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有机硅改性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国内有机硅改性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来源:宝玛科技网
技术进展 哺讯砖材料,2SILICONE MATERIAL 011,25(5):347—350 国内有机硅改性胶黏剂的研究进展术 冯海芬,陈道一,吴连斌,陈利民,蒋剑雄 (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12)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有机硅改性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对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酚醛 树脂、脲醛树脂和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展望了有机硅改性胶黏剂的发展 前景。 关键词:有机硅,胶黏剂,改性 中图分类号:TQ264.1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69(2011)05—0347—04 硅树脂是以si—O键为主链,有机基团为侧 耐高温性等,使树脂具有良好的韧性、粘接性及 链的网状聚合物。硅树脂由于si—O键的键长较 抗冲击性能 ;因此,近十几年成为研究热点。 长、键能较大,si—O—si键的键角较大;因此 李刚等人用带硅羟基和苯基的有机硅中间体 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耐候性、电绝缘性、低 与 一[(2,3)一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 表面张力、疏水性及生理惰性;但硅树脂也存在 烷共缩聚,合成了摩尔质量为3 667 g/mol、黏 附着力差、不耐有机溶剂及价格较高等缺点。以 度为58.6 Pa・s、环氧值为0.08 mol/100 g的端 c—c键为主链的聚合物具备耐溶剂性能和附着 环氧基硅树脂。端环氧基硅树脂质量分数为 力较好、成本低的优势;但因耐热、耐水性差而 40%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用多醚二胺固化后, 导致材料的整体功能不佳。两者在物理和化学性 固化物在200cCl时的剪切强度是纯环氧树脂的 能上有互补性,用有机硅对有机树脂进行改性可 2.7倍,说明有机硅改性提高了环氧树脂的耐 以取长补短,用有机硅改性树脂制备胶黏剂是解 热性 。 决胶黏剂因聚合物结构单一而造成的性能缺陷的 刘文艳等人通过原位接枝共聚法,在环氧树 有效途径。有机硅改性胶黏剂被广泛应用于航 脂溶液中滴加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过氧化二苯 空、汽车、船舶、电子、机械、建筑、塑料加工 甲酰引发剂,制备了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水分散 等领域 卜 。 体。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膜的吸水率从改性前的 常用的改性方法分为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 3.16%降低到1.90%,柔韧性从不可弯曲变为 法。化学改性法能有效达到改性目的,所以成为 可弯曲;此外,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涂层和无机 目前国内外有机硅改性胶黏剂的研究重点。采用 底层的粘接性从GB1级提高至GB0级 J。 化学改性法可形成嵌段、接枝或互穿网络共聚 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有机硅化学改性树脂 2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胶黏剂 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是在环氧树脂分子链的 两端引入丙烯基,然后与其它单体共聚,所得树 1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 脂既具有环氧树脂粘附力强、化学稳定性好、成 环氧树脂泛指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能 型收缩率低、电绝缘性以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通过交联反应形成热固性高聚物的有机低聚物。 又具有丙烯酸树脂干性、丰满度、光泽、硬度好 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及粘接 性能,但其抗剥离、抗开裂、抗冲击性能差,对 收稿日期:2011—06—02。 作者简介:冯海芬(1986一),女,浙江金华人,硕士生, 极性小的材料粘接力小。用有机硅对环氧树脂进 主要从事硅树脂的研究。 行改性,既能降低其内应力,又能改善其韧性、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0908249)。 ¥ 联系人,E—mall:ehenqiu1966@163.corn。 ・348・ 哺 机 |l 材 料 第25卷 的特点。用有机硅对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进行再 改性,产物可兼具三种材料的优势。 侯光宇等人先将环氧828树脂与丙烯酸单体 共聚,再与丙烯酰氧基硅油反应,制备出有机硅 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胶黏剂。