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设备安装规范
一、 总则
为了规范的设备安装,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范。请各个施工单位根据此规范施行。
二、 安装准备
在进行设备安装前,先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
1、 将安装现场清理干净,不要将一些杂物堆放在安装现场,以免这些杂物影响安装并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2、 保持安装现场干净,安装现场需配有除尘设备,应干净无灰尘。安装和维护人员应该穿防尘服装。
3、 设备安装好后,不要移动,保持固定连线不动。
4、 安装现场中所有的走线,如电缆线、电源线和光缆等,应该分别走线,互相不干扰。
5、 将要连接到设备上的电缆线检查,确认无误。
三、 开箱验货
1、 包装外观检查
检查包装箱的外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包装箱子的包装带是否牢固地绑在包装箱上,是否有松开的现象。
包装箱是否包装牢固,是否有人为撕裂现象。
包装箱是否有漏水现象。
是否有外物在包装箱上。
包装箱名称与包装箱数是否正确。
包装箱是否有破损,若有破损,作出记录并与甲方联系。
2、 开箱
在确认包装箱外观一切正确之后,可以打开包装箱,用专用的工具开启包装箱,否则将损坏设备。将包装箱正放,用专用撬杆撬开木箱顶盖(严禁用铁锤击打箱体)。
3、 箱内检查
打开包装后,做开箱检查。
拿出箱中的装箱清单,并对照装箱清单,检查箱中的设备及附件,是否与装箱清单上
的数量和名称一致。
检查包装箱内是否有异物。
检查包装箱中的塑料包装袋、泡沫是否完好。
检查各个设备的包装袋是否完好无损,检查袋内设备是否完整无缺,如有损缺,作出记录并与甲方联系。
4、 取出设备
在开箱检查确认无误后,就可以从包装箱内取出设备,取出过程中必须注意对设备的保护。取出防震泡沫、备附件袋、资料袋。由人分从两头抬出机柜,躺置放在泡沫板上。分别检查主件、附件、资料的正确性,由专人分类保管。如有问题,作出记录与甲方联系。在将设备从运输包装中取出来时,必须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安装过程中,不能打开电源开关。
在打开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带接地的防静电手镯或脚镯,手镯或脚镯必须和皮肤接触。
在打开包装处移动设备,不要将设备任意移动到别的位置。移动设备时,不能将设备两个或两个以下叠在一起搬动,以免设备倒塌和磨损。将从包装箱中拿出的设备放在能使静电泄露的接地的防静电的垫子上。
将包装袋打开,将设备一一取出,放置在准备好的平台上。在取出设备时,必须小
心翼翼,避免折断光纤连线或电缆连线。在拆开一个包装后,将拆下的包装袋、泡沫等不用之物从开包的房间清理出去,以免影响下一个包装的开包。
不可以将多台设备同时开箱、堆放、叠加在地板上,不得坐在裸露的设备上休息。
所有的操作都必须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进行。
5、 机房设施检查
通讯机房是设备安装和工作之处,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与机房的设施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如果机房提供的电源不满足设备的需要,将影响各个设备的正常工作,必将影响通信的畅通。所以在设备安装以前,必需对机房的设施进行严格的检查。
检查机房的电源接地是否良好,走线槽道的地线是否良好接地。
检查机房的通风和防尘设施是否工作良好。
检查机房内供给设备电源的电压和电流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安装现场是否干净、整洁,保持安装现场没有杂物。
检查将安装的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需要连接的电缆线、电源线和光缆是否连接到位、是否有断裂。将各种连接线用线卡好,保持连线的走线整齐,不能杂乱无章。
检查要连接的电缆线与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端口是否匹配。
检查网络管理的网线是否准备。
检查机房是否已安装好行槽道以及列槽道距地面的高度是否合适。
机房内直流供电正极在电池间必须良好接地。
机房一列设备总电源地线的截面积应大于35mm2
四、 电池安装
1、 电池检查
蓄电池运到后,首先应仔细检查包装有无异常,在搬运过程中不要使蓄电池受到撞击,开箱时要小心。
开箱时,蓄电池要离安装地点近,开箱后检查蓄电池及附件的外观、数量等。
检查蓄电池外壳有无损伤、漏液等。
当发生蓄电池掉落、电池外壳受到撞击时,与工程负责人提供详细的情况,让工程负责人处理。
