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观察

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观察

来源:宝玛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西医药杂志2007年1月第36卷第l期Shanxi Med J,January 2007,Vol 36,No.1 ・63・ 清除阴囊、阴茎及会阴、腹股沟区坏死组织,睾丸予以保留。 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蔓延至腹股沟区者做多个切口,采用多根多处硅胶管皮 沿解剖层次可蔓延至会阴及下腹壁皮肤,组织缺氧与 下引流,清除坏死组织以利引流,切口不缝合。用大量生理 感染因素又互为因果。该病仍以外科局部处理为主,但仍 盐水及3%I-I202液反复冲洗术区。术后每日清洗创面,清除 需注意加强抗感染,支持治疗,并控制血糖。手术清创要彻 分泌物,用高锰酸钾液湿敷创面,保护睾丸,加强护理。 底,要彻底切除局部坏死组织,可减少毒素吸收,阻止皮肤 2结 果 坏死扩大。早期常难以界定坏死组织,术后引流不畅等因 7例患者渗液及坏死物逐渐消退,即拔除橡皮条,并拔 素又易使病变蔓延,往往需多次清创手术后方能达到目的。 管停止冲洗。此外给予全身支持治疗。2~3周后2例感 我们在术后采用多根多处硅胶管皮下引流,并持续用敏感 染弥散至下腹壁的患者行二期缝合,均未植皮,3~4周后 抗生素、H202液多次冲洗,经临床实践证明该引流方式引 创面愈合出院。余5例患者于2~3周创面自行愈合。 流通畅,护理方便,及时引流坏死组织,使病变局限化,减少 3讨 论 重复清创手术的次数。清创后多管多处引流,具有以下优 阴囊坏疽可分为特发性阴囊坏疽和继发性阴囊坏疽两 点:①引流管能直达感染深在的部位;②确保引流通畅,位 类。有报道认为本病可由局部损伤,肛门尿道周围感染或 于腹壁、腹膜后的腔内部分均有 ̄ml:fL,术后冲洗时彻底;③ 骶部感染引起。导致感染的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免疫功能 方便换药;④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 低下),如糖尿病、酒精中毒、应用类固醇药、恶性血液病、艾 应用高锰酸钾液,可以尽快地将血液渗出及脓性分泌物吸 滋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局部因素如阴茎头炎、包皮环切 附于纱布,从而清洁创面,减少渗出。此外,由于化学作用 术、输精管手术、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睾丸切除术及肛门 释放的氧,可增加局部供氧,促进局部组织再生,释放的超 直肠病变和乙状结肠憩室炎穿孔、腹膜后感染、急性阑尾 氧阴离子等杀菌消炎,且其收敛性可减少渗出加快痂下愈 炎、尿道内留置尿管、直肠黏膜活检术等。引起感染的致病 合【2l。由于阴囊皮肤再生能力强,可由健康阴囊皮呋再生 菌是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所致。由于感染在阴囊或 完全覆盖创面。 会阴、阴囊皮下组织间隙,需氧菌所引起的氧张力下降,使 本病的诊断依靠典型的病史、临床特点、体征,诊断并 得厌氧菌得以生存和繁殖。各种毒素和大量气体的积聚可 不困难。对于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及 引起血栓形成、溶血、血液循环障碍。由于局部缺血,吞噬 诱发因素。关键在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阴囊坏疽的早期, 细胞和抗体不能到达坏死部位,加上各种毒素的作用,病变 皮肤坏疽并不明显,易误诊,因而对于阴囊的红肿、疼痛、瘙 内组织特别是肌肉,进一步坏死、,更利于细菌的繁殖, 痒不适,应联想到本病的可能,密切观察。该病应与以下阴 使病变更为恶化。大量的组织坏死和外毒素的吸收,可引 囊疾病相鉴别:①阴囊急性蜂窝质炎.②阴囊丹毒,③阴囊 起严重的毒血症 有些毒素可直接侵犯心脏、肝脏和。肾脏, 炭疽。抓住病因及临床特点,鉴别应不困难。 造成局灶性坏死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下尿路的感染先至尿 参考文献 道周围旁腺,继发侵入尿道海绵体,在此充满血浆的间隙内 l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3. 细菌播散及栓塞形成。疾病发展并穿透Buck筋膜,而后蔓 2滕小辉.高锰酸钾液湿敷在感染性创面的应用42例.实用护 延至阴茎筋膜。在未得到及时治疗的体弱患者病程发展呈 理杂志,2002,18(9):213. 暴发式。继发性阴囊坏疽常继发于尿外渗、尿道狭窄、阴囊 (收稿日期:2006一O8—3O) 损伤、糖尿病、全身营养失调等…,严重的感染加之患者的 作者简介:高成满,男,1971年9月生,主治医师,天津市蓟 基础病因,致使病情更加危重,易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 县人民医院。301900 。 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观察 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037005) 曹 辉韩艳蓉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 (5耳),3次穿刺以上者5例(慢性);男性12例,女性18 机制复杂,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常规治疗(如用药、单 例;年龄8--62岁,病程1周~1年。全部病例均有患耳听 纯经鼓室穿刺)效果差、易反复。反复发作者行鼓膜切开置 力下降或耳憋胀、耳闷、耳鸣主诉。检查:患耳鼓膜呈腊黄 管,因手术复杂、治疗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患者往往不能 色,大部有液平面,鼓膜穿刺孔均愈合。全部病例纯音测听 首选。我科门诊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经鼓膜穿 平均气骨导差25--45 dB,鼓室压图为“B’'型(23例)或“C” 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疗法对3O例(3O耳)进行治 型(7例),声反射均消失,鼻咽部检查无明显异常。 