图的一般方向判断,其高空大气高气压可能位于该地的( ) A.东方 C.西方

【答案】10.A 11.B

【解析】第10题,随着高度上升,摩擦力减小,风速增大,风向右偏。因此①图符合题意。第11题,高空大气的摩擦力较小,风向基本与等压线平行,该地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因此高空大气高气压可能位于该地南方。

二、综合题

12.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B.南方 D.北方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______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温值TA、TB、TA′、T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 【答案】(1)B C (2)B

(3)画图略(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PA>PB>PB′>PA′(或PA′TA>TB′>TA′(或TA′(4)B

(5)

【解析】 第(1)题,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为低压中心,如B;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为高压中心,如A、C。第(2)题,近地面气压越低,温度越高,所以B地温度最高。第(3)题,近地面A处气压高于B处,所以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A流向B;高空相反,由B′流向A′;A处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形成高压,B处上升形成低压,所以该环流呈逆时针。气压值由高到低:PA>PB>PB′>PA′;近地面形成高压该地冷却,形成低压该地受热,气温值由高到低:TB>TA>TB′>TA′。第(4)题,A处高空为低压,等压面下凹,B处高空为高压,等压面上凸。第(5)题,甲处为近地面风,受三力共同作用,风向右偏。

13.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度变化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

下垫面 吸收率

下垫面 土壤 沙漠 草 水 道路(沥青) 0.8~0.95 混凝土 0.65~0.9 砖 0.6~0.8 石 0.65~0.8 吸收率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13.材料二 图1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

图1

材料三 图2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平均风速为3 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平均风速为2.5 m/s。

图2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

(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

【答案】(1)影响: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 原因:吸收率小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

(2)关系: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

(3)①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②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③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可判断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与小区温度变化的关系。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的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利用该原理可分析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第(2)题,读图可得出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空气的流通可带走一部分热量,风速越大,热岛强度越不明显。第(3)题,该题具有一定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但必须与实验小组研究成果有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