该胶黏剂的玻璃附 着力从有机硅改性前的国标一级提高到国标零 级;有机硅改性前的树脂水煮1 h后有局部脱落 现象,有机硅改性后的树脂水煮后无脱落现象。 且胶黏剂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 。 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胶黏剂 聚丙烯酸酯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性和耐油性, 但耐水性和耐热性较差。利用有机硅对丙烯酸酯 树脂进行改性,可使聚丙烯酸酯分子链间发生交 联反应,材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耐溶剂性和 耐水性大幅度提高且粘接力强¨ 。 周建华等人以乙烯基硅烷和甲基丙烯酸甲 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及甲 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原料,通过核壳乳液聚合 法制得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该乳液 的聚合稳定性好,经其整理的织物具有优良的耐 水性和粘接性。采用不含乙烯基硅烷的丙烯酸树 脂整理的织物,手感差,吸水率在16%以上; 而采用乙烯基硅烷质量分数为8%的有机硅改性 丙烯酸树脂整理的织物,手感好,吸水率降至 5%左右,织物的撕裂强度从经向249.1 N、纬 向56.9 N提高到经向314.8 N、纬向66.7 N, 改性效果明显¨ 。 宋君荣等人先用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苯基 三乙氧基硅烷制备出有机硅低聚体,再与甲基丙 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合成出具有 柔韧性、良好附着力又可室温固化的有机硅改性 丙烯酸酯树脂。改性树脂经140 h耐候性试验 后,光泽度在40%左右;而未改性树脂的光泽 度在20%以下。且有机硅含量越高,改性树脂 的耐候性越好,当有机硅低聚体的质量分数达到 20%时,改性树脂的耐候性、防污性及力学性能 均较佳 挖]。 4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 酚醛树脂由于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合成工 艺及生产设备简单,且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化学 腐蚀和电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 行业;但存在脆性大、硬度高、韧性差、在高温 下易分解而使加工工艺复杂的缺点,使其应用受 到。改性酚醛树脂特别是有机硅改I生酚醛树 脂则可以克服以上的缺点,受到人们的关注 。 王丁等人用甲基苯基硅树脂、酚醛环氧树脂 和硅烷偶联剂在125 ̄C下反应2.5 h,制得有机 硅改性酚醛树脂;再加入固化剂硼酚醛树脂及固 化促进剂,填料纳米蒙脱土、绢云母粉,制得能 在300℃下长期使用的耐高温有机硅改性酚醛环 氧树脂胶黏剂。实验表明,在120%下,该材料 的力学强度主要源于酚醛树脂成分;但在300 ̄C 高温时,无有机硅成分的树脂明显分解,含有机 硅成分的的树脂的剪切强度仍可达到 12.3 MPa[ 左小华等人将正硅酸乙酯在碳酸钠催化下水 解,然后在85℃下与苯酚及甲醛溶液共聚,再 经中和、脱水及稀释,制得有机硅改性酚醛树 脂。热失重分析表明,在400~600℃,纯酚醛 树脂的质量损失率为84%,而有机硅质量分数 为1.2%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质量损失率为68%, 说明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在高温段的分解速率 慢,热失重小,耐高温性更好。DSC分析表明, 有机硅改性树脂比未改性树脂的分解温度提高 33 cc。与用纯酚醛树脂制备的镁碳砖相比,用 该胶黏剂制备的钙镁砖制品的体积密度较大,耐 压强度提高约15 MPa,达到49 MPa¨ 。 5 有机硅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粘接性能好、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原料来源丰富,是目前木材工业中用 量最大的合成树脂胶粘剂。但脲醛树脂中的游离 甲醛是家庭中甲醛污染的源头,所以开发低甲醛 的脲醛树脂是发展趋势。目前,降低游离甲醛含 量的主要手段是降低脲醛树脂中醛/脲的量之比 (F/U)。但F/U太低时,因交联度不高会导致 脲醛树脂对木材的胶合性能下降。解决这一问题 的办法是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有机硅交联剂的 加入可在保证脲醛树脂胶合性能不变的前提下, 降低胶黏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 。 田启魁等人分别采用在脲醛树脂合成初期、 缩聚阶段及反应结束后的调胶阶段加入有机硅乳 液的方法,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结果显示,与 用纯脲醛树脂压制的三层杨木胶合板相比,采用 第5期 冯海芬等.国内有机硅改性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这三种方法制得的有机硅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压 制的三层杨木胶合板,其胶合强度均提高,游离 甲醛浓度均减少;采用F/U为1.2、有机硅质量 分数为5%的改性胶黏剂压制的三层杨木胶合板 的湿剪切强度从0.9 MPa提高到1.5 MPa,游离 甲醛的质量分数从0.132%减少至0.095%,降 低28%[17]。 