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 含答案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 含答案

来源:宝玛科技网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C.间接性

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能力提升试题 含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D.情境性

2、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______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__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科学。 2、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_____,又称注意的______。 3、美国的心理学家______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4、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______和______。 5、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______因素和_____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6、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___,又称注意的____。 7、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 、______和______功能。 8、有意后注意是在______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_____的注意。 9、艾宾浩斯用首创的便于控制的识记材料,即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______ 、______ 。 10、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 、______和内化。 3、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4、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5、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抽象性 B.概括性 D.罗杰斯

6、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第 1 页 共 6 页

C.学生的学习

B.10岁8个月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C.10岁10个月 7、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

D.11岁

A.感觉 12、开卷考试的记忆活动是( )

B.思维 A.识记 C.需要 B.保持 D.性格

C.回忆 8、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 )

D.再认

A.流畅性 13、把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变通性 A.奥尔波特 C.新颖性 B.卡特尔 D.独特性

C.吉尔福特 9、“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

D.艾森克

A.能力 14、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 )

B.兴趣 A.学校文化 C.气质 B.民族文化 D.性格

C.企业文化 10、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D.制度文化

( )

1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现象是( )A.定势 A.感觉的适应 B.迁移作用 B.联觉 C.动机状态 C.感觉的对比 D.变式

D.味觉

11、在测验时,如果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0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11岁组的两个项目和1216、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 )

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 )

A.道德认识 A.10岁6个月

B.道德意识

第 2 页 共 6 页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17、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18、(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奖惩 D.自我强化

19、(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20、\"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2、情绪和情感: 3、想象: 4、形象记忆: 5、感觉:

6、性格的情绪特征: 7、创造性思维: 8、首因效应: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了客观现实与社会实践在人心理产生中的重要作用。 2、( )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 3、(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

4、( )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是在教学中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 5、(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

6、( )“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7、( )“谈虎色变 ”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8、(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分散现象。

9、(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 10、(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梦的伪装方法主要有哪些?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性格的意志特征:

第 3 页 共 6 页

2、如何用遗忘规律(记忆规律)进行教学。

3、动机有哪些分类?什么是生理性动机?什么是社会性动机?

4、简述知觉种类。

5、影响性格形成发展的因素。

6、什么是注意?注意具有哪些功能?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第 4 页 共 6 页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1879 冯特 2、广度 范围 3、加德纳

4、操作能力 社交能力 5、遗传 环境 6、广度 范围

7、适应环境 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 信息传递的功能 8、有意注意 意志努力 9、先快后慢 先多后少 10、服从、同化

4、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6、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7、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8、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 2、错 3、错 4、错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错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B 2、A 3、A 4、B 5、A 6、C 7、C 8、C 9、C 10、A 11、A 12、D 13、B 14、B 15、A 16、B 17、B 18、D 19、A 20、C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答:

伪装的方法有四种:

1、减缩:删减显性梦境的情节。 2、转移:转移显性梦境的情节。

3、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以象征性的表征出现在显性梦境中。 4、再修正:个体在陈述显性梦境时,会对梦中情节加以修正。 2、(一)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

首先,要让学生将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安排在相邻的学习活动中,并使中间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再次,早上和晚上的学习时间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较小,应有效利用来记忆材料。

(二)选择恰当的识记方法

识记方法分为整体识记、部分识记、综合识记。其中综合识记效果最好。 (三)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基本要求:先反复阅读,然后再尚未完全记住所学材料之前就尝试回忆,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记忆,保持的时间较长,准确性也高。

(四)及时复习

由于遗忘的发生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复习要赶在遗忘大量发生之前,及时复习可避免遗忘的大量发生。

(五)选择恰当的复习方式

复习方式主要分为分布复习和集中复习,且分布复习的效果较好。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条件自己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2、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3、想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第 5 页 共 6 页

3、根据与动机相关的需要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动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生理性动机起源与生理性需要,它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比较高级的动机。

4、根据知觉的分类标准不同,可把知觉划分为以下种类:

①根据在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活动,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和触摸知觉等。

②根据知觉对象的特性,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的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等。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位置移动速度的知觉。

③根据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把知觉分为正确知觉与错觉。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主观歪曲的知觉。 5、答:

①家庭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②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③社会实践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④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着一定的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客观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注意不是一个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是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具有动力性。它具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功能。它使人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活动需要的客观事物,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第二,保持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持续保留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对活动的调节与监督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并根据当前需要作出适当分配和及时转移,以此来适应瞬息万蛮的客观环境。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