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拉圈
一、学科领域
小学三年级课外活动研究领域课程。
二、适用年级
小学三年级
三、设计者
王盼盼 廖军 闵强 陈志茂 黎风波
四、主题设计意图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现在的学校越来越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体育课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体育课上学生们尽情玩耍,有人玩“丢手绢”,有人玩“老鹰捉小鸡”,有人玩“踢毽子”等。由谁踢毽子踢的个数多的问题引起了同学的讨论,后来有的学生就提出了她转呼拉圈能坚持很多下。紧接着就有学生说他们在家也经常玩呼拉圈,有的说妈妈告诉他呼拉圈可以帮助消化,有的说爸爸说可以锻炼节奏和平衡感。为此,学生们就呼啦圈展开了讨论。随着呼拉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掀起一阵新热潮,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呼拉圈的知识。
五、主题活动时间
- 1 -
一周时间 贯穿到生活之中
六、活动目标
1 调查自己的家庭成员是否有玩呼拉圈的,向她们了解转呼拉圈的好处。
2通过一周的探索,观察和查取资料了解呼拉圈的外形,来历,功能和作用,使用方法等。
3学习转呼拉圈,学会的同学通过锻炼加快转呼拉圈的速度。
4 根据自身体会和查阅的资料判断转呼拉圈是否只有好处,有哪些?如果不是,又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呢?
5 能够根据自己转呼拉圈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七、活动资源
1 物质资源:活动室环境布置、呼拉圈
2 经验资源:教师对“呼拉圈”这个主题查找各种相关资料,大部分学生会转呼啦圈,学生对“呼拉圈”有一定了解,并且有些同学尝试转过呼拉圈。
3 家长资源: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和休息日教学生学习转呼拉圈,告诉学生一些关于呼拉圈的玩法和功用。
- 2 -
八、活动过程
1 给学生布置调查的内容,请他们通过询问亲人和上网调查等完成调查任务。
(1)呼拉圈的来历
(2)呼拉圈有哪些类别
(3)玩呼拉圈的正确姿势
(4)玩呼拉圈应注意什么问题
(5)正确使用呼拉圈有什么好处
(6)运用呼拉圈进行多种有趣的活动
2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呼拉圈的信息资料,通过收集的过程掌握相关知识,为参加学校办的趣味活动比赛作准备。
3 学生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查到的有关呼拉圈的知识,并在全班展开讨论。
4 学生根据资料,学习转呼拉圈,通过自己或老师家长指导练习,提高转呼拉圈的速度和优美度。
5 每个学生向老师和同学谈谈自己在这一周里学习转呼拉圈和了解有关呼拉圈知识的体会和感想。
- 3 -
6 游戏:
(1)采取抢答,记分回答,分组回答,个人总结陈述等方法开展呼拉圈知识竞赛,评出优秀小组和个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连续运动。通过一系列连续运动,如让呼拉圈绕手、手臂或躯干等环节不断转动;使呼拉圈绕人体某环节快速或慢速转动;让呼拉圈转动到人体最高或最低部位等,来加强动作节奏和协调能力。
(3)滚动、旋转呼拉圈活动。可让孩子做滚动呼拉圈,陀螺一样旋转,抛出呼拉圈而让它往回滚动等活动。
(4)合伴活动,这一类活动有:滚动呼拉圈给同伴,帮助同伴穿过、跳过、跨过呼拉圈而不让呼拉圈接触地面,与同伴互抛呼拉圈等。
九、活动评价
1 通过学习和游戏,学生们增强了身体锻炼重要性的意识。课外活动的趣味性增加了他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2 学生掌握了有关呼拉圈的知识,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学会了呼拉圈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了运用呼拉圈进行不同有趣的活动。
3 对自己家庭里热忠玩呼拉圈的人能给出合理的建议。(运动时间不宜太长;呼拉圈不可太重,尺寸不要过大;腰肌劳损者、脊椎有伤者、骨质疏松患者,不适宜此项运动。)
- 4 -
4 我们的主题来源于生活,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活动的进行更加的轻松和快乐。教师在活动中是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去发现、感知、探究、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