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总结
夏季是溺水高发季,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近期,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汛期即将来临,学生溺水事故也进入危险期、易发期、高发期。为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防溺水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进一步防范和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一年级级部对全体家长和学生进行了线上、线下结合的“珍爱生命、严禁溺水”专题教育系列。
根据学校防溺水工作的安排,各班及时在班级群推送学校及教体局发送的防溺水的相关安全知识,并把防溺水安全教育和安全平台的防溺水专项教育相结合,及时提醒家长们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平台的家庭版,让家长和孩们子及时完成相关视频的观看和作业的完成。学校版的内容及时授课, 及时查看班级防溺水专项的完成情况,并提醒没有完成的同学,及时完成,有的家长已经复工,提醒可能不能及时收到,手机回复不够及时,就在QQ上单独给他们留言,并一再坚持提醒他们,一定要重视安全工作。各班将防溺水安全教育做到位、做到实处,为每个孩子的生命健康、每个家庭的幸福保驾护航。
向家长、学生们宣传防溺水知识及基本的自救互救方法,广泛宣传可导致溺水事故的危险行为:危险行为一:私自去野外玩水游泳。野外水域非常危险,有的水域表明看起来清澈、平静,但水下可能有暗流或旋涡,有的水底长了水草,容易缠住人的手脚;野外水域水面与水下的温度相差很大,容易造成抽筋。危险行为二:直接下水救人。同学们年龄还小,力气不够大,还不具备直接下水救人的能力。应大声呼喊或拨打电话向大人求救、或拨打110、119等紧急求助电话。危险行为三:在野外水域玩耍或打捞物品。若有物品掉落水中,切勿自行打捞,可请大人帮忙。危险行为五:游泳前准备不充分。下水前要做约10分钟的热身运动,避免游泳时发生抽筋。危险行为六:在游泳馆嬉戏打闹。在游泳馆不嬉戏打闹或做危险动作,以免呛水危险。危险行为七:不去深水区游泳。游泳要在大人的陪同下去正规的游泳馆,同时要尊后游泳馆的相关规定,安安全全游泳。危险行为
八:在家里玩水。洗澡时应有大人的陪伴。同时,督促家长切实担负起对学生的法定监护责任,加大对孩子的监管力度,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水边玩耍嬉戏;不盲目下水施救。以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通过此次系列安全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家长和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有效筑牢了安全基础。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如山。通过线上、线下防溺水安全主题教育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家长、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安全的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