6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黏剂 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软硬度可调、耐低温、柔 韧性好、粘接强度大等优点,能粘接金属、非金 属等多种材料;但耐热老化和防水性能较差。而 有机硅材料耐热性及憎水性好的特点恰好可以弥 补聚氨酯的缺点¨引。高延敏等人研制了一种可 在一240~200 的温差变化下,以及在一200oC 长期使用的耐高低温、耐水解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树脂胶黏剂。这种胶黏剂由末端含异氰酸酯基的 聚二苯基硅氧烷预聚物、含羟基的硅烷偶联剂扩 链剂组成。该胶黏剂主要应用于液化天然气船某 些高低温转换温差较大部位的施工 。 随着人们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加强,水性聚氨 酯胶黏剂的研究迅速发展。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是 指聚氨酯溶于水或分散于水中形成的胶黏剂,与 溶剂型相比具有无溶剂、无污染、成膜性好、粘 接力强,和其它聚合物尤其是乳液型聚合物易掺 混等优点 ;但存在耐热老化和防水性能较差 的缺点。尹力力等人采用端羟烷基聚硅氧烷、聚 丁二烯二醇、甘油三醇、异佛尔酮异氰酸酯等合 成了水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与普通聚酯、 聚醚型聚氨酯皮革涂饰剂相比,用该树脂制成的 皮革涂饰剂具有更强、更牢的结合力,湿摩牢度 从3级提高到4级以上,在皮革上形成的膜用不 干胶带撕不掉,牢度高 ¨。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有机硅改性胶黏剂的研究方 向以化学改性为主,其改性领域遍及绝大多数的 常规聚合物,并从单种聚合物改性发展到多种聚 合物共改性。但从合成技术上看,目前国内典型 的改性方法是有机硅和其它聚合物或单体的共缩 聚反应,采用硅氢加成、开环聚合或自由基共聚 方法的很少。有机硅改性树脂从原料的使用到合 成方法很少有新的突破,这使有机硅改性胶黏剂 的研究距市场的要求和期望有很大距离,所以开 发新型高性能有机硅改性胶黏剂是一项长期的工 作,同时也具有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今后有机硅 改性胶黏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 发新型单体,制备出耐高温、耐候及力学性能好 的胶黏剂;研究和开发环境友好型高性能有机硅 改性胶黏剂及工艺技术;对已有的有机硅改性胶 黏剂进一步改进,提高其机械性能、耐磨性、耐 酸碱性、耐油耐溶剂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幸松民,王一璐.有机硅合成工艺及产品运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罗运军,桂红星.有机硅树脂及其运用[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16;90—91. [3]张换换,李文飞,刘军海.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合 成及应用[J].西部皮革,2010,32(11):44—46 [4]LEE J W,OH Y S,KIM G W.Organic polysiloxane adhesiv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and rubber stiffener treated thereby:US,0092777A1[P].2010— 04—15. [5]祝铁军,孔宪志,孙东洲,等.飞机座舱软连接用 胶黏剂的研制[J].化学与黏合,2006,28(4): 246—248. [6]刘克祥,刘敏,侯丽,等.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 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07,37:11—13. [7]李刚,张恩天,陈维君,等.端环氧基有机硅树脂 的合成与应用[J].化学与粘合,2008,32(2):l5 —17. [8]刘文艳,孙建中,周其云.有机硅改性水性环氧树 脂的合成与表征[J].高等化学工程学报,2007,21 (6):1044—1048. [9]侯光宇,聂俊,谭征兵.环氧有机硅油改性丙烯酸 树脂的合成及性能[J].热固性树脂,2007,22 (6):11—14. [10]黄杰,曾幸荣,李红强,等.核壳型聚硅氧烷改性 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表征[J].有机硅材料, 2010,24(5):273—277. [11]周建华,马建中,王立.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 树脂织物涂层剂的研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08,3(26):39—4_4. [12]宋君荣,王久芬,郑冬青.有机硅低聚体改性丙烯 酸酯树脂的合成[J].中国胶粘剂,2006,15(12): 23—25. [13]曹鹏,齐署华,理莎莎,等.酚醛树脂耐热改性研 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10,19(6):50—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