2、 安装注意事项
采取安全措施(搬运工具、衣服、安全帽、安全标志等),保证安全,不发生事故。
由于蓄电池很重,搬运蓄电池时,应格外小心,不要使其受到撞击。
严禁烟火,不要靠近烟火或使其短路,以防产生火花。
防止短路。由于蓄电池已充电,应避免蓄电池短路,以防止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把蓄电池安装在通风良好,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不要把蓄电池安装在有可能水浸的地方。
在紧固电池接线端子的螺母和螺栓时,要紧固到规定的扭钜,否则,可能会产生火花并造成端子损坏。
把导电膏涂到蓄电池的接线端子部位。否则,可能会造成生锈,增加接触电阻,蓄电池性能无法满足要求。
电池外壳和盖子的清洁使用浸有水的布擦拭。为了防止产生静电,发生火花的危险,不要使用毛掸子和干布擦拭电池。不要使用橡胶水,挥发机油等有机溶剂,否则会使电池外壳开裂。
如果蓄电池意外破损,电解液溅到眼睛、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大夫检查治疗。
注意确保端子的正(+)负(—)极性连接正确。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或者造成蓄电池或电源损坏。
3、 电池搬运注意事项
蓄电池的搬运应让电池外壳底部受力搬运。严禁用力于蓄电池的端子部位使其移动,这样会使密封部位发生裂纹。故此绝对不要抬动端子搬运。
在搬运蓄电池时,电池应当竖直向上,严禁倒立或倾斜。
4、 蓄电池安装
1) 把电池用湿布沫干净。
2) 根据安装手册,固定地脚螺栓。注意:打地脚螺栓孔时,打孔精确,不得偏斜。
3) 安装电池架,在电池架内侧与电池外壳接触面平整的粘贴泡沫胶带。
4) 电池就位。在电池就位时,注意接线端子的正负极,确保相邻电池端子极性相反。
5) 电池连接:在连接前,先将接线端子擦拭至出现金属光泽,然后均匀的涂上薄薄的一层导电膏。安装电池连接件,紧固。
6) 安装端子板、紧固。
7) 安装完成后,应作以下工作:
仔细检查所有连接件螺栓是否紧固、蓄电池端子连接是否正确,防止极性接反。
测量单体电压及蓄电池总电压并记录。
端盖盖在横梁和抗震梁两端。
盖上电池盖及端末防护罩
将钢架用湿布抹干净
贴上所附标签。
5、 电池组定义
电池组一、电池组二的定义方法如下:电源柜一侧为第一组电池。
注意:第一组电池必须接入电源柜内电池I负极接入熔断器。第二组电池必须接入电源柜内电池II负极接入熔断器。
五、 设备安装
这里的设备包括电源设备、基站设备和传输设备。这些设备的安装须遵守以下几个步骤。
1、 阅读工程设计图
工程施工人员应仔细阅读工程设备部门或联通提供的工程设计文件及设备自带的安装手册,了解整个工程概括,每一台设备放置的位置、排列顺序及安装要求。
2、 定位设备
按照上述文件中的平面布置图,在一列槽道的前面吊垂线,作为机柜前面定位基准线,并依此画出机柜底座外框线,用笔在每台设备的外框线内写上“XXXX设备”,作为临时标记。
3、 安装机柜
安装机柜要先固定机柜底座,查阅手册中的底座尺寸关系示意图,遵循下列步骤;
1) 准确地画出打地脚孔的位置,然后打地脚孔,钻头要依据手册的要求进行。打完地脚后要用吸尘器吸出孔内的灰尘。
2) 取出附件的地脚螺栓,轻轻敲入打好的孔中,用扳手稍微收紧一下螺栓以求定位,再拧出螺钉。再次吸尘。
3) 将机柜立起,对正方向,由后往前移动,直至机柜的底座完全进入外框线内(可酌情拆下前门和后盖板)。
4) 对准地脚孔,先后放上专用平垫圈、弹簧垫圈、螺栓,并轻轻旋紧螺栓。
5) 调整机柜位置,既要保证机柜的前面对齐,又要保证与列槽道前面的吊线垂直,可适当加垫调整。
6) 拧紧螺钉。
4、 整理安装区
在安装完全部的机柜设备后,应再次清理安装设备的附近地区,收起多余的附件、打扫灰尘,特别要清出机柜内部的铁屑、螺钉、螺帽、垫圈,恢复前门和后门盖板的位置。剪掉多余的扎带。
5、 工程检查
当设备安装、缆线布放、缆线连接完毕,全部清理干净安装区后、整理顺畅所有缆线后,应再次全面检查一遍工程、接线的质量。检查内容如下:
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的极性、导通、绝缘情况
检查保护地线(机壳屏蔽地)的接触电阻小于设计(或设备)要求。
按照各类设备的接线图表,根据工程设计图表,检查供电链路,从电源分配设备的输入端起,到末级负载设备的电源线。
按照各类设备的接线图表,根据工程设备图表检查告警链路,从上一级监控中心到低端设备之间的连线。
按照各类设备的接线图表,根据工程设计图表,检查全部传输链路,从相邻的高端设备到低端设备之间的连线,包括2M线、网管线、光纤等,是否有漏接、错接现象。
检查传输链路、告警链路、供电链路全部导线,是否与机柜构件有短路现象。
六、 电缆、光纤、2M线、电源线及告警线(G网)布放及其它。
1、 线缆布放总体要求
