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真题考试卷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真题考试卷

来源:宝玛科技网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真题考试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意有误的一项是( )

A.迸溅bèng 绽开zhàn 挑逗tiǎo 伫立zhù ....B.伶仃líng 笼罩 lǒng 酒酿...liàng 条幅.fú C.沉淀浆qióng 枯槐kū .diàn 辉煌.huáng 琼..D.凝望níng 瀑布pù 盘虬...qiú 花穗.suì 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宵 感慨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B.严厉 驾驶 截然不同 全神贯注 C.脊梁 跨进 浑为一谈 诲人不倦 D.缠络 暮名 不求甚解 废寝忘食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尔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 ....C.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对下列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句话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1 / 8

B.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 (句中“宿儒”的意思是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D.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是谢太傅的女儿谢道韫说出来的)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_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2)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2 / 8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友期行(_____) (2)去后乃至(_____) ..(3)相委而去(______) (4)下车引之(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

3 / 8

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下面没有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文章的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句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出对这个结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结尾句的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B.结尾和标题相照应。

C.这样的结尾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4 / 8

D.标题的中心词是“冬天”,结尾的中心词是“济南”,自相矛盾。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写济南的山水之前,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总体的印象。

B.“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喜爱之情。

C.作者把济南城比作“小摇篮”,把小山比作“婴儿”,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暖、舒适的特点。

D.“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中的“妙”字有统领全段的作用,后面对雪后山景的描写全部围绕这个字展开。

2、心灵之痛 查一路

(1)车行到小区门口,前面一个刚放学的小女孩,不知在张望什么。出于安全考虑,我轻摁了一下喇叭。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2)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地瞪着这边。她的眼神吓着了一个手握方向盘的成年人,我摇下车窗,想在车子经过时安抚一下她。不料,在我开车经过的一刹那,我清晰地听到她骂了一句很脏的话,脏得让我当时无法逃避,此刻无法转述。我很震惊,一个不过上三四年级的小女孩,怎么能说出这么脏的话呢?

(3)我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用“震惊”来形容可能危言耸听了点儿,但这么脏的一句话,至少让我几个星期都不能释怀。具体原因不可知晓,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的心里有些痛,由痛而引发了一种恨。

(4)一个月后,我又见到了这个女孩,还是在小区的门口。这次她坐在她妈妈的电瓶车的后面,她的声音很大,反复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不买汽车啊?别的同学家都有车。”烈日下,她的母亲只顾锁着眉头骑车,无暇回答她的提问。

(5)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6)前段时间,因一场暴雨,一个亲戚让我帮他接小孩。放学时节,某小学门前的广场上,车声鼎沸,喇叭声震耳欲聋。一眼望去,雨雾之中处处是小车,

5 / 8

挤满了整个广场,都是来接孩子的。也有家长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他们让孩子穿着雨披坐在身后,穿行于停在广场的汽车中间。

(7)坐在汽车里的孩子们,则透过车窗玻璃,安逸地望着窗外,望着被雨水打湿的同学们。

(8)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而中国的富裕阶层,甚至仅仅是普通的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的车轮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滚动。

(9)由此,我想起了那个小女孩的心灵之痛。

(10)这些年,我注意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心头有某种不便说出的痛。有些痛,源于社会的一种病;有些痛,源于社会成员彼此间的疏离与隔膜。就说关于车这样的小事,如果有车的家长们尽可能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开车的人尽可能不冒失地摁喇叭,“有车没车”的意念可能就不至于在孩子的心灵上划出一道伤痕。

(11)有些痛,从根源上讲,不是我们造成的,但与我们有关。因为无意间的冒犯与入侵,往往伤害了他人的情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5)段“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中的“答案”是什么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什么?

3.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9)段的作用。 4.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有何好处。 5.题目“心灵之痛”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四、写作题(40分)

以“难忘那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6 / 8

参:

一 B B B A D A

(1)①万里赴戎机 ②弹琴复长啸 ③惟解漫天作雪飞 ④散入春风满洛城 ⑤双袖龙钟泪不干 ⑥有约不来过夜半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

1.约定才离开拉,牵拉

2.(1)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三 【答案】 1.A 2.D 3.C

1. 一日我开车至小区门口,出于安全考虑,对一个刚放学的小女孩摁了一下喇叭,结果引起她的仇视,并被她恶狠狠地骂了一句,这件事引起我对社会上

7 / 8

存在的一种不健康现象(仇富或炫富现象)的思考,因为我们无意间的冒犯或入侵,往往伤害了他人的情感。

2. (1)我出于安全考虑对小女孩摁了一下汽车喇叭,却引来她的仇视与咒骂。(2)我无意间的冒犯,伤害了她的情感与自尊,对方拥有了她没有的,她产生心理不平衡,对对方充满仇视。

3. 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内容上照应题目,点明主旨,引起人们对这种不健康的社会现象的思考。

4. 运用对比能突出人物形象,例如我好心按喇叭,却招来小女孩的怨恨与咒骂。突出我心灵震惊之大,突出文章主旨。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中国的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的车轮在别人艳慕的目光中滚动。写出中国炫富一族的心态。

5. 作用: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引领全文内容。含义:一方面指中国生活相对落后的人们,面对周围日益富裕起来的人们的举止行为,感到心痛与不安;另一方面指作者对小女孩的表现感到痛心;还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上“仇富”、“炫富”现象日益突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日益加重感到痛心。 四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