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卷

浙江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卷

来源:宝玛科技网
浙江省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29分)

1. (11分) (2020·黑龙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诀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锐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唤起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 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叱咤 ________ 憧憬 ________ (3) 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 (12分) (2017·安徽)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关关雎鸠,________。(《诗经 关雎》) ②阡陌交通,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④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⑥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⑧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________”。 (2) 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4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 ) (3)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 ) (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 ) 4. (2分)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9 页

A . 同学们讨论后为班级博客初拟了几个栏目名称“艺海拾贝”“谈天说地”“生花妙笔”“心路历程”,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一致。

B . 丽丽同学为博客写了一句宣传标语“青春是不凋的希望编织的彩虹,奋斗是用永恒的执着筑起的铁壁铜墙”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C . 青春是不凋的希望编织的彩虹这句话的主干是“青春是彩虹”。 D . 标语中划线词“编织”“奋斗”“永恒”分别是动词、名词、动词。

二、 阅读鉴赏 (共5题;共79分)

5. (10分) (2018八上·龙港期中) 名著阅读与拓展

(1) 《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党内最有代表性的任务进行了精准的点评,请根据作者的点评说说以下的“他”分别指谁,并简要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

A.他是“东方和西方的军事权威机构公认的现代最有才华的军事战略家之一”。

B.“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2) 阅读下列这则新闻,拟写新闻标题。

为弘扬红军精神,营造全民阅读与写作的氛围,龙港镇决定举办“红星杯”名著阅读征文大赛,并于9月21日下午在龙港城市文化客厅举行了启动仪式。

此次“红星杯”名著阅读征文大赛由龙港镇主办。参赛者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写出高质量的读后感,在“龙港阅读与写作”微信公众号刊发,根据点赞和专家评审结果,分为成年组、青年组和少年组进行评奖。征文活动从现在开始,11月中旬结束,11月18日在龙港城市文化客厅颁奖。

6. (25分) (2017七上·扬州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其实很简单

①深冬的一天,我乘52路电车回学校。车厢里不算拥挤,有人蜷在座位上,有人低头摆弄着手机。我在车的后门口站着,旁边坐着一个老妇人,花白的头发、粗糙的皮肤、褪了色的军大衣,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她把一个大大的编织袋子放在过道上,脏兮兮的,我皱皱眉头,下意识地把脚挪了挪。

②离学校还有一站,车门打开,一股强劲的冷风灌了进来,让人禁不住打个寒噤。上车的是一个小伙子,他向车厢里张望了一下,里面已经没有空座,便一边抓着扶手,一边慢慢往里移动。

③老妇人突然站了起来,招了招手:“来,小伙子,过来坐。”我不由得一怔,这老太太,竟然要给小伙子让座,真有意思!我往旁边瞄了一眼,发现周围人也纷纷投以异样的眼光,老妇人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也许她马上就要到站了吧,可我分明在她旁边都站老半天了,要让座也应该先让给我呀!

④小伙子慢慢挪了过来,一边道谢,一边坐下。我这才发现,他的腿脚不太灵便。这老太太,心倒是挺细的,不过这一车的人,怎么就显出她来了,真是的!我不由得撇了撇嘴。

⑤到站了,我匆匆下车。好大的风啊,我把围巾重新裹紧,正待要走,听到身后有人在喊:“姑娘,俺跟你打

第 2 页 共 9 页

听一下,到省立医院还有几站?”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的那个老妇人。

⑥“省立医院?”真是莫名其妙。这老太太,没到站就把座让给别人,结果还下错了车,简直是有毛病!看着她冻得哆哆嗦嗦的样子,真是既可怜又可气,“还有两站呢,你怎么现在就下来了?”

⑦老妇人似乎没有在意我冷冰冰的语气,咧嘴笑了:“呵呵,刚才那个小伙子腿脚不好,站在那儿俺心里怪不舒坦的,就给他让了座。”“你这么大岁数,要让座也轮不到你去让啊!再说,就算让座也没必要没到站就下车啊!”我越发怀疑起她的智商。

⑧“姑娘,你不知道,看他走道那么费劲,俺就想起了俺那住院的儿子,都是妈的孩子,看着心疼啊!”老妇人哧溜了一下鼻子,“俺这么一大把年纪给他让座,他在旁边坐着肯定不自在。反正这电车一会儿一趟的,俺就说到站了,就下了车。”

⑨我一下子愣住了,呼啸的寒风吹进我张大的嘴里,我却感觉到心中有一股暖流随风涌动,它冲走了我心底私欲的泥沙,融化了我心上冷漠的寒冰,催开了我心中温情的花朵。一时间,我不知说什么才好。看到她还吃力地拎着那个大编织袋子,我赶忙伸出手来想帮她一把,就在搀扶她的一刹那,突然感觉到,老人的一只袖管竟然是空的!

