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质的分类》教学反思

《物质的分类》教学反思

来源:宝玛科技网


物质的分类教学反思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自学和合作探究。在课堂上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谈论型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积极参与课题中,大胆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图书馆和大型超市为例,引入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再让学生自己发言,举例生活中应用分类的例子,进而说明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几种简单的分类方法: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对每一种分类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而对于化学学科中不计其数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首先复习初中对化学物质的分类,再对化合物中的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更细的分类。复习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最后,通过几个联系进行知识的巩固。整堂课下来,学生都积极的讨论,并且认真的做好笔记。

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本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尤其是教师在实验演示时,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想动手做实验。在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演示丁达尔效应、对硫酸铜和氢氧化铁胶体进行过滤等实验,学生积极上台演示,说明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浓烈,这同样也提醒我,课堂上尽量通过做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能通过图片或视频来展示的尽量用图片和视频,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做得不够完善,主要是一些问题的设计,略显粗糙。原本是希望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力,有层层递进的效果,但是有些问题的递进程度不是很大,在以后的 教学过程中,要逐步积累经验,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力以及思维方式,

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