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桥位于京秦高速迁西支线工程LJ-3合同段,中心桩号K11+586.8,起点桩号K11+543.8,终点桩号K11+629.8,全长86m,交角120Ο。本桥0#、4#桥台共设12个肋板。
二、编制依据
2.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2.3、《京秦高速迁西支线工程路基、桥涵工程招标文件》
三、施工组织安排
我项目部挑选富有经验和能力的优秀同志组成施工作业队。着力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中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按期、按质、按量顺利完成。
施工主要成员:详见《人员进场报验单》,后附。 设备配置:详见《设备进场报验单》,后附。 3.2施工前准备
3.2.1技术准备: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及施工方法,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
3.2.2试验准备:肋板砼C30配合比设计经监理工程师验证,现场水泥、砂、碎石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
3.2.3现场准备:接通水源、电源,合理布置,使现场井然有序,道路畅通。 3.2.4材料准备:水泥(42.5#普硅)、砂(中砂)、碎石(0.5~3.0cm连续级配)准备充足,钢筋加工完成。
3.2.5机械设备准备:组织落实机械设备、工具的进场,设备开机前先经检查、调试,检查钻机运行情况,保证设备的完好、设备的配套设施齐备,确定专人专机管理。搅拌机、罐车、发电机等就位。 3.2.6测量准备:已作好放线定位工作。
四、施工工艺
肋板的工艺流程为:承台检验合格→测量放线→焊接肋板钢筋→支设模板→监理工程师验收→浇筑混凝土→刷毛→养生
五、质量控制要点
5.1钢筋的焊接、安装
5.1.1 肋板钢筋在焊接前将钢筋上的混凝土敲除。
5.1.2 钢筋的焊接采用电弧搭接焊或帮条焊,优先采用双面焊,当双面焊有困难时采用单面焊,不论何种焊接方式,均保证焊接质量。
1
5.1.3箍筋在绑扎过程中保证间距均匀、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求100%绑扎。 5.2在肋板钢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的支设。
5.2.1在承台顶部放出肋板的外轮廓线,然后沿轮廓线焊接短钢筋作为模板安装时的控制点,在模板确认加固牢靠后,敲掉作为控制点的短钢筋。
5.2.2模板板面之间平整,接缝严密,符合结构尺寸、线形及外形的要求,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搭板侧小面及斜面采用5cm厚木板包铁皮安装,与侧模接缝处粘贴双层海绵条或双面胶带,保证不漏浆。
5.2.3 模板的底板粘贴双层海绵条或双面胶带,确保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不漏浆;所有模板之间的接缝粘贴双面胶条。
5.2.4 为保证模板的顺利拆除,模板上均匀涂抹好机油或脱模剂。 5.2.5 模板在支设完成后,在模板上做好肋板顶面高程的标记。
5.2.6 模板加固采用钢制内拉杆与架管加固,再在四周设置拉线防止倾覆。 5.3浇筑混凝土
5.3.1 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并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再进行浇筑工作。在浇筑时使砂浆紧贴模板,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或蜂窝。
5.3.2 浇筑采用窜筒使混凝土下落,防止离析,边浇筑边拆卸。导管或溜槽,保持干净,使用过程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5.3.3 浇筑采用水平分层法,每层30cm左右。 5.4 混凝土的振捣
5.4.1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
5.4.2以30cm的间距、与侧模保持10cm左右的距离进行振捣。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保证振捣密实;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等。
5.4.3 混凝土振捣密实表现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5.5 混凝土在拆模后立即进行养生。
5.5.1 肋板采用缠裹塑料薄膜养生,养生期内必须经常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养生时间不少于7d。
5.5.2当气温低于5℃时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六、需注意的问题
6.1 必须保证肋板斜面模板安装时角度的准确性,用经纬仪放线直至安装完成。在浇筑混凝土前,再进行检查确认无误。
6.2模板在安装过程中,设置防倾覆设施。在浇筑的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模板
2
的稳定性及竖直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6.3混凝土捣实后1.5h至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
6.4侧模采用钢制内拉杆配合PVC套管使用,确保模板的拉杆孔位不漏浆。在拆除或截断内拉杆的过程不能损伤混凝土。钢制内拉杆采用Ф16钢筋制作。 6.5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的情况下再进行拆除,一般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约在混凝土终凝后1.5d~2.0d再拆除侧模。 拆模时派专人指挥吊车
6.6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刷毛,要求露出1/3的石子。
七、质量检验标准:
肋板实测项目
项次 1 2 3 4 5 6 7 8 检查项目 混凝土强度(mpa) 断面尺寸(mm) 竖直度或斜度(mm) 顶面高程(mm) 轴线偏位(mm) 节断间错台 大面积平整度(mm) 预埋件位置(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范围内 ±20 0.3%H 且不大于20 ±10 10 5 5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10 检查项目和频率 按JTJ 071-98附录D检查 检查3个断面 用经纬仪或垂线检查, 每柱纵、横各2处 用水准仪检查:材料3处 经纬仪或全站仪:纵、横各测2处 尺量:每节检查4处 2m直尺: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测1处 尺量;每件 2权值 3 2 2 2 2 1 1 1 八、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质量预控目标:本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按交通部2004年颁发的JTF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评定,单位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标准,且标段的工程质量评分值不小于95分;各分项工程一次交验率100%。 8.1 质量保证体系
3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图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管理目标确定 思想体系 控制体系 组织体系 质量意识教育质量回访服务预防为主的方针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控制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机具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标准的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 工程技术部生产计划部材料设备部质量检测部试验室8.1.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运用业务系统的严格组织和科学管理制度,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具体职责、相应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使质量管理制度化。