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2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坐位,耳廓及耳道碘伏消毒,1% 1资料与方法 地卡因液棉片鼓膜表面麻醉10 min后取出,以磨钝针头斜 1.1一般资料: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O例(3O耳),其中急 面的9号长针头从鼓膜前下或后下方刺入鼓室,回抽有渗 性(病程<3个月)25例(25耳),慢性(病程>3个月)5例 }乜液后拔除穿刺针,根据外耳道大小选用合适的接有玻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4・ 山西医药杂志2007年1月第36卷第1期ShanxiMed J,January 2007,Vol 36,No.1 管的橄榄头,塞紧外耳道口,另一端通过橡胶管接电动吸引 器,开动吸引器后,鼓室分泌物被吸出,间断吸引10~20 s, 最高负压可达40 kPa,有血性渗出者停止吸引,取下吸引 头,重新外耳道消毒,端坐侧头位,耳道滴入 糜蛋白酶 (4 000 U)+地塞米松针剂(1 mL)混合液,按压耳屏数次, 留置5 min后倒出药液,外耳道口留置干消毒棉球,回家后 取出,注意保持术耳清洁,隔日治疗1次。治疗结束后,复 查纯音测听和声导抗,并随访1年。 上鼓室、下鼓室及后鼓室的通气引流较差l2 J。 经临床观察,一般鼓膜穿刺抽液后鼓膜穿刺孔1~3 d 即可闭合,在咽鼓管功能尚未恢复时常再次出现积液。本 治疗法在鼓膜穿刺后隔El行高负压吸引可使鼓膜穿刺孔延 期愈合,起到鼓室置管的作用,但又克服了置管不能完全引 流或堵塞的缺点,有效解除鼓室负压,利于中耳黏膜的换 气,同时隔El以 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液灌洗有利于稀释 鼓室内分泌物,减轻中耳及咽鼓管黏膜水肿,利于功能的恢 复l3 J。且据实验证明:最高负压达80 kPa时对前庭窗、圆 窗膜、听小骨及内耳迷路无损害。本文采用40 kPa负压吸 引治疗。治疗中观察有部分患者可有轻微耳痛、头晕等不 适感,均可忍耐,治疗结束后休息片刻即可缓解,治疗过程 中未发现渗出液明显增多和感染者,且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费用低廉,缩短了病程,避免形成慢性病变,患者易于接受, 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语频听力恢复到 发病前水平,鼓膜正常,鼓室导抗图恢复至“A’’型;有效:症 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语频听力提高10~15 dB,但未达到正 常,鼓室导抗图为“B”型转“C”型或“C”型转“A”型;无效:听 力无提高,症状改善不明显,声导抗图无变化。 2结 果 本组30例(30耳)1年后随访:治愈23例(77%),有效 5例(17%),无效2例(6%),总有效率93%。平均治愈次 数3次,其中8例治疗1次痊愈。 3讨 论 SOM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 2汪吉宝.对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工作的几点看法.临床耳鼻咽喉 科杂志,2001,15(10):435—436. 的病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多数研究倾向 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及中耳黏膜“黏液纤毛输送系统”功能障 碍…1。治疗的关键是恢复咽鼓管通气,解除中耳负压,目前 咽鼓管通气治疗不确切,常导致SOM久治不愈。鼓膜常 3汪和平,吴鹤金,刘芳芳,等.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液对分泌性中 耳炎鼓室胶体的溶解作用.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13 (10):466. 规穿刺抽液由于穿刺孔小、负压低或积液黏稠,常很难完全 抽出,且穿刺孔常常很快愈合,很难起到帮助中耳黏膜恢复 功能的作用。鼓膜置管只能有助于中鼓室的通气引流,对 (收稿日期:2006—09—26) 作者简介:曹辉,男,1964年2月生,主治医师,大同市第1 人民医院,037005 胃肠道问质瘤9例临床观察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王世明 胃肠道问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 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问质,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要 成分的问叶性肿瘤,既往多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 性肿瘤。目前认为GIST由KIT(CDII7)表达阳性呈梭形 上皮样或多形细胞组成…。现将2003年5月至2005年5 1.4术中情况及手术方式:①肿瘤部位:术中发现肿 瘤位于胃7例,其中胃体4例,胃窦部3例;小肠2例,包括 空肠、回肠各1例。②肿瘤直径:>10 C1TI 2例(恶性2例); 5~10 C1TI 5例(交界性5例);<5 C1TI 2例,为良性。③肿瘤 性质:恶性2例,交界性5例,良性2例。④手术方式・ 百 月问收治的9例GIST患者的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癌根治术7例,仿小肠癌根治术2例。⑤手 病例。 利,无死亡 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28~ 75岁,平均55.4岁;发病至确诊时间2个月~1年,所有病 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结果证实。 1.2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为腹部胀痛7例,消化道出血6 1.5病理结果:所有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证实良性2 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2例,未发现明显淋巴结转移。免 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9例均CDI17阳性,6例CD34阳性, 7例vimentin阳性。 例(呕血2例,便血4例),腹部肿物3例,肠梗阻2例。 1.3诊断方法:本组7例胃问质瘤术前均经胃镜检查,5 例可疑黏膜下肿瘤,病理活检未能证实。6例行上消化道 造影,均提示胃内占位性病变。5例腹部CT检查提示上腹 部实性占位病变。2例小肠问质瘤中1例行消化道造影确 诊,1例行B超及CI"检查可疑小肠病变及腹腔占位性病 变。 1.6辅助治疗:2例良性患者未做任何辅助治疗,随访观 察;7例潜在恶性或恶性患者在术后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 剂——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Glivec)治疗(按疗程服 用)。 1.7随访:随访5例,1例死于本病,2例复发转移再次手 术,2例检查无复发转移,继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2讨 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