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 新一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八年回顾与展望术 ——封1 0种外语类核心期刊8年(2002-2009)文献的统计分析 韩海英 [摘 要]文章根据国内10种外语类核心期刊2002—2009年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论 文,从研究趋势、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回顾了新一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中 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回顾;展望 新一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2年启动至今已经 表1 过去8年中l0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大学英 8年了。经过高等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努力,教学改革 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情况 ’—取得了明显的成绩I 1,对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取得了丰 期刊\ \年份 2002 2003 2O04 20O5 2006 2007 20o8 2009 (篇)总数 硕的成果。为了总结8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 外语教学与研究 1 3 l l 1 7 经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使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大 外国语 2 2 学英语教改研究的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促进大 外语与外语教学 1 2 1 3 4 2 3 4 20 现代外语 1 l 学英语教改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外语界 5 4 7 8 8 5 8 13 58 本文对过去8年里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大 外语学刊 1 1 3 5 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章进行了研究。 外语教学 1 l 2 l 1 6 外国语 0 一、文献范围 学院学报 在中国知网上“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依 外语研究 2 1 1 4 四JI『外语学院学报 1 l 4 6 次输入国内l0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名称:外语教学与研 总计 9 12 lO l2 l6 1O 14 26 109 究、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外语界、 所占比例(%) 8.3 l1.0 9.2 l】.O 14.7 9.2 l2.8 23.9 l00 外语学刊、外语教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 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过去8年中10种外语类核心 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更名为《外国语 期刊发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使用研究方法的 文》),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主题,检索出2002 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在过去8年中, 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的文献149篇,舍去其中 国内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用的研究方法以非实证性 关于英语专业、会议纪要、编辑部按语以及增刊等方 研究为主(占76.1%),以实证性研究为辅(占 面的文献,从中选取了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章 23.9%)。 109篇。 表2 过去8年中10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大学英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状况 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使用研究方法情况 (一)基本趋势 zO0z 2o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o09 总数 所占比例 (%) 过去8年检索统计的结果显示:国内对大学英语 实证性研究l 3 2 2 l 4 6 6 3 5 26 23.9 教学改革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见表1),前4年 非实证性研究l 6 l0 8 l 8 lO 9 l1 21 83 76.1 (2002—2005年)上述10种期刊登载了43篇相关文章, (三)研究内容 占总数的39.4%,而后4年(2006—2009年)上述10 我们将109篇文章按内容分为九类。 种期刊登载了66篇相关文章,占总数的60.6%。这表 第一类,关于教学目标的研究。此类研究包括新 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 形势下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21以及对我国大学英 (二)研究方法 语教学目标的不同看法 。 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证性研究和非实 第二类,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此类研究包括课 证性研究两大类。实证性研究指以系统的、有计划的 程设置改革的依据l 4_和改革的具体措施l5I,当前大 材料采集和统计分析为特点的研究,包括定量研究、 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l 6】,教材审定与选用制度存在 定性研究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非实证性研究 的问题[71和新教材简介[81。 指不以系统采集的材料为基础的研究,包括对理论的 第三类,教学模式改革。此类研究包括对教学模 描述和评价、对方法的操作性描述、个人感想和个人 式改革的理论探讨I 9l,教学模式改革实验ll0j和学习 经验总结,等等。 模式改革实验…1。 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项目编号:B05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韩海英,菏泽学院外国语系讲师 (山东 菏泽274000) U ・ ‘ 每 《;,场・ ●201 1年第8期(管 研究)● 第四类,教学方法改革。此类研究包括对教学方 法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 1。 注:有些文章的内容同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方面,因此,表中文章总数多于109篇。 