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定稿)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定稿)

来源:宝玛科技网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之巴公井开创作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文写景单元的第二篇记叙文。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来看,是希望是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进一步学习传统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能力,品味文中的景物描写及通过写景抒发感情的方法。本文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仅八十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出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极富表示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学情预估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了九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要学习与现代汉语完全分歧的古代汉语,要像阅读现代汉语那样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技巧,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是有比较大的难度。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定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首先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3个:

1、知识与能力目标:反复诵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含义,翻译全文。

2、过程和方法:体会文中写景和抒情的关系,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景物,并运用借景抒情的方式仿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示出来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启发学生乐观豁达的面对人生。

根据课程尺度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我把重点定位为以下二个方面:

1、熟读成诵,形成语感。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由于学生和文本之间以及学生和作者经历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加上初二学生自己的认知特点,我确定难点为:

1、解读“闲人”二字,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事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学习文章用借景抒、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四、教法、学法

本堂课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 2、诵读法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3、创设情境法 4、启发引导法

学法:以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及反馈练习法为主。其目的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疏通文意,掌控内容。品析美景,感悟情怀。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我将安插一课时进行教学)

我的教学程序主要分为几个板块。时间安插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1、首先通过谈话引入,让学生展示:有关“月”的诗句。(并课前就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并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新旧知识的前后衔接。)

2、 简介文体知识。并了解作者和写作布景。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控文本。为后面难点的突破做好铺垫。

(二)朗读体验,整体掌控。(8分钟)

这个板块主要是围绕课文诵读,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翻译全文进行。这一设计主要是完成知识目标,为后文能力目标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指导朗读,最后采取诗文翻译对抗赛的形式,当堂测试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三)合作体验,自主生成(25分钟)

这一板块主要是围绕分析苏轼当时的处境“闲”及其含义,作者自称“闲人”所表达的复杂感情,景物描写所表达的作者人生观,以及运用散文化的现代语言来突破古诗文分析的重难点,学习作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一板块上我提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1、概括本文内容。

2、文中哪些词句表示了作者与张怀民关系亲密,说说理由。 3、何谓“闲人”谈谈你的理解。

4、品析景物描写的句子,说说它美在哪里?请你试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把它的意境描绘出来。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我主要依据是,新课程尺度要求教学中,积极建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四个问题分别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出发,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教师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最后由师生共同小结,形成板书:

借 庭下漫步---------事融 景 月光如水---------景情

抒 月下抒怀---------情于

情 景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至于仿写: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意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并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

(四)、拓展延伸,作业设计(当堂训练4分钟)

1、思考讨论:人生不如意十之,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做?

评析作者的人生态度,并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2、课外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包含他的诗词文,把喜欢的整理下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分歧的角度更多的去了解苏轼,从他的身上学到和积累到更多的精神财富。

我本堂课的教学构想,主要是想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把体验——生成——运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并通过及时反馈,让学生学有所得!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