⑩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简单,简单到仅仅是出自母亲的本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别人的孩子;原来,一份陌生的关爱,可以来得这么高贵,高贵到在施爱的同时仍惺惺相惜地维护他人的尊严。这,才是爱的真谛啊。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第④段写道“我这才发现,他的腿脚不太灵便”,前文有两处动作描写对此做了暗示。请找出相关句子(用原句回答)。

(3) 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老妇人身上最让你感动的一点是什么。

(4) 选文第⑨段划线句 “它冲走了我心底私欲的泥沙,融化了我心上冷漠的寒冰,催开了我心中温情的花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 阅读第⑩段,结合划线词“简单”和“高贵”的含义,说说你对“爱的真谛”的理解。 7.

15

分) 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李雪峰

①喧嚣在暮色里沉淀,不久,村庄就沉沉睡着了。灯一盏一盏地熄了,星星一粒一粒地稠了。夜色让一切都沉沉睡熟,让一切生灵都沉入到睡梦中去了。

②但总有一些东西在夜晚是醒着的。

③那是我十六七岁时的一个春天,我家刚刚搬到村南头新盖不久的新居里。那是一座土屋,墙用新泥搪过,地用榔头狠命地砸捶过。有一天我弯腰在床底下潮湿的纸箱里找书,看见床底下的地上钻出一根鸡蛋粗的白色树芽来。我没理睬它,心想床底下的东西难道还会成就出什么气候。第二天早上起床伸手去床里边摸衣裳的时候,我在衣裳

第 3 页 共 9 页

下摸到一个又光又滑的东西,不由大吃一惊,定下神来一看,竟是那棵树芽,白白的,嫩嫩的,顶梢拳头一样没展开的地方,裹着一层滑腻的胎液。一夜竟长得比我的床还高了,这鬼东西,我睡着了,村庄睡着了,它却醒着。如果不理睬它,说不准有一天一觉醒来,我会发现自己已经浑然不觉地睡到了它长成的树上去了。

④我钻到床下扳掉了它。我知道,它是那棵泡桐树根绽出的新芽。那是一棵高大的泡桐,原来就长在我放床的地方,盖房时嫌它碍事,就把它锯了,生怕它会长出树芽来,又挖地六七尺,刨出它深藏的树根,这样才觉得踏实。没想到它还会靠那些残根冒出树芽来。在那座老屋里,在那张床底下,我曾一次又一次扳倒过许多冒出的苍白树芽,直到几年后,当我扳得有些心烦意乱时,它才终于不再冒出新的树芽来。我想它还是终于睡着了,那棵泡桐树的灵魂终于睡着了,或许是永远睡着了。

⑤前年老家的那座土屋坍塌了,家里人也没理睬它,想不到我以前放床的地方竟长出一棵树苗来,一个春天竟然长出了丈余高。我大吃一惊,本以为已经十多年了,它已经睡熟再不会醒来了,但它依旧醒着,几滴残雨几缕风又让它长成一棵树了。

⑥鸟儿睡了,牲畜睡了,我们睡了,村庄睡了,世界睡了,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睡熟时它却醒着,生长着,并悄悄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⑦泥土是不会睡着的,灵魂是不会睡着的,时光是不会睡着的,在我们沉沉睡着的时候,它们还醒着。 ⑧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选》)

(1) 阅读全文回答:文章开头从村庄的沉睡写起,有什么好处?

(2) 文章第⑤段中的“大吃一惊”,除了具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外,还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文章最后说:“我终于明白,即使在我们已经睡熟或沉睡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时刻“醒着”的“一些东西”身上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迪。

8. (10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阔,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阔,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 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理解。 9. (19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第 4 页 共 9 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 ②是日更定矣________ ③雾凇沆砀________ ④及下船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 【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

三、 作文 (共2题;共10分)

10. (5分) 本文善于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给人强烈的感受。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自己熟悉

第 5 页 共 9 页

的某个人物外貌特征的改变。

【课文片段在线】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写法分析】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通过“脸色”和“手”的对比,就把少年闰土的可爱、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鲜活地展现出来,让人久久难忘。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外貌 , 重在抓住某一点写现在 , 适时穿插对记忆中印象的描述。

11. (5分) 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当我们告别小学,走进初中,标志着我们实现了由小学生向中学生的华丽转身。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在一天天成长,你也都能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请以《成长的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面对父母、老师、朋友的关爱而感到幸福,面对失败挫折而感到无助,或是一个人独处而感到孤独……只要你细细品味生活,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各种味道。

请以《感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如选作文(一),先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快乐”“烦恼”“细节”“浪花”等),使文题完整;②记叙具体的事情,文从字顺,条理清楚,说真话、抒真情,发挥联想和想象,中心突出;③不少于600字。

第 6 页 共 9 页

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29分)

1-1、

1-2、

1-3、

2-1、

2-2、

3-1、4-1、

二、 阅读鉴赏 (共5题;共79分)

5-1

5-2、6-1、6-2、6-3

第 7 页 共 9 页

6-4、6-5

7-1、7-2、7-3、8-1、8-2、

9-1、9-2

9-3

9-4、

三、 作文 (共2题;共10分)

10-1

第 8 页 共 9 页

11-1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