8.1.2 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是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门主持项目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体系。本合同的质量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挂帅,项目总工牵头由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8.2 质量检查程序
8.2.1 质量体系必须结合工程施工的顺序、进展情况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在开工前负责进行:①原材料的验证试验、配合比设计等标准试验及定线等测量工作;②施工准备情况的自检;③开工报告完成及报批。
8.2.2 在施工过程中负责进行:①工序及工艺过程的试验检测控制。纠正不良操作方法,改进和提高落后的施工工艺水平,控制工程的质量标准。②记录整理施工原始记录。③对完工的分项工程或部位进行自检评定,形成自检记录。④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施工和工程质量的情况、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改正和处理。⑤对施工出现的质量事故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报告处理。⑥落
质量信息反馈
4
实有关方面关于工程施工及质量的要求或指令。
8.2.3 工程竣工后负责进行:①对工程进行自检评定工作。②整理竣工资料。③完成竣工报告。④工程质量责任期内的质量问题处理。⑤配合有关部门对工程进行交(竣)工工整程质量鉴定和工程验收工作。 8.3 质量保证措施 8.3.1 工程施工工艺控制
分项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主要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的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8.3.2 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半成品等), 都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物资设备部对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等材料,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
(1)水泥、钢材及其它成品、半成品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做材质试验,水泥在有效期内用完。
(2)地方材料先调查料源,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进料。 (3)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 8.3.3 工程质量保证
(1)在项目经理部领导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质量技术部由专职工程师组成,负责质量管理工作。每个施工作业区段设专职质检员。
(2) 每月由质量技术部组织一次质量检查,每季度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总结分析例会。
(3) 坚持“三检制”,自检合格后,专职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然后由项经理部质检工程师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4)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成品和设备时,质检人员均有权制止,必要时可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工、进行整顿的建议。 8.3.4 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
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工程质量的好坏,除了设计方面的原因外,单就工序质量来说,施工操作者就是关键,是决定因素。
(1)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质很强的工种工程,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因此,保证
5
施工操作量,必须按不同工种的质量要求,合理解决施工水平问题。对一些专业技术工种,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2)施工操作中,坚持自检、专检制度。对工程本着自我控制的指导思想。所有工序要坚持样板制。要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4)要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提高操作者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做到操作任务明确,质量责任清楚;同时施工操作者还必须做到“原材料把关制”,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做好施工工程的成品保护。
(5)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工程质量。 8.3.5 人员素质的质量保证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环”这五要素,人是决定因素。施工管理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素质的好坏,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项目部定期组织人员学习不断提高。各专业技工、高级技工等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保证其工作的连续性及原有操作技能水平。 8.3.6 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
进度与质量是对立的统一,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在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生产指标(任务)、进度(任务)完成后,必须检验质量是否合格。主管领导尤其是项目经理,一定要摆正“进度必须服从质量”这个关系。坚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严格按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绝不能因为抢工期而忽视质量。
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9.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1.1 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特殊(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各工种应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9.1.2 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负责落实,安全员进行监督检查。
9.1.3 现场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一漏”制度,禁止“一闸多用”。
9.1.4机电设备防护措施要完善,漏电保护装置灵敏可靠,设备要专人专机使用,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电气机械设备。
9.1.5 施工中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遇有隐患及时解决,不得带病作业。 9.1.6 遵守有关消防规定,建立安全防火工作管理制度,动明火需经批准。
6
9.1.7 机械操作人员在下班或离岗前,要关闭电源,锁好闸箱。 9.1.8 严禁酒后作业,工作中认真、严肃,不得打闹、玩笑。
9.1.9 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注意对地下管线的保护,并做好防护工作,防止基坑坍塌。
9.1.10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机械、机具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品。 9.2 文明施工措施
9.2.1 做好施工标牌,立于工地入口,张贴施工标语。 9.2.2 开展“三清六好”活动。
9.2.3 施工现场主要运输干线清理干净、整平、压实。 9.2.4 及时清理外运废土。
9.2.5 现场的布置做到整齐平整、畅通,杂物及时清理外运;未能外运的土方,要进行码方。
9.2.6 现场能够正常排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