第五类,教学评估、测试研究。此类文章包括对形 成性评估的研究_13】,新型评价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l】d】, 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I 1,对几类测试的具体 研究ll6I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l”】。 (四)文章作者所在单位 过去8年中各类单位大学英语教改研究论文的作 者数量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表中“其他单位”包括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人次)和教育部老干部局(1人 次)。因为109篇文章中有3篇为编辑部文章,所以第 一第六类,教师培养、培训和发展研究。此类研究 包括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性和措施 1,教师发展的 条件和途径 l,教师角色转换1 2Ol以及“教师信念” 研究I 。J等。 作者总数为106人次。从表4可以看 ,部属高校 和属于“211 T程”的地方高校发表大学英语教改研究 论文的作者(第一作者65人次,占第一作者总数的 第七类,学生学习研究。此类文章包括学习策略 研究l ,学习心理研究1 23I,自主学习研究124j和学习 个性的培养125I等。 61.3%;全部作者l15人次,占全部作者总数的 68.0%))明显多于一般地方高校的作者(第一作者38 人次,占第一作者总数的35.9%;全部作者51人次, 占全部作者总数的30.2%)。 第八类,改革综合研究。此类文章包括对大学英 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的研究1 26 J,对《大学 表4过去8年中各类单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第一作者 全部作者 数量(人次) 所占比例(%) 数量(人次) 所占比例(%) 65 61 3 l15 68 0 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的分析『27l, 论文的作者数量分布情况 对教改中不同观点的讨论1281,有关领导、专家谈教改【 l 作者所在单位 等。 第九类,其他。此类中的文章内容较分散,无法 归人前8类,故列为“其他”类。 表3为过去8年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的 部属高校和属 于一“2l1工程” 分类统计。统计结果表明,第三类(教学模式改革) 和第七类(学生学习研究)的文章较多,分别占文章 的地方高校 般地方高校 其他单位 合计 38 3 106 35 9 2馏 lO0 5l 3 l69 30.2 l lO0 三、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状况的思考 (一)实证性研究的比例偏低 ■ 总数的21.1%和16.3%。这说明,在过去8年的教学 改革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教学模式改革和关于学生 学习的研究。其原因在于,教学模式改革是这次大学 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学生学习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从表3还可以看出,第八类(改革综合研究)在8年 间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此类后四年研究论文的数量与 前四年研究论文的数量相比,减少了45.5%);而第二 类(课程设置和教材研究)、第六类(教师培养、培训 在过去8年中,国内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片I的 研究方法以非实证性研究为主(占76.1%),实证件研 究所占的比例偏低(占23.9%) (表2)。}t诗眷先生 认为,应用语言学“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统计和测量子 段进行量化分析”1 3o J。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进行卿 论探讨和非实证性研究,但更需要教学改革的实践, 更需要以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获得的系统数据为基础的 实证性研究。 和发展研究)、第七类(学生学习研究)和第九类 (“其他”类)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前三类后四年研究 论文的数量与前四年研究论文的数量相比,分别增加 了167%、450%和300%;第九类前四年无研究论文, 后四年论文为5篇)。第二类、第六类和第七类研究论 文的逐步增加,说明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教学过程中 的基本因素(学生、教材和教师)的研究。第九类研 究论文的逐步增加,说明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人 们所研究问题的范围在逐步拓宽。 (二)对教师的评估重视不够 《课程要求》把教学评估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指 ,教学评估包括对学生学 习的评估和对教师的评估。教学评估、测试研究类的 文章占文章总数的11.4%(表3),所占比例虽不很 低,但这些文章都是对学生学习评估、测试的研究, 缺少对教师评估进行研究的文章。这说明对学 学jJ 的评估、测试已受到重视(这是完全正确的),fH对教 表3过去8年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的分类统计 师的评估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类另 r\、\ 2002 2003 2004 2OH05 2006 2007 2008 2009 (篇) (%) 第一类 1 篦一举 l \乒 总数 所占比例 7 lI (三)缺少对“教学要求”的研究 l 6 1 1 2 2 1 1 1 1 4 l 2 5.7 8.9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教学要求”列为 第二项内容,明确指l叶J“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 第三类 2 第四类 2 第五类 1 第六类 第七类 l 第八类 l 第九类 总计 9 4 l 3 l 1 2 2 3 3 6 1 1 2 8 2 1 2 3 2 l 3 3 5 26 3 1O 2 14 5 l3 5 20 3 l7 21.1 8.1 11.4 l0.6 16.3 13.8 4.1 lo0 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并 且把一个层次的英语能力要求按听力、口语、阅凌、 写作、翻译和词汇量等六个 面提m r具体要求和指 标,要求“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埘 个要求中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以及 fI= 4 3 1 1 l 2 5 l3 l3 14 2l lO 15 28 l23 量的具体要求与指标作适当的调整”。因此,对《课程 要求》中的“教学要求”进行研究,是大学英语教改 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遗憾的是,我们未检索到这方 面的文章。 (四)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研究是薄 弱环节 四、六级考试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三个主 要部分之一,张尧学认为, “大学英语教改的成败很 大陧度上取决于四、六级考试改革”,因此,对四、六 级考试改革的研究应当作为当前大学英语教改研究的 重点。