线缆布放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转弯处应圆滑过渡,电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10D(D为电缆直径);光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直径的15倍;纤芯、尾纤不论在何处转弯,最小弯曲半径均应大于37.5mm。
交流电源线、负载电缆、信号线、及用户电缆尽可能分开布放,以免相互影响。
2、 电源线
电源线应采用整段线料,不得在中间接头。
在直流电源中,一般正极(工作地)为黑色,负极为蓝色,保护地为黄色或黄绿色。
在交流电源线中,交流电力线颜色黄、绿、红、浅蓝色分别与交流A、B、C相及零线对应。
交流电力线就与直流线分开布放。
3、 告警线布放
在PS48300/30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提供了交流停电、直流过欠压、模块故障和电池保护。考虑到电池保护通过基站上传这一意义不大,建议把电池保护改为防雷器故障。这四个告警与基站的告警号事先定义,要求每个基站完全一致。
七、 馈线安装
1、 天线安装
1.1 全向天线
铁塔顶平台安装全向天线,天线水平间距必须大于4M。
天线安装于铁塔塔身平台上时,天线与塔身的水平距离应大于3M。
同平台全向天线与其它天线的间距应大于1M。如果上平台天线为(GSM:900MHz),下平台为(CDMA:800MHz)时,上下平台天线的垂直间距应大于等于5M。
天线固定底座上平面应与天支的顶端平行。(允许误差±5cm)
全向天线安装时必须保证天线垂直(允许误差±5°)
1.2 定向天线
同系统共站的天线
a、 同扇区天线:GSM900系统水平隔离度2.5米以上;DCS1800系统水平隔离度1.5米以上。
b、 不同扇区天线:GSM900系统水平隔离度2.5米以上,DCS1800系统水平隔离度2米以上。
c、 GSM900与DCS1800天线的水平隔离度2.5米以上。
异系统共部的天线:水平隔离度2米以上,垂直隔离度1米以上。
同一扇区两个单极化天线在水平方向上间距应大于4米。(最小3.5米),相邻的两个扇区之间两天线的水平间距应大于0.5米。
上下平台间天线垂直距离应大于1M。如果上平台天线为(GSM:900MHz)下平台天线为(CDMA:800MHz)时上下平台天线垂直间距应≥5M,GSM900MHz天线和DCS1800MHz天线安装在同一平台上时,天线水平间距应大于1M。
天线安装完成后,必须保证天线在主瓣辐射面方向上,前方范围10M内无任何金属障碍物。
天线安装时,天支顶端应高出天线上安装支架顶部20CM。天支底端应比天线长出20CM,以保证天线牢固。
微波天线与基站天线安装于同一平台时,微波天线朝向应处于GSM同一小区两天线之间。
天线安装在楼顶围墙上时,天线底部必须高出围围顶部最高部分,应大于50CM。
安装楼顶桅杆基站时,天线与楼面的夹角应大于45°。
直放站中,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水平间距≥30CM,垂直间距≥15M。
1.3 馈线安装
馈线的量裁布放,按照节约的原则,先量后裁。馈线的允许余量为3%。
制作馈线接头时,馈线的内芯不得有任何遗留物。
接头必须坚固无松动、无划伤、无露铜、无变型。
布放馈线时,应横平竖直,严禁相互交叉,必须做到顺序一致。两端表识明确,并两端对应。表识应粘贴切与两端接头向内约20CM处。
馈线必须用馈线卡子固定,垂直方向馈线卡子间距≤1.5M,水平方向馈线卡子间距≤1M。如无法用馈线卡子固定时,用扎带将馈线之间相互绑扎。
馈线的单次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要求:7/8″馈线>30CM;5/4″馈线>40CM,15/8″>50CM。(或大于馈线直径10倍)。馈线多次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要求:7/8″馈线>45CM;5/4″馈线>60CM,15/8″>80CM。
馈线在布放、拐弯时,弯曲度应圆滑、无硬弯。并避免接触到尖锐物体,防止划伤进水,造成故障。
馈线进线窗外必须有防水弯。
在馈线安装过程中,考虑到为以后的维护方便,要求施工方作到以下几点。
1. 面向铁塔的爬人走道,左侧放G网馈线,右侧放C网馈线。
2. G网馈线若为三列,从右向左分别为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三小区,下面的为主发,上面的为主收。若G网馈线为二列,从下向上分别为第一小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右侧为主发,左侧为主收。
3. C网馈线若为三列,从左向右分别为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三小区,下面的为主发,上面的为主收。若C网馈线为二列,从下向上分别为第一小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左侧为主发,右侧为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