在109篇文章中,有5篇是关于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的,仅占文章总数的4.6%。而在2006年教 育部启动四、六级考试改革之后发表的关于四、六级 考试改革的文章只检索到2篇。可见,对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的研究是这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 ~个薄弱环节。 (五)一般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亟 需加强 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我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 有部属高校107所,地方高校中属于“211_丁程”的高 校有31所。这两类高校共计13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 总数的6.0%;一般地方高校2148所,占全国普通高 校总数的94.O%。可见,我国的高校绝大多数为一般 地方高校。而一般地方高校发表大学英语教改研究论 文的作者却明显少于部属高校和属于“211工程”的地 方高校的作者(表4)。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不 同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存在差别,二是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在不同高校中发展不平衡。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 革认识不够”无疑是一些高校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的重 要原因,但作为一般地方高校,由于在设备、经费等 教学条件方面与部属高校和属于“211工程”的地方高 校存在很大差距,因而在教学改革中比后者存在更多 的困难和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功,关 键是看教学改革在占全国高校90%以上的一般地方高 校中能否取得成功。因此,重视一般地方高校的大学 英语教改研究,注重对一般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改的 支持和经费投入,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更大 成果的重要保障。 四、对未来大学英语教改研究的展望 基于以上对统计结果的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 大学英语教改研究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第一,实证性研究的比重将逐步增加。教学改革 重在实践,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获取数据,并进行分 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才更具有说服力。在国内许多高校 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或实验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 学改革的实证性研究必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从而使实证性研究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 第:二,教学改革研究的内容将越来越广泛。如上 所述,过去8年中大学英语教改研究内容的层面偏窄, 0高等教育研究・ 例如,对教师的评估不够重视,缺少对“教学要求” 的研究,等等。经过各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总 结经验,研讨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必将引起广大英 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教学改革研究的内容将 越来越广泛。 第三,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研究将成 为教改研究的热点。四、六级考试改革是当前大学英 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四、六级考试改革主要包括考试 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过去8年的教改研究却缺少 这方面的研究论文。随着人们对四、六级考试改革重 要性的逐步认识,对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研究将逐渐 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 第四,一般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研究将越来越受 重视。如上所述,一般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进展如何, 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我国大 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部大学英 语教改示范点项目学校和试点学校总结经验、进一步 推进大学英语教改工作的情况下,为了取得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的全面成功,一般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研究 必将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各高等学校和广 大英语教育T作者的重视。 注释: 【1]张尧学.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全面提高大学英语 教学水平….外语界,2008, (4):2-7. I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1龚晓斌.客观需求观照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8):35—38. f41蔡基刚.压缩大学基础英语,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试论重点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J1.外语界,2002, (5):lO一16. 【5]周可荣,龚丽英.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 养——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J1.外语界,2006, (1):46—51. 【6】胡壮麟.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材….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5, (11):24—27. f7】司显柱.关于“大学英语”教材审定与选用制度的 思考[J].外语教学,2009, (2):47—49. [8】黄震华,沈素萍等.注重以人为本,强化能力培 养——“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经贸类选修课教程简介 ….外语界,2008, (1):24—28. f9】贾国栋.新模式,新要求,新发展——学习《大学英 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教学模式部分[J].外语界, 2004, (5):l8—24. 『101李养龙,刘微.大学英语3+1课程模式的实验研究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8):16—18. 【1l】蒋丽萍.基于英语专题学习网站的大学英语自主学 习模式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3):39—41. 【12】王林海.交际法理论及其实践分析[J】.外语学-T1, U_l ・ ‘ 盎 蝴・ ●2011年第8期(管理研究)● 基于学科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术 阮莉萍赵静 [摘 要]文章在分析国内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学科的高校信息素质教 育模式,并结合目前的实际教育环境,对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构建。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学科教育;教学模式 国内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效果。刘建国选取了中国民航学院的本科毕业 生和研究生进行了题为“网络环境下信息素质捌 查”的课题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学生整体信息 素质偏低【 I。 2005年我国新一轮的课改在全国范同内展开, 自1984年开设文献检索课以来,我国高校的信 息素质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信息素质能力的 培养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单 一的教学形式和机械的教学模式阻碍了信息素质教学工 作的有效开展。目前,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形式主要 有新生人馆教育、文献检索课和专题讲座三种_】I,其内 容主要侧重检索工具的应用,针对性不强,与实际需 要联系不紧密;教育模式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 辅以实践操作。这种机械的传统教育模式把信息素 质教育课程看成是一门的课程,缺乏与其他专 业学科的结合,因而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更得不到学生的广泛支持,从而达不到预期的 要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 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力式都要有所变革,倡导学 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I 。 内高校 纷纷开始探索构建新教育模式的方法与途径。西南 科技大学图书馆适时构建了新的信息素质课程体 系,即三阶分层次教育体系。该体系将教学对象按 ■ 2007. (4):136—139. 与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8):26—29. [23】李稳敏.“焦虑”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影响…. 外语学刊,2009, (6):171—173. 【24]陈冬纯.试论自主学习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 位【J].外语界,2006, (3):32—37. [13]曹超,王炯.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形成性评估 的检测方法[J1.外国语文,2009, (5):154—156. [14]唐雄英,章少泉.新型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 施和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1):14—19. [15】韩宝成,戴曼纯,杨莉芳.从一项调查看大学英语 [25]谭玮.论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习个性的教学原则 ….外语学刊,2009, (2):127一l29. [26]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 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4, (3):2—7. 【27]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 考试存在的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2):17—23. [16]邱东林,季佩英.改革大学英语测试内容,提高学 生英语口语水平——复旦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报告【J].外 语界,2004. (1):21—24. [17】杨惠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十五年回顾『J1.外 国语,2003, (3):21—29. 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fJ].外语教学与 研究,2004, (5):345—350. I18】莫锦国.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刍议 ….外语界,2007, (4):44—50. 【28]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 与研究,2005, (2):83—91. 【19】周燕,曹荣平等.在教学和互动中成长——外语教 师发展条件和过程研究….外语研究,2008, (3):5l一55. 【20]王一普.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授课教师 角色定位及角色转换【J】.外语界,2005, (4):28—34. [29]王守仁.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开创大学外语教学 新局面….外语界,2009, (I):5—8. [30】桂诗春.语言测试:新技术与新理论….外语教学 与研究,1989, (3):10—11. [21]陈红.教改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体系的 构想与设计….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12):27—29. [22]罗立胜,白杰.理工科学生英语课外听力情况调查 【责任编辑:何循骞1 本文系西南科技大学2010年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 21910xn120)及西南科技大学2009年度重点教改项目“提升大学生创新学习力的分层多阶信息素质教学研究与实 践” (项目编号:21909xnzd3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阮莉萍,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四川 绵阳 621010);赵静,西南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教授(四川 绵阳621010)